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4」>「6+3」?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

「5+4」>「6+3」?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

不同於傳統的「六三學制」,義務教育階段還存在「五四學制」,即小學階段5年,初中階段4年。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就開始嘗試「五四學制」,但路途一直坎坷曲折。

2015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獲成都市教育局批准,開展初中四年制教育改革試點,面向完成小學五年級學業的學生招生。實際上,早在2003年,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就在西部地區率先開始四年制初中的探索。該校校長陽波表示,從近些年的試點來看,四年制初中應該是成都教育多元化的有益補充。

和佔主導地位的「六三學制」相比,「五四學制」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5+4」能否大於「6+3」?

近日,在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主辦、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承辦的部分省市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研討會上,來自20餘個省(直轄市)及省內70多所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教師為此進行了交流。

「學段間的順利銜接成為客觀需要」

「銅頭鐵腳豆腐腰。」陽波這樣形容目前基礎教育初中階段的境地,「雖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將義務教育階段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但現實中,由於學段的閉合與割裂,造成了學生適應周期延長和非智力因素學困生的出現。」

陽波介紹,曾有初一學生在日記中寫道:「在小學,我是優秀學生,但到了初中,功課增加到十幾門,作業和練習不停做,成績還上不去。」有初一學生面對老師提綱挈領式講解時說:「生字也不講,這麼長一篇課文一節課就上完了,老師講得太少,要求太高,我適應不了。」

陽波認為,「六三學制」學段過渡存在3個問題:一是知識斷層,小升初後,學習難度和知識容量陡然增加、評價方式突然改變,小學階段的知識儲備與初中知識出現明顯斷層,學生難以適應學習;二是學力欠缺,學段割裂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儲備的經驗、習慣、方法和意志力品質等難以達到初中學習生活所需層次;三是心理衝突,學習環境,尤其是課程壓力、學習方式、人際關係等方面突然變化,學生心理易出現較為明顯的不平衡或衝突狀態。

「學段間的順利銜接成為一種客觀需要。」陽波認為,目前「六三學制」下的小初銜接存在一些局限:一是單向度,注重知識銜接而忽視了習慣、方法、思維品質等學力銜接;二是淺層化,少有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學習策略等深度的銜接;三是隨意性,「散點式」操作缺乏對課程的理性和系統思考。

南充市江東初級中學2016年啟動了四年制初中改革,校長易鵬程對陽波的論述深表贊同,他說:「『六三學制』的初中階段相對較短,從小學到初中明顯感到有一個較大的跨度和坡度,初中階段應予注重的種種課程得不到應有的保證。」他認為,學校生源上的劣勢也對其小初銜接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教學處副處長韓江萍認為,學生進入初中的時候,正值青春期開始,這一敏感時期和學習轉折時期疊加,增加了過渡障礙。四年制初中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現實需求,不僅過渡期可避開青春期,同時,在小學畢業年級逐漸引入初中的一些方式方法,適當加大要求,可以讓學生在習慣、思維、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準備。

韓江萍對四年制初中實驗地區和學校情況作了分析總結,指出四年制初中知識遞進坡度減小,加上學法的指導,基礎學科的知識更為紮實,兩極分化的現象得到緩解。此外,初中教學時間多了一年,而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基本與「六三學制」相同,所以學校有更多時間開展實踐課程和活動,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小學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學階段的任務,初中階段4年有利於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進行了十多年的四年制初中探索,陽波認為「五四學制」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種比較好的學制,「初中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開展更多實踐課程和活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學校有這方面意向,但不敢貿然嘗試」

「五四學制」得到一些肯定的同時,也伴隨著爭論和質疑。安徽省合肥市十幾年前在部分學校進行「五四學制」試驗。一些學校在艱難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部分學校則中途停止了試驗。

在一些專家和教師看來,現有小學教材編製較深、較難,5年的小學授課時間,老師根本講不完內容,因此,有的學校出現了不斷加課的情況,學生吃不消,老師也喊累。如果再遇上師資匱乏、設備簡陋等條件制約,更加不利於學生成長。此外,因為並非是廣泛推廣,四年制初中面臨課程資源匱乏的困境,一方面,它依賴教師的經驗進行資源整合,另一方面,它又要突破教師的個人經驗進行課程創新。

有教師指出,已有小學六年級校舍、師資等搬不到初中去,會增加初中教育資源的緊張,學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辦教育,要想改變學制,前提是做好師資、經費、設備等辦學條件的準備。

相對而言,於2004年開始全面實行「五四學制」的上海市探索經驗最為豐富,且成效顯著。韓江萍表示,上海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但不可否認,經濟發展水平高、教育研究能力強、地方課程建設強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區在進行學制改革時,需多途徑彌補不足。

