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的教育與知識經濟

新時代的教育與知識經濟

20180114新時代的教育與知識經濟

今天這個話題我很喜歡,尤其是在做了一段時間科普之後,我對這個問題還是有一些思考的。

首先,論壇理事、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教育的核心在於把學生培養成一個真正健康、有潛力、身心完善、人品人格完整、知識到位的人才,這一點我能夠認同,大家也都理解,我就不展開做解釋了。不過想一下,不同的人對教育理解也不同,尤其是在具體目標上,那麼我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回答幾個打卡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下,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太功利?教育從業者是不是太功利呢?被教育者是不是功利的呢?

我只能說,我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功利的。而教育作為產業,從業者的功利又無可厚非。這兩者的矛盾,類似於給過度醫療下定義一樣,我給不出答案,我也不足以有那麼深刻的認識,我只能說,不能以先驗性的懷疑和不信任相互對待。至於,學生或者說學習者是功利的,無論是為了加分、為了職稱、為了待遇、為了裝逼,這都不是太大問題,但如果大學生以降的學習是功利的,或者說一個人的所有學習都是功利的,我會覺得這很悲哀。

在功利性的學習中,往往是帶有強目的性的專業技能學習,這當然沒有問題,而且是很好很有必要的,無論是對個人的發展,還是說對社會的發展。但是我要說,這不應該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養,包括人格的塑造、思維方式的養成、邏輯的訓練、潛能的挖掘,這些部分,不見得是反覆的強化訓練就可以獲得的能力,而是更為依賴代際間經驗的傳承,而且個性化非常之強,在形式上,相互溝通交換思想也比單向的傳授要好,所以我想,這種十分有別於課堂教育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好了,開始回答問題,遠程教育就是更適合於這種技術型教育或一般性普及,而深入交流或發散思維或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的課程,我依然認為「face to face」的效率更高些。網路的優點就是方便,可以碎片化學習,缺點就是,其實會喪失課堂的嚴肅感。遠程教育已經是潮流了,確實是很普及也很容易觸及到,我認為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是總有些遠程教育不能替代的部分。

知識的碎片化,讓普通人觸及到知識變得更方便,會反過來促進知識爆炸。只不過,過於碎片的知識是建立不起體系的,沒有體系的支撐,是很難有創造的。

知識付費,也許有人還不理解。知識確實是應該共享的,但共享知識的人的勞動是有償的。我不認為目前知識經濟在崛起,一方面,是新興事物出現對民眾的刺激,另一方面,是資本的推波助瀾,讓我們覺得現在知識付費很火爆。但是,我們不可能總是在聽如何人際交往、如何炒股理財,總會有一個低谷的,然後重新洗牌,迎來新生。

未來十年,教育的趨勢還是功利的唄。什麼火學什麼唄。以前報課外輔導班,都是學英語、學鋼琴,現在,一水的從小學一年級學編程、學硬體。至於形式,還是別糾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嗨皮皮郭小宏 的精彩文章:

TAG:嗨嗨皮皮郭小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