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星球都裝不下這個老頑童的腦洞

一個星球都裝不下這個老頑童的腦洞

There is a Planet

耳 聽 為 虛 眼 界 為 實

LOOKURATING

為紀念義大利設計大師埃托?索托薩斯(Ettore Sottsass)誕辰100周年,自2017年9月15日起,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Triennale Design Museum)推出專題展覽「埃托?索托薩斯:有一個星球」(Ettore Sottsass: There is a Planet)」。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3月11日。

展覽的名字緣於90年代索托薩斯為德國出版商瓦斯特(Wasmuth)所做的一個未完成的項目,內容是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時的見聞,每一組都配以單獨的標題和筆記,包括照片、素描、詩歌等內容,為觀眾呈現索托薩斯作為設計師之外的藝術視角。展覽上也陳列著藝術家在建築和設計方面的代表作品,是一個將想像與現實混合在一起的世界。

以天藍色的導覽牆為出發點,我們走進索托薩斯的鬼馬星球。策展人並未嚴格按照精確的時間軸來布展,而是圍繞收集索特薩斯的資料作品,分九個主題進行闡述,在九個展區為觀眾呈現了藝術家的多才多藝和經典語錄。這九個主題分別是:

- 某種意義上是空間(至1955年左右)

- 神奇的設計(五六十年代)

- 鮮奶油的記憶(六十年代)

- 政治設計(七十年代)

- 顫抖結構(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

- 野蠻的設計(八十年代)

- 羅馬尼亞(九十年代)

- 真實的空間(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 我想知道為什麼...(至2007年)

「家」往往被視為我們的避風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自由空間,在這場展覽中,藝術家對「家」的想法一再出現,而他所探索的空間覆蓋了整個「星球」。這位標誌性的設計師腦洞如此之大,以至於需要一個展覽才能呈現。

時光倒流回到1980年冬的米蘭,在索托薩斯的私人公寓里,匯聚了一群當時設計界的文青——因為性格古怪,他們也常被當作「怪咖」,而索托薩斯正是這群人的老前輩。當背景音樂放到鮑勃·迪倫(Bob Dylan)這首《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時,這群「怪咖」決定「搞事」,將他們的小組命名為「曼菲斯(Memphis)」,開展一場不受拘束的創意美學運動。這一年,索托薩斯64歲,但仍然保持著創作激情,與年輕人打成一片。

這場「曼菲斯運動」並不是那麼「義大利」:他們沒有發表主張宣言,因為他們反對任何限制設計思維的固有觀念,將大眾原本視為錯誤的觀點放入設計中,並將其塑造為一個無法無天的運動,為的是用來慶祝這一個不受拘束的創意探索。他們力求從70年代的極簡風格、現代主義中解放出來,取而代之是對「反骨」的擁護:跳出功能主義的桎梏,注重設計的裝飾性、個性化,傳達人文思想精髓。

攜帶型「情人」打字機(Olivetti Valentine Typewriter)

顏色是索特薩斯創作的重要部分,他所設計的傢具和用品往往絢麗艷俗、對比強烈,搶眼誇張的造型中透著一種無拘無束的孩子氣。索特薩斯認為鮮紅是「令外科醫生也更有動力工作、充滿熱情的顏色。」1969年情人節,他設計的攜帶型紅色打字機一經亮相便引發轟動。這台打字機為紅色機身,黑色按鍵,造型偏扁平,並配備了一隻專用的紅色手提包,比起實際用途,更被視作時尚家居裝飾,是每個追逐潮流的人都渴望擁有的物品。索特薩斯稱它為「打字機中的明珠」,後來又否定了這個設計:「它太顯眼了,就像一個女孩穿著超短裙,抹著濃妝,它還是太像一件圖形化的產品」。

「情人」打字機上的用戶指南:「親愛的,我想告訴你,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情人,我會為你撰寫很多很多信。」(「Dear Valentine, this is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my friend as well as my Valentine, and that I intend to write you lots of letters.」)

儘管由於價格和重量的原因,「情人」打字機在當時沒有熱賣,但因為俏皮的外形,它還是不時在雜誌和名人的手上出現。為物件添加人性,正是索特薩斯的特色之一。當然,新穎的風格通常不只賺來掌聲,還有不絕的爭議聲。索特薩斯的作品並不是最受歡迎的商品,但他卻成為80年代設計界的領導者。正是這樣勇於踏出舒適圈、獨闢蹊徑的設計師,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多元和有趣。

