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個孩子因此自殺了,家長以後可別隨便說這些話了

又一個孩子因此自殺了,家長以後可別隨便說這些話了

育兒也是育已,關注八臂爸爸

做更了解孩子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哪些話千萬別再對孩子說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哪些話不能再對孩子說了。

前段時間新聞上看到一個案例,在四川有個17歲的男生自殺了,留下一封寥寥幾字的遺書這樣寫道:「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帶回家」。這到底是跟父母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以至於死後都不願意回家?

原來是這孩子的父母一直特別嚴厲,而且說話太沒分寸,完全沒考慮過孩子的自尊心。這孩子其實成績還不錯,考試在全校73名,注意是全校,這肯定是屬於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的。結果他媽媽說,怎麼才70多名,孩子好不容易考了全校73名,他媽卻說,「才73名啊」。孩子平時考個98分,也要被罵的,可以說父母的打罵和打壓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的里,絲毫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付出的努力也沒有人重視,更別說自尊心了,當生活中一切都覺得毫無意義,自殺也就不奇怪了。

再回過頭審視一下我們自己,會發現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孩子調皮或者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是不過腦子的,也不動用情商的,然而事後又特別特別後悔,但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無法挽回,而且可能後果特別嚴重。

在這裡我也總結了一些殺傷力特別大的話,而家長們又比較容易說的,大家可以看看。

比如: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家長為了哄孩子,隨口就會承諾。

等孩子真正做到的時候,又裝成一副失憶的樣子: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

這種父母總在孩子面前做不到承諾的事情,失掉的是做父母的誠信和威信。

這種情況多次過後,孩子可能就不再相信父母的話,甚至自己也有樣學樣,變得滿口謊言。

建議父母:要麼當初就別誇下海口,選個自己能負擔得起的獎賞;要麼就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對孩子的承諾。

還有一個常用句式也特別可怕,我列舉幾個大家感受下。

「連個筷子都拿不住,你還能幹什麼!」

「這麼點小事都辦不了,你還能幹什麼。」

孩子雖然小,但同樣也有自尊心。孩子做錯事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能拿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更何況,大人也做不到不犯錯誤啊!

這樣的表達方式除了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實沒有其他任何的好處。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句式,在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一定不能說。

01、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

家長可知道為什麼這樣的話一說出口,孩子就能乖乖聽話嗎?

這是因為孩子愛爸媽啊,爸爸媽媽就是他的全世界,當父母說不要他的時候,那就相當於全世界都不他了,他當然只能順從。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種話,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等孩子長大以後,完全活成了討好型人格,生活中會對朋友唯命是從,工作上會對同事有求必應,到戀愛時,也會很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

02、 早就告訴過你了,你非不聽,活該!

父母肯定是愛孩子、關心孩子的,可當父母說這話的時候,孩子一定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正是需要爸媽支持疼愛的時候。可是父母非但不表示關心,還說出這種冷冰冰的「馬後炮」,無異於在落井下石嘛,孩子只會更難受。

建議父母,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妨先對孩子表示一下關心,然後再提醒孩子下次要注意就好了,最好不要馬後炮。

03、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像這樣的話,簡直不勝枚舉。父母似乎總有操不完的心,

孩子的事情就交給他們自己去處理,父母不要太過多的「為了你好」。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和父母的永遠存在著「代溝」,想要孩子跟父母有一樣的觀念和做法無異於天方夜譚,這是成長環境不同使然。父母能保證,你給的就是孩子想要的嗎?你給的就一定能讓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嗎?也許未必!

關注八臂爸爸:幫你做更了解孩子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不點的理想 的精彩文章:

當自家孩子被打了,家長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TAG:小不點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