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難解一百零八塔迷雲

難解一百零八塔迷雲

【原創】逍遙公子-凈行者

2017年9月25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 青銅峽市

青銅峽是寧夏的一個小城,位於黃河由西來向北流的大拐彎處。逍遙公子兩次來到這個小城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那個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十分陌生,甚至從未聽說過。如此小眾的一個景點,緣何吸引逍遙公子兩度專程前往?

寧夏有很多歷史之謎,除了西夏王朝的滅亡與種族的消失外,黃河青銅峽邊上的108塔也是一個謎,因為至今也未找到確切的答案。

關於青銅峽一百零八塔的猜測,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將來也許還會繼續。不過也正是這樣,才給青銅峽一百零八塔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因為只是看一百零八塔,景色單一,又不是什麼熱門景區,所以,很少有遊客專門來遊覽108塔,景區內遊人寥寥無幾。但正式因為這一未解之謎,卻深深地吸引著逍遙公子專程前往。

二次前往最大的區別是,景區開始收費了。新建的景區牌樓特意添加了佛教元素,周邊還看似隨意地在草地中散落著一些頗具禪意的石刻

進入景區首先到達的是塔林博覽館,這是新建的,上次來時還沒有,因而飄過

隨後路過西方三聖殿和東方三聖殿,與塔林博覽館同樣的風格,一樣的色彩艷麗、金碧輝煌。在逍遙公子看來都是為了豐富景區而新建的,依然選擇飄過

遠遠地望見在青銅峽西岸的陡峭山坡上,一個前不搭村後不著店的荒涼地方,有一座神秘的、排列成三角形的塔群。

塔群坐西朝東,背山面河,依山勢鑿石分階而建,自高而低有階梯式護坡平台12級,逐級加寬,按奇數排列,共19排,精整有序,總共108座。

塔群的總體布局別具匠心,風格獨特。由上而下,錯落有序,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塔群構成一個金字塔陣,呈等腰三角形,在中國古塔群建築中獨樹一幟,且蔚為壯觀,其形制之獨特與塔數之眾多為國內罕見。

據考,108塔起碼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西夏時期的遺構,是中國現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實心式喇嘛塔群。

西夏時期,是何人出於何種目的,要在這黃河古峽的西岸布下這麼個大型塔群呢?現在已無從可考。

塔原是印度的佛教建築,隨佛教傳入中國後,與我國原有建築和文化結合漸演變為中國式的寺塔。

中國有塔林,如河南少林寺塔林、風穴寺塔林等,但無一百零八之數。一百零八塔在西藏比較多見,但皆為橫排,也不對稱。等腰三角形排列的一百零八塔,僅有寧夏青銅峽一處。如此建築,或許是地形所限,更可能是佛教思想和傳統對稱思維模式相結合,在佛塔建築中的應用和體現。

站在塔群底部,向上仰望,塔群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十分震撼

從側面看,這些塔竟有點像國際象棋的棋子,在各自崗位上盡職,更像一隊士兵齊刷刷地向右看齊

古塔昔日曾有的輝煌,時至今日依舊魅力無限。

排列齊整的塔群聳立在藍天白雲下,像訓練有素的將士,等待人們的檢閱,還是大大為之震懾

走進塔群,塔建得很堅固,無論是基礎還是塔身,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了,沒有任何人為損壞,也見不到任何自然留下的創傷。

細看這些喇嘛塔,圓肚尖頂,高約兩米,不僅風格一致,而且材料統一,成色也屬於同一時代。可以斷定,這些塔是在一個建築師的設計並督造的。

每座塔的結構遠觀大體相似,近觀略有差異,塔身形制有覆缽、葫蘆、覆鍾、折腹式四種

在荒無人煙的黃河陡壁上,每當清晨和月夜,霧氣繚繞,月光慘澹,濤聲如怨如訴、如泣如咽,朦朧中白森森地擺出這麼一個喇嘛塔陣,多少令人有些費解。

108這個數字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屬於一個非常特殊的數字,雖然眾說紛紜,但還是達成了共識,那就是「108」代表「極高」、「吉祥」、「驅除人生一切煩惱」等。《封神演義》中封了108位神,《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108人,《紅樓夢》以108回結尾,北京雍和宮法輪殿內存放的大藏經也是108部。而古代建築也與108有不解之緣:北京天壇的最下層石欄板有108塊;拉薩大昭寺殿廊的初檐及重檐間排列著108個雄獅伏獸;西藏的佛塔塔身的佛龕構成數為108;青海塔爾寺以大經堂最為雄偉,堂內有直徑1米的巨柱108根等。

