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把手教你看懂區塊鏈&數字貨幣之一:什麼是比特幣?

手把手教你看懂區塊鏈&數字貨幣之一:什麼是比特幣?

多個宣布要做區塊鏈的上市公司在暴漲之後迎來暴跌,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迎來強監管的消息不絕於耳,有的極客在關心區塊鏈怎麼改變世界,而多數入場的人只關心怎麼炒幣掙錢,但對於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市場毫無所知,大貓財經推出系列文章幫你看懂這個新興行業,這是第一篇。

作者 | 三言編輯組

來源 | 三言財經(ID:iguancha)

01

比特幣的誕生

世界上總有一些奇怪的天才。

2008年10月3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的人向幾百位密碼學家發送了一封電郵,宣布他的新成果——一個「無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完全點對點」的數字貨幣系統,郵件附了一個鏈接,是一個九頁的白皮書,詳細描述了這套新的貨幣體系的構架,同年11月16日,中本聰放出了基於這套體系的數字貨幣。

這就是比特幣的誕生,一套基於「加密的分散式記賬技術」的,「不需要中間人的信用體系」的數字貨幣。

用一句話簡單來說:比特幣,就是一套去央行、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

02

貨幣簡史

很多人表示不懂,我們先來普及下貨幣簡史,人類使用的貨幣至少經歷了以下幾個轉變:

1)從自然幣到人工幣。大家都知道,很早以前,我們用做貨幣的都是自然物,比如貝殼,後來從自然幣進化為人工幣,比如趙國的鏟幣,齊國的刀幣。

2)鑄幣權從地方到中央。像中國,起先各地的諸侯也有鑄幣權,後來無一列外的收歸到中央,鑄幣權是一個政權必須掌握的核心權力。

3)從金屬幣到紙幣。儘管地域不同,但各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金屬作為貨幣,比如銅、白銀和黃金。後來出於攜帶和交易等原因,紙幣開始出現。

4)很長時間裡,各個國家發行紙幣都基於本國的黃金儲備,每一塊的紙幣背後都有對應的黃金作為支持,這就是「金本位制」。

5)但之後某些強勢國家意識到:放棄金本位更有利於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因為他們可以憑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來發行貨幣,而這也可以給各國央行提供調控經濟的權力和工具。

6)可一旦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發行貨幣,就有可能導致貨幣超發,成為隱形徵稅的一種手段,而極端情況下,在國家信用破產的時候,貨幣價值兌換不回等值的黃金,貨幣的價值也會大減,甚至一夜之間趨向於零。

03

比特幣體系---一個全新的數字貨幣的體系

這套貨幣體系就是我們目前正在使用的體系。而中本聰的比特幣體系,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央行主管貨幣政策,它依託於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數字貨幣的體系,除了「去中心化」這個特徵,比特幣也借鑒了不少「金本位制」的思想,比如:

1)儲量有限。

比特幣確切的理論總量兩千零九十九萬九千20999999.7690000個,這個數字接近2100萬,所以我們基本上也就會常常說比特幣總量就是2100萬個,其實不到。只有這麼多了,演算法決定了比特幣絕不超發。這就像黃金在地球上的總儲量有限一樣。

2)越來越難挖。

比特幣的儲量,在第一個四年,可以被挖出大約一半。然後每四年減半,難度越來越大。這就像黃金一開始可以在地表撿到,後來要掘地三尺,再後來要到深海才能找到。

目前比特幣網路已經進行過了兩次減半,第一次是在2012年11月底,下一次減半預計大概在2020年5月份前後,以此類推,大概在2140年左右呢,比特幣系統將不在有新生成的比特幣產生。

04

用1萬枚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的傢伙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開發員用1萬枚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

黃金,和比特幣的發行,都不需要央行。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黃金之所以被選為貨幣,是因為人們接受。有同樣屬性的銅、鐵、錫,最後沒有成為貨幣,是因為人們沒有選擇用它們交易。最後,銅鐵錫只能是商品,而金銀因為人們的選擇,成為了貨幣。

那麼,人們一定會選擇「比特幣」作為貨幣嗎?

