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頭公開承認2016年財政收入虛增,測算約141億元

包頭公開承認2016年財政收入虛增,測算約141億元

近期,全國不少省份掀起了經濟數據「擠水熱」。如今,這股「擠水熱」已經從省級下到了市級。據「第一財經」1月16日的報道,繼內蒙古自治區自曝2016年財政收入虛增500多億元後,下轄的包頭市政府也首次公開承認財政收入虛增空轉。

包頭市昆都侖區 圖片來源:新華網

據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2018年包頭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下簡稱《報告》),包頭市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6億元,下降49.3%,剔除虛增空轉因素後同比增長6.1%。

報告稱,這是針對中央巡視「回頭看」和自治區黨委巡視指出的問題(註:今年6月,中央第二巡視組反饋巡視「回頭看」情況,稱有的地方經濟數據造假),「主動認領、堅決整改,及時停建壓縮了地鐵等55個政府性投資項目,壓減投資702億元;對主要經濟指標作了調整,目的是壓實總量、提高質量,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第一財經記者據《報告》數據測算,包頭市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為271億元,剔除虛增空轉因素的實際收入約為130億元,因此2016年包頭市虛增空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億元。

被叫停的包頭市地鐵項目

同時,包頭市下轄區縣(旗)也紛紛開始擠水分。具體來看,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超過50%的有昆都侖區、青山區和達茂聯合旗(旗的行政地位等同於縣),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收入下滑47.1%,土右旗、九原區、東河區收入下滑超過30%。

第一財經記者認為,這些地方收入下滑可能與2016年財政數據造假有關。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比如,昆都侖區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億元,同比下降58.3%。昆都侖區財政局近期在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報告中稱,受經濟下行、減稅降費、落實提高收入質量等要求,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年初約49.4億元調整為18.8億元,調n減30.6億元。2018年當地收入預算編製將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餘地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實際,切實提高收入質量,合理確定規模。

達茂聯合旗也受相同原因,將2017年收入預期目標從約17.6億元調整至5.3億元。達茂聯合旗財政局在2018年預算報告中表示,去年根據上級要求,對全旗財政收入質量進行全面自查,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做到應收盡收,嚴禁採取「空轉」方式虛增收入,堅決不收過頭稅、過頭費。

包頭市政府同樣調低了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將去年初的288億元調減為179.6億元,調減了108.4億元。

包頭市達茂聯合旗

反映到《報告》當中,「未來稅收增長乏力,財政收支矛盾凸顯,化解政府債務任務艱巨。」建議2018年包頭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目標為6%左右。

據此前報道,在1月3日舉行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自曝家醜」: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區縣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過度舉債搞建設。

經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內蒙古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佔總量的26.3%,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基數也相應核減。

對於近期的「擠水熱」,俠客島曾發文稱,統計數據造假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實對地方的財政影響很大。地方公共預算收入高估,中央轉移支付就會減少,用於當地的財政支出也減少。自從去年開始,中央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明確開始嚴控,在此背景下,擠水分、期待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又一家!海航明起也開放飛機上使用手機,需飛行模式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