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後朝鮮戰場成世界焦點,戰後媒體評論,中國毛主席是最高明的

二戰後朝鮮戰場成世界焦點,戰後媒體評論,中國毛主席是最高明的

在二戰結束之後,又一次全球著名的重大事件,那就是朝鮮戰爭,因為它改變了全球的政治和軍事格局。這是一次全球性的較量,在全世界絕大部分有所地位的國家的領導人都與之有關係。其中核心國家就是美國,其主要成員是與其他十幾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然後還有一名「提線木偶」國——南朝鮮,在「聯合國軍」的對立面則有蘇聯、中國、朝鮮三國。

這註定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戰爭,參與的國家遍布全球,有北美洲的美國,有歐洲的英國和法國,還有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而其中牽涉的國家領導人也都是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有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兩位美國總統,蘇聯則有隻手遮天的斯大林,在中國有第一代主席毛澤東,就連英國首相丘吉爾等人也在其中進行著明爭暗鬥。

朝鮮戰爭一共打了三年,在這一場戰爭各個國家鬥智斗勇,最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板門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但是這一次全球頂尖的較量之後,我們也許會有一個問題——這一次這麼多的政治家牽涉其中,誰是最厲害的呢?

有人說是韓國總統李承晚,還有人認為是美國總統杜魯門,丘吉爾因為二戰的卓越表現,也有人推薦他,更有的人認為是蔣介石,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一個人,他在這場戰爭中技壓群雄,他就是毛澤東。朝鮮戰爭結束以後,一家美國的報社專門發表了一篇名為「只有毛澤東在朝鮮戰場的較量中最高明」的文章。

文中是這樣分析的:朝鮮戰爭停火後,國際上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大較量,幾乎所有有分量的國家領導人都參與其中。但是,斯大林犯了對美國出兵估計和以為北朝鮮能贏得戰爭的錯誤。杜魯門對中國出兵估計不足,更以為有「聯合國軍」就能一舉統一朝鮮。

但是毛澤東把一切都算進去了:面對美國人氣勢洶洶的表象,但毛澤東堅定不移決定出兵;志願軍在戰場上成功地打下漢城再打到洛東江。面對蘇聯軍事代表說的「這只是暫時的勝利,過幾天就會慘敗」,毛澤東卻不這麼認為。有一天上午,他一邊踱步一邊嘀咕:「光顧頭不顧腚,包抄後路怎麼辦?」最後,雙方成了對峙狀態;四、在「三八」線上停火的設想是他設想過的,而且成功了。

應了毛主席的那句話,一支正義的人民之師是不會被打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本當時還擁七百萬軍隊卻選擇投降,原因不只是那兩顆原子彈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