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邊走邊決定吧——《三塊廣告牌》

邊走邊決定吧——《三塊廣告牌》

2017年的年度「冷門」佳片之一。要說冷門,其實也就是相對那些大型商業電影,電影獲獎頗多,其實這類電影同那些備受關注的爛片相比,要好太多。這世界也許不公,但那都是暫時的,好在許多年後,被世界記住的不會是那些爆米花高票房,而是真正觸動我們的,用心的藝術作品。

故事發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個平靜而美麗的小鎮。失去女兒的母親租下三個荒廢在郊區路邊的廣告牌。向當地的警察局長提出質疑。

具體的故事留給你們去看,我更感興趣的是浸在這個故事裡,那些更深的東西。畢竟讓一部好電影從爛片堆里脫穎而出的,就是這些細緻的東西。這部片子就是通過對人物細緻的描寫將所有感情和訊息傳達出來。

母親。不管那孩子生前有多麼叛逆,多麼不聽話。離開之後,對於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恐怕怎樣的悲痛,怎樣的憤世嫉俗都值得同情。事件過去了一年,已經慢慢被世界遺忘,只有她還沉浸在那份悲傷和悔恨里。她對周圍的一切表現得十分冷漠,她不哭不笑,只是將一切的痛寄托在那三塊廣告牌上。所以當廣告牌被燒時,她如同再次失去了一切般喪失了理智。在信息流傳飛快的今天,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來填充人們的注意力,那些沒有失去的人們開始對她反感,她的經歷早已離開了他們的同情期,所以她的行為不再被理解。除了警察局長。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一直是我個人很欣賞的一位女演員。從《冰血暴》開始愛上了她的表演,每一次她所詮釋的人物總有種驚人的理智,那種早已看透了一切的,無所顧忌的,讓人心酸的冷漠,而這種冷漠是獨一無二的,我從沒見過任何人表現出她身上那種氣質。)

局長。其實他也很無奈,在這樣的小鎮里,有些案子就註定這樣,找不到兇手,並不是他不想,他也只是個小鎮的警察局長而已,又不能要求全國人民去註冊DNA樣本。或許是因為人之將死,他很想儘力找出兇手,只可惜力不從心。在人生的最後,他只能寧願去相信善良,相信愛。他成了最理解那母親的人,雖然兩人衝突不斷。他告訴小警察他是個正直的警官,雖然小警察只是個無所作為的混混。

小警察。如局長的信里提到的,小警察在父親去世後變得脾氣暴躁,整天無所事事,喝酒鬧事,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是什麼讓局長看到了他的善良。可那個得知局長死訊後發了瘋一樣將無辜廣告商打得半死的警察,也還是那個從火災中救出死去女孩案件卷宗的警察。他只是太崇敬一直信任他的局長。當眾發瘋打人之後發現丟掉了警徽的他,卻為了幫那位自己一直當做仇人的母親取證而被暴揍一通,那時雖然已不再是一名警察,他卻終於找回了自己一直丟失的那枚警徽。原來過世的局長是對的,還好他沒有放棄小警察埋藏在心底的那份真摯的正義感。

片中有性格的並不止幾位主角,當中出現的每一個配角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都是真實而立體的存在,只要是人,就有優缺點,這是一個立體的人所必須的(大多國產劇和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人物太平面化,太假)。像那奇葩的前夫和他19歲的小女友,像那個矮子,像母親的兒子,像警察局裡的另一個警察,像電視台記者……每一個露面的角色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故事。電影看似在講一個案件,但這案子已經過去了一年,片子講的是圍繞這個案子的,周圍人的反應。這甚至包括那些從沒露面卻反覆被提到的小鎮居民們,他們愛嚼舌頭,卻又從沒實際做過什麼。而這個小鎮的名字叫做Ebbing,意思是衰退。

剛看了《天才槍手》,發現泰國片雖擅長感人,但所傳達的信息太「正」,正得讓人無法相信,現實世界裡哪有那麼多的完美。而歐洲片(這部片子不能完全算是好萊塢電影,半英半美)卻不是這樣,它們多回歸真實,那種有缺憾的美才最真實,像另一部去年的佳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愛情雖美好,但現實畢竟有諸多無奈,並不是每一對相愛的人都能天長地久。

我們都知道殺人不對,但如果在電影里讓所有觸犯過法律的人最後都去自首真的可信嗎?其實能給觀眾希望,繼續去相信這個世界的,有時就是簡單幾句台詞。兩人開車去另外一個州教訓強姦犯,電影最後,是他們在車裡的對話。

「你確定嗎?」

「什麼?去殺他?不太確定。你呢?」

「我也不太確定。我們邊開邊決定吧。」

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不會真的去殺人,但這時結局已經不重要了。正如導演所說,這部電影是關於改變,而非結果。畢竟,我們的一生不就是在「邊走邊決定」么?

希望每個人都能變得更好。本片我給9分。

今天就說這麼多,我們下部電影見。

導演李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我聊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聽我聊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