最初比特幣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第一筆獲得市場流通的交易是2010年5月22日,一名程序開發員用1萬枚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按照今年最高點價格,這兩份披薩價值4000萬美元,這天被比特幣愛好者稱為「披薩日」。比特幣低潮的時候,中關村也有人用一個比特幣買了一杯咖啡。

但除了這些點滴,很長時間裡,大家都不知道這玩意到底能幹什麼。

05

用得人多了,比特幣就真正開始值錢起來了

除了早期的愛好者、從業者,很快還有一群人開始盯上了它。

因為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使得它天然具有匿名、無監管、跨國等特點,加上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開始在很多跨國交易和黑市交易中流行起來的,比如毒品交易和跨國洗錢都喜歡使用比特幣。

後來隨著比特幣的價格日益走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它作為規避金融監管或者避稅的工具。比如一些國家的富人,通過購買比特幣來實現財富的轉移和傳承,以規避遺產稅。

因為有人用,有交易場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比特幣,並且把它當成資產看待。用得人多了,比特幣就真正開始值錢起來了。

06

比特幣與「挖礦」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比特幣。

比特幣和黃金有很多類似點,所以在這個行業里你能看到一點不科技、不極客的稱呼,全部效仿黃金領域:獲得比特幣的方式叫「挖礦」,挖比特幣的計算機,被叫做「礦機」.。

那麼這些是什麼概念呢?

中本聰設計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方式保證比特幣的運營。

「挖礦」的邏輯,簡單來說,就是每10分鐘就會有一道數學題被扔到網路中,大家比賽,看看誰算得快。算得最快的計算機,就會「挖」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算力」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

「算力」這個詞,你可以這麼理解,就是礦工們的體力,體力越多的人得到越多黃金;算力越多的計算機,得到越多的比特幣。

全世界第一個礦工是誰呢?當然是中本聰了,他在2009年1月3號的時候,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當時全世界只有兩個礦工,另一個叫哈爾?芬尼,他是在密碼圈成名已久大牛,他也是第一筆比特幣轉賬的接收者,但他不幸於2014年逝世。而中本聰到底是誰,猜測很多,但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這就是天才吧,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江湖只留下他的傳說。

07

挖礦的「軍備競賽」

比特幣出現的歷史不長,但挖礦經過了 CPU挖礦、顯卡挖礦和專業機器挖礦三個時代。

CPU挖礦時代就是 2011年之前、中本聰還沒消失的時候,哈爾·芬尼回憶,他當時就開著個人電腦,幾個星期就輕鬆地獲得了幾千枚比特幣。但也正是因為太容易了,當時很多人都沒有珍惜挖到的比特幣,經常出現錢包沒備份而丟失或忘記密碼的事情,比如一位來自英國的 IT工作者竟然把內含 7500枚比特幣的硬碟當垃圾扔了。

這些被丟掉的比特幣理論上將永遠無法被人動用了,如同石沉大海。

後來當比特幣圈子有了交易所,總市值開始呈指數級增大。 2011年,人們紛紛開始了挖礦的「軍備競賽」。最初,有人想到可以利用顯卡的並行運算能力來挖礦,效率可以提升幾倍甚至幾十倍,於是就有極客開發出了用顯卡挖礦的軟體。

2013年,比特幣市值又邁向了新的數量級,某些精通硬體的人製作出了「除了挖礦什麼都不能幹」的機器,也就是專業礦機,那個時期國內的相關名人有「南瓜張」「烤貓」等。

伴隨著挖礦的升級,比特幣的價格也不斷在飛躍,2011年2月的時候,一個比特幣價格超過了一美元,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了一番,7年之後,升值了快兩萬倍。

之所以增幅迅速,因為除了比特幣本身的價值、應用場景不斷拓寬之外,還因為人們發現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實在厲害。

關於區塊鏈,下篇文章請看:

手把手教你秒懂區塊鏈&數字貨幣(之二):什麼是區塊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大貓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