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拾珍:聽過曹植七步成詩,你還知道五步、三步成詩的嗎?

歷史拾珍:聽過曹植七步成詩,你還知道五步、三步成詩的嗎?

作者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後台謝謝,為你推送更多有趣的歷史資訊,歡迎關注我們,記得點贊哦。

七步成詩——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曹植,字子建,三國時期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死後,曹丕即位,曹植為丞相。曹植才華橫溢,治政有方,威信頗高,曹丕心生妒忌,後聽信讒言,欲除之!一次,趕上一樁造反政事,曹丕認定曹植為主謀,遂喚曹植來見,曹植剛到,就被早已埋伏好的衛隊持刀攔下。

曹植道:「吾兄傳我有何貴幹?」

曹丕說:「宮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聽說了吧,吾等皇位你懷恨在心,這事是否你主使?」

曹植長嘆一聲,道:「吾兄疑我造反,謀你河山篡你朝位!這罪行可不敢當,請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也不好推辭,只得說:「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誼,我命你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體現兄弟之情的詩,但全詩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不然,休怪我大義滅親了。」

曹植胸有成竹地說:「好辦好辦,若我不能在七步之內成詩,任憑你處置。」

「爽快!爽快!咱倆一言為定。」曹丕說完,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他忽然聞到了從遠處飄來的煮豆的香味,靈感來了,何不借物抒懷?在剛走到第六步時,曹植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詩作完,曹植對曹丕說:「我們雖有君臣之分,但畢竟骨肉相連,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殘?我無意與你權利相爭,無論誰是君主,我都會忠貞不二地跟隨,毫無怨言!明搶易躲暗箭難防。若你要殺我,輕而易舉,又何必大費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啊。」曹丕聽後,無言以對。

五步成詩——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摧。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史青,唐代詩人,零陵人,聰敏強記。起初,史青是唐代開元年間的一名書生,據說,他對曹植的「七步成詩」之事很是不屑一顧。於是,他上書唐明皇,說曹植走七步才作成一詩,太慢;自己只需五步就行了。

唐明皇對此感到很驚訝,就召見他,以《除夜》為題讓其作詩。這史青果真厲害,五步之內,竟「爆」出一首五律:「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摧。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玄宗聽後,大讚其才,當即授以「左監內將軍」之職。

三步成詩——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名相寇準

宋朝名相寇準19歲時進士及第,後官至宰相。寇準同時也是一位詩壇奇才,從小就有著「神童」的美譽。史料記載,寇準七歲時,一天,父母在家中擺宴,賓朋滿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有人向主人提議:「聞令郎善詩,請即席吟一首。」

寇準便請客人出題。因此地離華山不遠,客人即以「華山」為題,讓小寇準吟詩。小寇準三步未到,一首絕句已脫口而成:「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全詩僅20個字,便將華山之險峻形象道出,讓在場的人驚嘆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惠顧 的精彩文章:

劉松林憶與毛岸英相戀舊事 稱曾有過何種顧慮

TAG:歷史的惠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