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看中上海,不到200年,上海成世界第一大港
原標題:英國看中上海,不到200年,上海成世界第一大港
1412年(明朝永樂十年),朝廷在長江出海口的南岸築土山一座,並在山頂修建烽火台,晝則舉煙,夜則明火,為航船指明航向。明成祖朱棣賜名「寶山」,並親自撰文,下詔刻石立碑,這是中國迄今發現唯一由皇帝撰文的航海碑。
圖-2018年最新上海地圖
1405年7月11日,鄭和艦隊從劉家港起航下西洋。劉家港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東瀏河鎮,當時是長江入海口的港口,後來泥沙淤積海岸東移,到明末此港逐漸廢棄。最近的六百多年,長江在入海口造就了大片陸地,上海港取代當時劉家港的地位。
圖-上海外灘夜景,東方明珠
1842年以前,上海還不算中國繁華之地,清朝有省、道、府、縣的行政區劃,那時的上海是江蘇省蘇松太道松江府上海縣,松江府管轄今上海市大致範圍。
圖-航拍上海地形圖,泥沙淤積面積增大
鴉片戰爭後的1843年,上海被迫開埠,英國人早就相中這裡。上海位於長江出海口,進可抵達世界各大港,退可深入中國南方廣闊腹地。地理通達,是上海最原始的資本。
圖-晚清上海租界,現代上海的雛形
滾滾長江東逝水,英國人沿著長江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而上,在蘇州河(吳淞江)流入黃浦江的交匯點設立租界。黃浦江從青浦澱山湖到長江,現在流經上海16個區中的10個,蘇州河當仁不讓流過5個區,即使金山區也有支流通往黃浦江。
圖-上海空姐,好漂亮
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溯江而上通過澱山湖可抵達太湖流域;逆蘇州河而上,則可去往蘇州。英國租界所在地叫外灘,後法國、美國等紛紛進駐,從此世界聞名。英國人眼光之毒辣,選點之精準,不愧全世界到處有殖民地。
圖-上海外灘風景,遊客必去
黃浦江西側稱為外灘,長1.5公里,是近代上海城市的起源,52幢風格迥異的大樓,素有萬國建築博覽群之城稱。
圖-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
上海平均海拔4米,市區最高處位於松江區佘山,海拔97.2米。金山區有個大金山島,是個死火山,海拔103.4米,是上海最高點。
圖-上海空姐,好美
建國初期上海市面積約為617.95平方公里,1958年上海從江蘇併入多個縣,面積增長十倍有餘達到6340.5平方公里,也就是今天上海的基本疆域範圍。
圖-1958年的上海,市區好小哦
後來上海的市政規劃歷經多次變更,最近幾次較大變化有:2009年南匯區併入浦東區,2011年盧灣區併入黃浦區,2015年閘北區併入靜安區。
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GDP總量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一直被追趕,從未被超越。
圖-長江經濟帶,最帶勁的經濟帶
上海現在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海港,空港同樣發達,有600多個直航的航線,通達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