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古尋幽永宗寺

探古尋幽永宗寺

一直聽說豐店有座四百多年的寺廟,該寺菩薩靈佑,香客眾多。冬日的一天,我們終於抽空慕名而去。

途經高店水庫和豐店水庫。雖都是水庫,卻形態各異,各俱特色。高店水庫狹長曲折,蒼松翠柏與水面交相輝映,十分秀麗,公路沿庫區而築,九曲十八彎,一路走得跌宕起伏,驚險刺激。豐店水庫比高店水庫要大很多,煙波浩淼,聲勢浩蕩,庫區中間有許多小山被淹,露出的山頭形成小島,島上蒼翠蔥蘢,似滄海遺珠。

在豐店鎮從一岔路口進去,跟著鄉村公路毫無懸念的起伏蛇行,大約行走20分鐘,來到一塊平坦的水泥停車場,前面再無路可走,應該是到達目的地。

這是一片落葉林木帶,象美人遲暮般的繁華落盡,只剩滿目枯黃蕭瑟。雖時節不對,但從那些枯木的密集中仍能想像陽春三月這裡的繁華美景。停車場邊上有三棵巨大的橡樹,象飽經風霜又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守望著春天的到來。

深山藏古剎。推開車門,一陣縹緲、空靈的誦經聲穿越林海撲面而來,深邃而悠遠,宛若天籟,回蕩環繞在眉間心上,眼前的蕭瑟也變得溫暖而美好。尋聲而去,古剎在叢林中影影綽綽地顯露出來,原來到了寺廟背後的山坡上。

這座寺廟顛覆了我以往所見或雕樑畫棟、或金壁輝煌或古樸莊嚴的形象。整個建築呈回字形,從外型看象是農村老家的青磚瓦房,從規模上看更象一座簡陋的鄉村學校。如果沒有誦經和木魚的敲打聲,你怎麼都不會把它和寺廟聯繫在一起。它那樣簡陋的座落在群山環繞之中,有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孤單和寂寥。

朱紅的牆漆依稀斑駁可見,上面殘缺的五角星浮雕透露著曾經的時代。山門應是原貌保存,門廊高聳,有著明清時期鄂北民居的建築特徵,「永宗寺」三個大字在藍色的匾上熠熠生輝。寺廟三面環山,這正是傳說中的福地地形,背後是五嶽東段蓮花山。山門左右各有一棵古樹,右邊是銀杏樹,在世人眼中珍貴的銀杏果落了滿滿一地,無人撿拾,年年堆疊,踩上去厚厚的,宛若塵土。

另一棵參天古樹是珍貴的紫檀。紫檀自古被視為佛門聖樹,它靜矗在山門的另一則,如果按「百年寸檀」的說法,永宗寺門前的紫檀真不知有多少歲,它的軀幹要三人合抱才能圍住,且樹身中有一個成人可以容身的洞,這更印證了「十檀九空」的說法。寺廟前後還有很多百年古樹,如紫檀、橡樹、栗樹、榆樹等。也許是基於對神靈的敬畏,永宗寺周圍的古樹至今都無人敢動。傳說文革中有人想借「除四舊」之名,企圖將這些珍貴的樹木據為己有。誰料他們剛動鐮斧,竟然天氣突變,頓時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古樹中的蜈蚣毒蛇紛紛出動,樹洞里還有更大的「絲絲」聲傳來,嚇的人們四散逃開,有人說樹洞中是龍,有人說是巨蟒......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打這些古樹的主意。這些傳說更增添了古樹和永宗寺的神秘。古樹象永宗寺的衛士,和永宗寺一同蔭佑庇護著它的信徒和子孫。

走進殘破的山門,一個滿月形圓洞門搶眼地展現在眼前。圓門外右側有一口古井和一方蓮池。古井至今仍在使用,它彷彿是一脈連接大地和人間的臍帶,源源不斷地滋養著這一方生靈。井水潺潺地流到外面的池子供洗滌用,把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區分開來。井外還有一塊菜地,長著幾廂綠油油的白菜,顯得生機勃發。不出山門,裡面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世界。蓮台池裡卧著幾株殘荷,幾尾沉沉浮浮的小魚在綠水中寂寞地游來游去。

永宗寺,原名付家堂,據載,明朝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付思誠從麻城遷移到此,開墾田地,安居落業,取名付家灣。為解鄉愁和祈求先祖保佑,就在現在永宗寺井旁建立祖廟,傳說其二子其惠就在井中撿到一對能生金蛋的鴨子,以此為資興建寺院三重,修鑄神像若干。公元1657年其惠到塔兒灣拜僧為師,釋名懷秀,法號湛文。每到春秋二祭,寺中僧俗同堂,懷秀大師為表敬宗不忘做人根本,又改名永宗寺。從此師傳徒、徒為師歷經四十餘世。