《超級草莓鏡子》(Ultra Fragola),創作年代:1971年,材料:乳白塑料和粉色霓虹燈製作的熱感框架,尺寸(高長寬):196 x 100 x15 厘米,重量:18公斤,製造商:Poltronova,產地: Montale (Pistoia),製造年代:1971年,收藏地:Mobili Grigi

索特薩斯曾說,「我一直在創造的是小,小,小的建築。比如說這個陶瓷作品,有一點兒像紀念碑,有一點兒像墳墓,有一點像被遺棄了的神廟,又有一點像古文明的廢墟,從這廢墟中,我們管窺到關於未知古文明的敘述。據說那時人們已經理解軸線,曲線,交叉,甚至是宇宙發展的因果關係和組成我們脆弱的血肉之軀的原子。」當時的索特薩斯已在印度遊歷了十年之久,他的「小建築」,比如這個大花瓶,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印度文化。

《濕婆花瓶》(Shiva flowers vase) 創作年代:1964年,材料:釉面陶瓷,尺寸(高長寬):200 x100 x 13厘米,重量:3公斤,製造商:BD (Barcelona Design),產地:巴塞羅那,製造年代:1973年

索托薩斯於1971年發表在雜誌上的設計圖

1980年代正是波普藝術風行之時,「曼菲斯小組」挾著波普藝術的用色風格,加上了幾何化了的Art Deco的意味,於首次展出時,發表了40多件包括傢具、陶瓷、燈飾及布藝等的作品,其強烈的視覺風格對後來的設計影響甚深。不過索托薩斯自己也表示:「曼菲斯就好像藥效強烈的葯,你不可以吃太多。我不認為任何人該只用曼菲斯的作品,那就像每天只吃蛋糕一樣。」

《卡爾頓書架》(Carlton),創作年代:1981年,材料:磨砂塑料層壓板,尺寸(高長寬):196 x 190 x 40厘米,重量:約100克,製造商:曼菲斯製造,產地:米蘭,製造年代:1981年,收藏地:米蘭曼菲斯博物館

索特薩斯設計的檯燈和茶几

索托薩斯的父親是一位傑出的義大利建築師,也是一位理性主義教條者,在設計傾向上,索托薩斯與他的父親截然相反:「當我還是小孩,我聽到的全是功能主義,功能主義,功能主義……這不是全部,設計還應該敏感和令人激動!」他認為:「我們用感官感受世界,我們也把它分類和理性化它,但一切根源仍然來自感官。對於功能主義者,桌子的表面是個幾何平方;對我來說,它是一塊塑膠,是溫暖的,或是冷的。」

他的妻子芭芭拉·雷迪斯(Barbara Radice)曾說:索托薩斯不喜歡教別人做任何事,他相信所有人都應該找尋自己的道路。脫離主流,大概是索托薩斯選擇的路:採用意想不到的形式,敢於用大膽的顏色、圖案和塑料等便宜的材料來創作,開創了別樹一幟的設計方式,顛覆了往常以功能性為主的設計。這種出格、不拘泥的態度,就是索托薩斯和曼菲斯受到後世推崇的原因。

藝術家簡介

埃托?索托薩斯,1917年生於奧地利,後移居義大利,並考入都靈理工大學建築系。1947年,他創建了他的首個工作室。1956年,索特薩斯任職美國尼爾森設計事務所,適逢「反設計思潮」風起雲湧,到1960年代,索特薩斯成為「反設計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80年代他所創立的曼菲斯(Memphis)設計事務所,成為他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其團隊以匠心獨運的作品,鼓勵我們深入地思考所在的物質世界和生活。

參考來源:

1. 《Ettore Sottsass 索特薩斯與孟菲斯設計》,2011-06-13,http://houshidai.com/master/ettore-sottsass.html

2. 《On Show Now:別被理性捆綁創意!義大利設計大師Ettore Sottsass紐約展》, HF CREW,2017-08-16

3. 米蘭三年展博物館官網,《ETTORE SOTTSASS: THERE IS A PLANET》,2017-09-12

編譯 / 秋涼

看什麼策展米蘭報道

我們致力於打造

富有個性的展覽和活動

將年輕的藝術靈魂

與獨立的文藝空間 連接起來

用藝術發聲 向世界表態

我們可以很有趣 也可以很酷

因為每個人都生而不同

LOOKURATING造視界

看什麼策展

Contact us

WEIBO:@看什麼策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什麼策展 的精彩文章:

TAG:看什麼策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