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年看到的筆誤……

這些年看到的筆誤……

【錢鍾書故居之繩武堂】

出去旅遊或者尋訪,總會看到一些介紹的牌子,想著是有水準的高手來謄抄寫錄,應該沒錯的,但是他們寫完後不仔細讀一遍,經常有錯誤發生。好吧,挑茬開始。

【金匱抽書】

錢鍾書故居繩武堂內的一副楹聯,「金匱抽書有太史子」,是「?」還是「抽」?「遷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這裡分明是「?」之意。(《太史公自序》,?,索隱:「謂綴集也。」)

【若穎川君】

「泰山聳柱若穎川君」,「穎」字錯,應為「潁」,這裡的「潁川君」是指東漢時候陳寔父子三人,下面摘錄一段關於「繩武堂」的介紹:

「繩武堂」是錢鍾書祖父錢福烔所起,原匾由當時的江蘇省省長韓國鈞所書,「繩武」出自《詩經·大雅·下武》中的「繩其祖武」,他的意思是遵循祖宗的足跡走。下面的一幅對聯是中國末代狀元張謇所撰,他是南通人,內容:「金匱紬書,有太史子;泰山聳柱,若潁川君。」此處的「太史子」,指漢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談、司馬遷父子;「潁川君」則是東漢時期的三位德高望重的縣官(三位是父子兩代陳寔與其二子陳元方、陳季方並稱「潁川三君」,意指錢家錢福烔的兩代(錢基博和錢基厚) )。張謇(已七十一歲高齡)題寫這副楹聯是想藉此兩典讚揚繩武堂主人錢福烔及兩子錢基博、基厚兄弟才如太史,德比潁川三君。

【錢鍾書故居解說詞】

我覺得錢鍾書和錢基博兩位大儒真要氣暈了,在國學家祖居中寫這麼兩個大錯字,不知道這位書法家怎麼看這個對聯的底稿的。

奇怪的是,一旁豎立的解說牌文字是正確的,掛在柱子上就錯了,撰聯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狀元張謇,這麼搞狀元公的棺材板要按不住啦。(另:解說詞里「中國末代狀元張謇」也不嚴謹,「清末狀元」較妥當)

【漢高士梁鴻墓】

前段時間去鴻山拜謁梁鴻孟光墓,有名的「舉案齊眉」成語就是源自於他們的故事,下面摘一段介紹: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生卒年不詳,約漢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間在世。少孤,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學畢,牧豕上林苑,誤遺火延及他舍。鴻悉以豕償舍主,不足,復為佣以償。歸鄉里,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妻以女,鴻盡謝絕。娶同縣孟女光,貌丑而賢,共入霸陵山中,荊釵布裙,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歌》。章帝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改複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間。終於吳。

【梁鴻孟光墓】

梁鴻墓是無錫市人民政府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鴻山楊梅塢中,在義俠要離冢旁。墓前有梁鴻後裔梁燮永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春所立的墓碑一塊,碑正面鐫刻「漢高士梁伯鸞暨孟夫人墓」十一個大字。碑側有「五噫仰清風,德鄰恰近讓皇墓;一抔留古迹,舊地重新高士冢」對聯一副,碑陰刻著「近讓皇墓」等字樣。

【生平介紹】

【梁鴻字梁伯鸞】

碑文填石青,看不清楚,仔細看後讓人好笑,設牌子的人不會多看一眼的?多個字應該一眼明了。

【鐵琴銅劍樓紀念館】

同樣在常熟的鐵琴銅劍樓中無意中看到的一個錯誤也是好玩,大概刻字的人認為要對齊才好看,「南齊書」直接成了「南書」,可是上面分明有「北齊書」啊。南書,南朝的史書嗎?你把齊字跳了人家蕭家可不樂意啊!

【南書】

接下來是嘉業堂,嘉業堂的藏書也是鼎鼎大名,在那裡仔細地看了也懷古了一番,想像百多年前的壯觀。我等小人物,沒有關係進不了裡面參觀,只能沿著開放的展櫃瞅瞅。咦,不會連個標牌都貼錯的吧,不是展櫃有書嗎?「湖州詩徵」,介紹標牌是「詩徽」,安徽的徽。我覺得吧,劉公子在世肯定也會很無奈地搖頭。

【湖州詩徽】

當我流著口水隔著玻璃看書的時候,躍入眼帘的是「戌辰」,愣了下後感覺我的眼睛看錯了,不對,是寫錯了,2018年是戊戌年,這個不會看錯的。

【民國戌辰本】

夏天的時候去了崑山亭林公園,在公園內看到南宋文學家劉過的墓,拜謁後讀了旁邊的《劉過墓碑記》,讀著讀著就暈了,因為發現了幾個錯字,嗯,其實剛好是認識那幾個字吧。

裡面的錯字大致如下:偰傒斯、修茸、主薄、修茸。修改:揭傒斯、修葺、主簿、修葺。

前幾年去國博看展,無意中發現展出的《玄秘塔碑》剪裱本裡面的字次序排列不對:「赤子無愁聲驚浪滄海無」,正確的是「赤子無愁聲滄海無驚浪」。這個雖然是古人剪裱時候的錯誤,和今人不搭界,但是是國博啊,可以翻過幾頁做展示,而不要用錯的那一面。

以上是找出的一些錯誤,寫這些只是想提醒文管部門注意一點,別無它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有種男人,不管誰嫁了都會幸福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