懷秀大師是個謎一樣的男子。據記載他富甲一方,他的圈地面積達八百餘畝,蓮花嶺上至今還能尋到圍牆的斷壁殘垣。隸屬永宗寺有祖制祀田三十六石,後又購田三百六十石,方圓百里有其分廟,馬走三天可不喝他人田水。寺內有豆腐作坊,寺下邊有其油作坊,香火旺盛時期三天用一榨油。是什麼樣的情懷讓他果敢的散盡千金、放棄紅塵中富貴與榮華?是什麼樣的意志讓他揮刀剃斷紅塵中的恩怨與牽絆?並且從此,不問浮華世事,不問花開花落,不問朝夕暮旦,只與青燈古佛相伴、掩卷與月影同眠。是信仰?是變故?抑或情殤痴纏?風過耳,松濤陣陣,似譴責我胡亂猜測地褻瀆。

穿門洞拾級而上,房前泥地上長滿蒼綠的青苔,空氣中瀰漫著濃郁、凜冽的芳香,找到香源後卻被驚艷到了,沒想是一蓬被喻為「愛情樹」的結香。光禿禿的枝丫上花團錦簇,擠滿了黃白細小的花朵,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清冽冷艷,伴著寺廟裡燃燒的檀香味兒和誦經聲,破敗的院落中竟然充滿了祥和的禪意。傳說相愛的戀人用結香枝打個同向結,就可以獲得白頭偕老、甜蜜幸福的愛情,所以它深受戀人們的追捧。結香又叫「夢花」,傳說晚上做了夢如果醒來還記得時,大清早在沒人看見時去結香枝上打個結,好夢就可以實現,噩夢也可以化解。真是紅塵一夢醒,佛前結亦香。

再上台階,迎面是大雄寶殿,裡面傳來整齊悠揚的誦經聲。大雄寶殿這一排房子是原貌保存。1940年10月,日寇在宣化的一個團途徑永宗寺時對它進行了一次大轟炸,永宗寺旗下的其它建築都在戰火中摧毀,唯有大雄寶殿巋然屹立。 當地人更加堅信這是神靈庇佑的結果。

從路過的師傅處得知今天是菩薩的生日,僧人和俗家弟子都在大雄寶殿做法事。因為關著殿門不敢打擾和窺探,惟恐不敬,只好對著硃紅色的殿門空手拜了幾拜以示敬意,隨著師傅去拜觀音菩薩和財神。凡夫俗子的追求,我等也不能免俗。觀音殿在大雄寶殿的最右邊,依次是財神殿。我們虔誠的上香拜佛,卜卦抽籤,祈求平安和幸福。

解簽大師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師父,身邊圍繞著幾位準備皈依佛門的俗家弟子,他們虔誠而恭敬的看著大師用毛筆寫名帖。我站在門口打量著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除了一張書桌外,再就是幾架上下鋪的架子床,似乎都住滿了人,上下整齊有序地擺放著被褥和必備的生活品。

一位皈依佛門俗家弟子端著一盆鹹菜匆匆走進廚房,地上堆放著蘿蔔白菜,櫥櫃中還有幾個剩下的饅頭。真正是簞食瓢飲,清修苦行,清貧地讓你羞愧於紅塵中的酒肉聲色與觥籌交錯。後來在回家的途中,兒子悄悄跟我說這裡太原始了,他說簡直無法想像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沒有手機在深山老林里的日子會怎麼過。我無語,在孩子的眼中尚且如此,更何況在成人的世界裡?而我剛才也還在佛前不知天高地厚地憐憫著僧人的清貧,而在神靈的眼裡,是否也在憐憫或譏笑著我勘不破的紅塵貪念呢?我有些惶惑。

簡單地交談中得知永宗寺的前生今世。其實這座古寺有過它的肇始與擴建,有過它的香火興盛與鍾罄悠悠,也曾遭受過無情的戰火肆略,在解放後,古寺也曾改為林場的場部、福利院或學校。如今太平盛世,這裡香火更加旺盛,許多人正努力使之成為當地的文化景觀。

時間在這裡是靜止的,四百多年的滄桑歲月對永宗寺來說彷彿就在昨天,它歷經人世滄桑依然從容自在。沒有刻意炒作的噱頭,沒有浮華的包裝,它象浮世中的一朵青蓮,原始、簡單、質樸。就這樣,讓永宗寺一直保持著最本真的樣子,這也許才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喻秀燕,網名七月荷,喜歡用簡單直白的文字去描繪複雜的生活,相信生活就是小說,活著就是故事。

烏桕樹下,三個女人一台戲

她們崇尚

清新動人的文字

她們熱愛

明媚自由的生活

不問江湖不媚俗世

烏桕樹下

有生活

也有詩和遠方

惟願

用文字愉悅您的眼睛

用文字點亮您的心情

本期責任編輯:劉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