「108」,也是佛教中慣用的數字。佛教認為人生有煩惱與苦難108種,為消除這些煩惱與苦難,規定慣珠要108 顆,念佛要108遍,敲鐘要108聲……所以,108塔應該是那些捐資造塔的「功德主」為消除人生的煩惱與災難而特意建造的。

為何要排成十二行呢?佛教又認為,人生最基本的迷惑和痛苦有「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或十二支)。此外,十二是古代天文學、占星術和曆法中有關時間與空間最基本的數字(如一年十二個月,晝夜各十二小時,太陽穿過黃道十二星象的運行),它又成為精神與世俗世界統一的象徵。一百零八座塔排列成十二行,是有其深邃的道理的。

當地人說,這些塔表示著人生有108種煩惱,數一塔就少一種煩惱,到此一游的人們都愛數塔。於是,遊客們都開始一邊攀登,一邊點數,常常點來點去,數字就忘了,只好從頭再來。

兩次登上108塔,感覺最大的差異是,天沒有上次的藍。9年前,登上塔頂時,渾黃色的塔身,在蔚藍的天空的掩映下格外耀眼。

108塔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較大之外,其餘均為小塔。塔全部用磚砌成,抹以白灰,屬於喇嘛式的實心塔。

順著台階拾級而上,塔頂有個小寺外觀油漆斑駁,旁邊一座鏽蝕的古鐘,整體感覺有幾分古意,和景區里其他嶄新的建築形成強烈的反差,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這樣保存的。

頂層的塔形體較大,塔基呈方形,塔身如同腹部微向內收的覆缽,塔頂為寶珠式,塔座正面(面東)有較深的拱形小佛龕。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來到的人都會很虔誠地手撫塔磚,繞行塔頂最大的那座塔三周為家人祈求健康與平安。

西夏滅亡後,惱羞成怒的蒙古馬隊,對西夏王國進行過泄憤式的掃蕩,連西夏王陵都毀滅得這麼徹底,可為什麼這裡獨獨保存了這麼完好的一片塔林?沒有答案,也找不到理由。

低頭俯視108塔就在腳下,黃河像一塊明鏡映照著這裡的山山水水

向下俯瞰,愕然發現一朵碩大的蓮花盛開

站在塔群的頂層,遠眺黃河,黃河東流,有了大壩的阻隔,流速緩慢。儘管時光流逝了千年,這裡依然人煙稀少,人跡罕至。

這天陽光正好,一行人慢慢遊盪,偶爾遊船送來一批又一批遊客,就這樣在塔林頂上看著行色匆忙一撥一撥的遊客,感覺只有自己的時間是停滯的,心靜如水。

塔前廣場上新修建的牌樓,逍遙公子總覺得與古塔不搭,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

牌樓一側還新樹起了一尊千手觀音,金色的千手觀音在蒼穹之下則有些深邃

牌樓後則是新建的塔林寺,一尊大肚彌勒穩坐於此,笑看世間百態

在108塔景區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一百零八塔,還可以在黃河邊上漫步。

兩岸青山綠水,好一派江南水鄉風光。而另一個方向撲面而來的卻是西北特有蒼涼之氣,又將燦爛的陽光似乎冷卻了些許的溫度。

獨 白

當你來到「一百零八塔」,用心去禮拜,一層層走上去,手觸碰著塔身,口默念著佛經。當上到頂層禮拜主塔時,隨風飄來的梵香味會讓你此時此刻的心靈凈化,一切煩惱憂愁從此刻開始拋之而去。放眼望去的青山綠水、鳥鳴風拂,醉了~醉了~

這些塔始建於何時,建塔有何用處,千百年來為什麼保存這麼完好,沒有任何答案。看來,似乎史學家對這也不感興趣,要不,地下埋藏的斷壁殘垣都有人淘神費力去考證,為什麼黃河邊這麼大的一片古塔卻一直沒有人研究呢?

壹百零八塔為何而建至今仍是個謎!不管是為「穆桂英」所建,還是為「梁山好漢」所建,至今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考證,但「一百零八塔」帶給人們那種無法訴說的情懷是沒人能懂的。真是一個難解的壹百零八塔!

旅行需身心同行

凈行者,倡導原創,將旅途中的真實感受和親身經歷與您分享

逍遙公子,私享空間,為您提供量身定製的行程規劃服務,請關注並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行者 的精彩文章:

純純水水,雲水謠

TAG: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