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航班的手機上網史:這次應該是真的了

國內航班的手機上網史:這次應該是真的了

【騰訊科技綜合報道】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飛機上使用 攜帶型電子設備特別是使用手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多個國 家的研究機構和專業組織對機上PED使用進行了持續性研 究。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商也在設計和製造環節考慮如何 防止PED干擾。

近年來,中國民用航空局為了滿足廣大旅客需求,根據 中國國情,經過技術測試、規章修訂等一系列工作,認為開 放機上 PED 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昨日,民航局網站發布《機上便攜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諮詢稿,主要內容是指導航空公司如何開展放寬PED個人攜帶型電子設備使用。按照局方這個通告,自行建立相關程序,自行實施,報局方備案。也就是說是事後監督檢查,不是事前審批。

其實,從最初的國內航班要求乘客全程關手機,到如今政策有多鬆動,這期間的過程還是比較曲折的。

自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聯事件」後,很多網友都在挖掘關於航空的諸多細節,這其中就有網友留意到:國內航班都不允許手機使用飛行模式,必須得關機,而一些國外航班全程都能使用手機。

當時央視網記者對多位乘客採訪後,也明確很多國外航班只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禁止乘客打開手機,而在正常航行階段則允許使用帶有飛行模式的電子設備,並且可以使用WIFI上網,只是上網費用較貴而已。

美國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則表示,以前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需要關閉手機,現在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全程使用,不會強制關閉,但也要看當天的天氣情況。

這至少說明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使用帶有飛行模式的手機對飛行安全並沒有影響,那國內航班為什麼就不允許使用手機呢?

對此,中國航空法律服務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表示:「國內航班在這方面有兩點考慮,一是出於保守起見暫時不放開使用手機,二是網路和防範在硬體上還沒有跟上。」

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飛行模式是各手機廠商自行開發的一項技術,目前尚無統一的執行標準和技術規則,只是商家的一個吸引顧客的賣點而已。手機的GPS導航信號有可能影響到飛機的導航系統,嚴重的甚至會干擾飛機與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對話。」

針對手機信號是否會影響飛機的正常飛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教授昂海松表示,目前國內外針對手機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做過不少實驗,但是這些實驗既不能證明手機信號對飛機有影響,也不能證明沒有影響。

張起准也表示,專家們經過多次實驗都沒有發現手機會真的干擾飛行,世界上也沒有一例因手機干擾飛行造成後果的案例。並坦言:未來航空公司都將會允許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這是趨勢,遲早會實現的。

而張起准所說的未來,在兩年後就遭到了更嚴格的限制。

2016年8月,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修訂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嚴禁在航空器內使用手機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電子設備,吸煙,強佔座位等行為,情節特別嚴重最高將處5萬元以內罰款。也就是說,在"飛行模式"被廣泛認可、國際航線積極開展購買"飛行商業WiFi"的時期,中國民航局卻公布了更為嚴格的禁用條文。為何?

民航法於1996年3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經有20個年頭。此法當年出台之時,互聯網尚未興起,手機尚未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很長時間之內,飛機上是否能使用手機,對乘客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加分的體驗。時過境遷,每年國內的旅遊高峰航線繁忙,大家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航空法無法應對航空業的變化,理應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的修訂。

但轉身需要時間,修訂也需要時間。

據專業人士透露,中國民航局需要時間解讀美國聯邦航空局的新規定,這個過程確實有可能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而美國聯邦航空局大面積解禁手機飛行模式也是近幾年的事,國內還沒有跟上,從而造成了暫時性的國內手機禁令比國外嚴格的情況。

據了解,截至2016年,美國有78%的航班提供空中Wi-Fi服務。如果除去老舊飛機以及小機型,相當於美國航班已基本可實現上網。但我國航空公司安裝WiFi的飛機大多是寬體客機,飛國際航線,數量也極其有限。中國互聯網市場發達程度已絲毫不遜色於美國,甚至在移動支付、文化娛樂、電子商務等領域已超越美國市場,但現在我國的航空公司仍無規模化的商用空中Wi-Fi服務,還處於免費體驗階段。

一年後,飛機上用攜帶型電子設備的「禁令」終於有所鬆動。

2017年9月,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已發布,將於2017年10月起實施。根據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和國際上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訂放寬了對於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攜帶型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這意味著,民航局已經將攜帶型電子設備能否在飛機上使用的「審批權」下放給各航空公司。而昨日民航局網站發布的《機上便攜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諮詢稿,則更意味著國內航班開放手機使用已經有了時間表,下一步就是手機上網的普及。

朋友們,夢想照進現實,「在國內航班上玩手機」的日子,真的指日可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甲骨文發布補丁 修復英特爾晶元漏洞造成的問題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