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家縉: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

朱家縉: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

原標題:朱家縉: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



梅蘭芳先生當年,演戲的餘暇喜歡搜集戲曲史料,他和余叔岩先生等共同成立「國劇學會」在絨線衚衕一座宅院中還附設一個陳列館,儲藏並陳列他的藏品,由傅惜華先生負責管理。我在青年時期曾參加「國劇學會」崑曲組,每星期在絨線衚衕這座宅院中學習兩次,所以這裡的展品我都曾經寓目。本集所收的內容就是當年「國劇學會」展品中的一部分,現在保存在梅蘭芳紀念館。



明代臉譜

這部分藏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戲曲人物畫,一類是戲曲凈角的臉譜。戲曲人物畫中一種是肖像性質的,畫著名演員演某齣戲的寫真畫。例如咸豐至同治年間在北京前門廊房頭條開設畫店的名畫家沈蓉圃先生畫的咸同年間程長庚、梅巧玲、徐小香等著名演員的《群英會》,《虹霓關》,《思志誠》等戲的寫真。現存三幅,這是梅家祖傳的。



明代臉譜


另一種只是畫某齣戲中人物,這種畫中有一部分是清代的作品,現存四十四幅,有一部分是齊如山先生請人畫的,現存十五幅。清代這部分為冊頁式,計有:《四郎探母》、《取滎陽》、《姜維探營》、《艷陽樓》、《渭水河》、《斷密澗》、《借趙雲》、《南陽關》等八齣戲。只畫劇中主要人物,每幅一人,無作者名款和年月。每幅下角墨筆楷書劇中人名。每齣戲只在其中一幅上寫戲目名稱,還有小字一行:「穿戴臉兒俱照此樣。」當年在《國劇畫報》刊載時齊如山先生定名為「昇平署扮相譜」。我聽傅惜華先生說:「據齊如山說:這部畫冊是庚子年他隨德國兵進過皇宮,在一堆破爛東西當中有這部畫冊,他給太監一些錢就把畫冊帶回來」。當我為梅先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做記錄整理的工作時,曾問過梅先生,梅先生說:「這是齊如山說著玩呢,沒這回事,這部畫冊是民國十年左右的時候在琉璃廠德友堂買的,我還能不知道嗎。」



戲畫群英會虹霓關思志誠


按這部畫冊和北京圖書館所藏一部分以及周貽白先生所藏一部分都是溥儀未出宮以前從宮中流散出來的,現在故宮博物院仍保存著兩冊共一百幅是未曾流散出去仍保留在宮中的一部分,和上述三處所藏是一整套戲曲人物畫冊。



清代亂彈戲單人戲畫


所不同的是故宮的一百幅沒有「穿戴臉兒俱照此樣」一行小字,可以這樣分析:就是說流散出來的這部分曾落在一個買主手裡,他加上這一行小字然後賣出,因為既無作者名字,又無年月,也就是和畫絹燈的匠人畫差不多,賣不上高價,所以加上這行字,使它增加了史料價值,含有檔案性質。


清代亂彈戲單人戲畫


這一整套畫冊所畫劇目都屬於「亂彈」劇種(現在稱為京劇)。自道光七年南府改為昇平署,宮中承應戲仍以崑腔、弋腔為主,偶然有一出「亂彈」戲出現。咸豐十年至十一年在承德避暑山莊一年之中承應三百餘出,其中「亂彈」佔三分之一,但並未繼續發展。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亂彈」戲逐漸增多,經常傳外班演戲,如三慶、四喜、春台等戲班進內承應。這一整套戲曲畫冊既然都是徽班劇目,說明宮中畫這一套畫冊的時代不會早於咸豐十一年,不會晚於光緒初年。這一套畫冊的作者從畫法和風格來看可以知道是「造辦處」所屬的一個單位「畫


