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院的「前任3」再火,也火不過畢加索筆下的「前任」!

影院的「前任3」再火,也火不過畢加索筆下的「前任」!

剛剛過去的元旦檔,票房冠軍寶座歸屬《前任3》。12月30日至1月1日三天假期,吸金近3.2億,上映的第13天,票房留已突破15億,創造了愛情片的票房新高點,還實現了愛情片單日票房過兩億、上映8天票房仍能碾壓《星戰8》首日成績、連續多日票房佔比超過50%的數據奇蹟。

但我們今天要扒的不是這部火爆影院的「前任3」,因為它再火也不會火過那些年被美術生瘋狂迷戀的偶像「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加索筆下的「前任」——《盤髮髻女子坐像》

《盤髮髻女子坐像》Woman with a Chignon in an Armchair,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92 x 73cm,

現展於松美術館

「對於畢加索來說,給女人畫像就是一種誘惑她的方式。當畢加索一旦歇手不畫她們了,她們的一切也就完了。」

——弗朗西絲·吉洛特(Fran?oise Gilot)

時間回到1948年,68歲的畢加索參加了華沙舉辦的「世界和平大會」,這一年,他的白鴿成為家喻戶曉的郵票圖案。

《盤髮髻女子坐像》(Woman with a Chignon in an Armchair)就創作於這一年的秋天。在離開法國參加大會之前,他和情人弗朗西絲·吉洛特(Fran?oise Gilot)正鬧矛盾,當時正值吉洛特正懷著他們第二個孩子。參加大會的畢加索心曠神怡,從波蘭帶回一件繡花外套準備作為禮物送給吉洛特,以期和好,而那件外套正是此幅肖像中弗蘭索娃身穿的那件。

畢加索與吉洛特的肖像在一起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這個集美貌與才華為一身的女子,註定了她一生與畢加索的傳奇故事。畫中人物吉洛特是畢加索的第四位情人,是唯一一位拋棄畢加索的女人。吉洛特1921年11月出生於巴黎的一個藝術世家,也是一個「學霸」。自小就具有獨立的性格,鍾情於藝術,17歲獲得巴黎大學哲學學士學位,18歲獲得劍橋大學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她曾做過時裝設計,立志成為一個畫家。

風華正茂的吉洛特,1942

1943年,21歲,風華正茂的吉洛特結識了61歲已名滿天下的畢加索,不久後成為了他的繆斯,開始了這段歷史上有名的「虐戀」。與吉洛特戀愛的同時,畢加索進入了繪畫晚期,也就是「田園時期」,他返璞歸真,畫了大量的「兒童簡筆畫」。

吉洛特與畢加索,1946

1946年,吉洛特與畢加索生活到了一起,因為畢加索的第一任妻子拒絕離婚,他們一直沒有結婚。吉洛特在1947年和1949年分別為畢加索生了兩個孩子——克勞德和帕洛瑪,那是吉洛特和畢加索相互對話、激發、依靠的日子。他們常常就同一主題——他們的家,尤其是兩個孩子進行創作。

畢加索、吉洛特和他們的兩個孩子在花園, 1953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

當吉洛特全身心地投入畢加索的生活時,卻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畢加索「從未了解過她」。生活中的畢加索「粗暴、殘忍、冷酷無情,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他以為自己是上帝,可他不是,這令他煩惱」。吉洛特對畢加索的其他幾個女人也相當熟悉。她說:「畢加索永遠在對所有人撒謊,為的是讓她們順從地圍繞在自己身邊。」

1953年,吉洛特決然離開畢加索。在兩人分開11年後的1964年,吉洛特與藝術批評家卡爾頓·萊克(Carlton Lake)完成了全球暢銷的《與畢加索共同生活的日子》(Life with Picasso),畢加索氣壞了,他憤然起訴出版商,意圖阻止圖書出版,但是敗訴了。這本回憶錄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單是英文版就賣出了100多萬冊,也成為研究畢加索的重要文獻。但也是從這本書出版開始,被深深觸怒的畢加索一氣之下拒絕再見到他們愛情的結晶:那一雙兒女。不過,從這本書獲得的收益足夠兩個孩子成為畢加索繼承人獲得的利益了。即使是這樣,他為兩個小孩做創作的作品「兩個小孩」從完成之時就一直掛在書房的顯著位置。

《盤髮髻女子坐像》就是畢加索和吉洛特那段虐戀的見證,美麗優雅的吉洛特是畢加索有意將她扭曲成那樣嗎?

畢加索說:「我把鼻子畫歪了,歸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們去注意鼻子。」

當我們在欣賞現當代藝術時,尤其是一些艱深晦澀的當代藝術時,何不拋開既有的成見和先入為主的觀看方式,用眼睛去感受,一件藝術品或許會給您一個觀看世界的新角度。

故事的結尾,本不想讓你看到她老去的樣子,但還是放上了一張吉洛特女士當今的照片。不知如果她有幸看到自己「年輕的模樣」,會對那個時候,那個風華正茂、不經世事的小姑娘說些什麼呢……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風向標 的精彩文章:

美術生VS文化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TAG:留學風向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