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前期蘇聯慘被蹂躪,為何後期卻能強勢逆襲?

二戰前期蘇聯慘被蹂躪,為何後期卻能強勢逆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德戰場是整個二戰的主戰場,無論是戰爭規模還是戰爭的慘烈程度都是人類歷史上絕絕無僅有的。在前期,德國經過精心的準備再加上當時的蘇聯對局勢的判斷失誤,戰爭剛一開始,蘇聯損失慘重。在戰爭剛進行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面,蘇聯就淪為了德軍戰爭發泄的工具,相繼淪陷大片國土,人員和軍事裝備損失更是無法估量,當地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蘇聯力挽狂瀾,德軍節節敗退,蘇聯成功扭轉了戰爭結局。從剛開始的被德國隨便蹂躪,毫無反抗的狀態。轉變成了反守為攻,以勢不可擋的趨勢直接挺進德國的中心柏林,在二戰中精彩上演了完美的轉敗為勝。蘇聯戰爭前後的巨大反差,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改變了蘇聯的命運呢?

第一個是強大的武器生產能力。在二戰前期,蘇聯在前期沒有預料到德國會對自己發動戰爭,導致很多軍事物質沒有及時供應的上,但是當時蘇聯強大完成的工業體系並沒有遭受到太大的損失。隨著戰爭的進行,整個國家開始為戰爭發動動員,蘇聯人民同仇敵愾。同時這時候同屬於世界方法西斯同盟的英美兩大資本國家也改變過去對蘇聯敵視偏見心態,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援助。所以在後期不管在技術供應還是軍事物資上蘇聯都有巨大的保障使得其能夠和德軍進行大規模的作戰,同時在後期蘇聯在軍事武器的研發上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但武器生產數量驚人,而且在質量上也超越了同期德軍的武器。比如轟炸機以及T型坦克等這些作戰水平上等的軍事武器,是蘇聯能夠扭轉戰勝德軍的關鍵武器。

第二大原因是蘇聯的人海衝鋒戰術,在國家面對存亡的情況下,蘇聯不斷的發動和號召全國人民參與到救國中來,整個動員的人數相當的強大,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整個人數高達4000萬人之多,這也是蘇軍能夠實現沿海衝鋒戰術的基礎。所以在面對外敵的時候,蘇聯的人民群眾同仇敵愾的精神可嘉不得不說,這也是蘇軍的一個特色。通過聚集大量的人民群眾,由他們來組成上千人以上的衝鋒陷陣方式,快速衝破敵人的陣地,當年的蘇軍在戰爭後期不斷的採取這種近百萬的人海衝鋒戰術,一舉攻陷德國的柏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朝鮮戰場成世界焦點,戰後媒體評論,中國毛主席是最高明的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