院處」的作品,畫院處內有畫家,也有畫匠,以這一套畫冊而言,數量不少,可能不會是一人所作,不過風格是一致的。


據造辦處檔案有:「傳旨:著沈振麟畫戲出人物冊頁十八開」的記載。沈振麟從青年時期(道光年間)進入造辦處當差,一直到光緒初年擅長畫人物、花鳥、走獸等,曾畫過《聊齋志異》、《列國演義》插圖以千幅計。這當然不是說這一套畫冊是沈振麟畫的,但可以說明清代宮中的畫家和畫匠曾經畫過戲曲人物畫冊。據《故宮物品點查報告》記錄,戲曲人物畫在故宮的原藏處是太后的寢宮壽康宮內紫檀大櫃中,從這一點也可以說明畫冊是供觀賞的,是「亂彈」戲在宮中開始上演耳目一新的事物。而不是被「穿戴臉兒倶照此樣」一行小字所欺騙的先生們想像的是給演員和管理戲箱人員做備忘錄用的。從道理上講,演員學會某一齣戲,當然知道穿戴什麼,管理戲箱的人員當然也知道,無須再照畫冊來化妝,即使是需要備忘錄,也用不著工筆重彩精細到如此程度的畫冊。故宮藏有抄本的《穿戴題綱》兩大冊記載著上千齣戲,某戲某角的詳細穿戴,那才是檔案性質的用途。



戈腔上絲調臉譜


這一整套畫冊所畫的穿戴與故宮所藏的戲衣、盔頭等物都是符合的,戲衣的做工錦上添花,精益求精,不同於民間戲班的水平,說明作者是看著實物畫的,因為作者憑空畫不出來。以此類推,畫冊中所畫花臉角色的臉譜也必是昇平署當差的教習們提供的樣子,不然的話作者也是無法憑空畫的。應該說這一套畫冊是作者與昇平署的教習和管理戲箱人員合作而成。



戈腔上絲調臉譜

戲曲人物畫的最後是齊如山先生請人畫的一部分,時間是在「國劇學會」成立期間,約一九三一年左右。



陝西秦腔臉譜


戲曲凈角臉譜類第一種是舊題明代臉譜。來源是齊如山先生在舊書店收購的。這種臉譜,以畫法而言,只佔用面部,沒有上升到頭髮的部位。明代男人是不剃頭的,所以演員勾臉只能局限於面部,清代男人遵照制度必須把頭髮的前半部剃光,所以演員勾臉有條件發揮誇張手法勾畫到頭頂的前半部,這是明清兩代戲曲凈角臉譜最大的區別,因此舊題明代臉譜是有道理的。



陝西秦腔臉譜


臉譜第二種的作者:韓樂卿、錢金福、福小田、侯喜瑞都是京劇界花臉行的著名演員。韓樂卿、錢金福是武花臉演員的老前輩,是譚鑫培、楊小樓兩位大師演戲時最重要的配角演員。錢金福先生的表演尤其為廣大觀眾所讚賞。侯喜瑞先生演架子花臉繼承黃潤甫一派又根據本人條件充分發揮,創造出很多生動的人物形象。這四位所畫的真跡原件是非常珍貴的。



甘肅秦腔臉譜


臉譜第三種有:弋腔上絲調臉譜。陝西秦腔臉譜、甘肅秦腔臉譜、山西梆子腔臉譜、山東梆子腔臉譜、紹興滴篤腔臉譜、滇腔臉譜,這都是成立「國劇學會」的時期齊如山先生委託各本劇種演員繪製的。


甘肅秦腔臉譜


以上是據我所知對於這本圖畫集內容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向讀者請教。



甘肅梆子臉譜



甘肅梆子臉譜



山東梆子臉譜


山東梆子臉譜



紹興滴篤腔臉譜



紹興滴篤腔臉譜



滇腔臉譜



滇腔臉譜


韓樂卿臉譜



韓樂卿臉譜



錢金福臉譜



錢金福臉譜



福小田臉譜


福小田臉譜



侯喜瑞臉譜



侯喜瑞臉譜



戲曲人物


戲曲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昇平署戲曲人物欣賞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