陽波表示,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的成就也非輕易取得。自2003年開始進行銜接教育的改革試驗後,學校經歷了由單一、粗淺、零散到綜合、深入、系統的過程。過程主要呈現為3個階段——單向銜接、多向銜接和交互銜接,期間不斷發現問題、不斷研究改進,除了在以人為本理念和遵循教育規律前提下的堅持外,還需要一個團結有力的教師和教研團隊。

參會的宜賓市南溪一中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楊益,向記者表明了自己的觀望態度。他表示,自己來參加研討會,就是因學校有這方面意向,但不敢貿然嘗試,「學科課程開發難度大,貿然行動恐怕造成混亂。而且與大城市相比,我們的家長和學生更為保守,不易接受這麼大的改變。」

「最核心的還是課程建設」

談到「五四學制」改革實踐的關鍵所在時,陽波表示,最核心的還是課程建設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的課程建設以整合為核心思想,統整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從縱向、橫向和縱橫向3個維度,進行學段間、學段內和全學段的整合,構建四年初中的課程體系。

縱向方面,重在聯結學生髮展不同階段,課程分為學科整合課程、學科拓展課程和心理調試課程;橫向則重在聯結同一階段的不同方面,強調促進學生綜合學習和整體發展,課程分為學科融合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所謂縱橫向,則聯結不同階段的不同方面,起著統整作用,課程分為興趣修養類課程、習慣品質類課程和思想方法類課程。」陽波介紹道。

上海建平世紀中學校長吳國林同樣認為,課程是核心。除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該校還開設了專家課程、教師課程和學生課程,「課程要有不同的視野,專家課程要體系化,教師課程要易學化,學生課程要社團化。」

在學科教學上,建平世紀中學與時俱進。「最容易過時的兩門課是語文和英語,這兩門課的教材一出來就過時。因此,學校不僅引進了英文原版報紙,每個班級還訂閱了報刊雜誌來幫助學生進行現代文的學習。」吳國林說。

山東省廣饒縣實驗中學校長劉希臣介紹,廣饒縣實行「五四學制」,但採用原來「六三學制」的教材,由於小學生和初中生的教育教學有較大區別,所以,教師和學生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

劉希臣表示,廣饒實驗中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不拘一格整合教材,由一線教師就實際情況適當進行取捨和調整。整合教材包括內容順序的調整、取捨與補充、重難點的實時處理等,「總之,教材的整合力求體現知識的系統性,使學生更易於接受,還要符合新課標、符合教學條件。」

易鵬程介紹,在嘗試四年制初中改革的路上,該校設置了5類課程: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發展性課程、特長性課程和實踐性課程。目前,學校的重點工作是,編輯完整的學科教材、開發成體系的學校課程、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範式、打造素質全面的師資隊伍。

個案觀察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

實現課程的重組和拓展

在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科創小實驗深受6年級學生喜愛,學生們可以通過輕鬆的方式學習初中的知識。(圖片由學校提供)

在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的一堂數學課上,小學6年級的「比賽場次」問題和7年級的「基本平面圖形」重新整合。課堂採用師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形式,以動手操作為主進行問題探究。「重組後的課程和教學,讓學生從活動中體悟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其分類分析、類比歸納的思想。」教師楊芙蓉表示,教材重組強調板塊對接,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和小學一樣,這些6年級學生也要上科學課,但不使用小學教材,課程內容都由該校物理、化學和生物老師自行設計。「基本上都是初中知識點,但我們從生活現象入手,藉助小製作、小實驗這種輕鬆的學習手段,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提升能力。」校長陽波說。

四年制初中並非簡單的「4年上3年的課程」,而是留出足夠的時間增設學科拓展課程。在一堂6年級的英語課上,學生拿出了初一教材。老師介紹,英語課不會完全跟著初一教材走,另外還增設了《典範英語》和《外教口語》課。而6年級語文課程除了使用6年級教材外,學生還要學習教材之外的古典文學。

為解決好6年級學生在思維、心理、興趣等方面的問題,學校開設了一系列後續適應課程,例如,用情境性的思維訓練課,訓練學生更加靈活的思維技巧和習慣。七年級學生陳鵬宇告訴記者,她最喜歡思維訓練課和科學小實驗,這些後續適應課程對她更好地適應初中學習起到很大作用。

一名6年級學生說:「這裡和小學的最大區別是出去的機會特別多。」陽波介紹,學生所說的「出去」是指間周一次的校外實踐課,例如到活水公園了解水資源和環境的關係、到博物館了解歷史知識和考古知識,以建立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繫。

同時,學校還整合音樂、美術課程為藝術課,統一開展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活動,例如,學生自編自導舞台劇,從舞台設計到劇本創作,再到演出,將藝術課的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綜合素養融入到活動中。

後記

學制改革,有為才有位

2017年12月8日,由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領銜、全國共12所學校發起的「四年制初中教育聯盟」正式成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裕權受聘為聯盟學術顧問。

關於四年制初中改革,劉裕權強調了3個方面:理念、課程和師資建設。對於課程建設,他提出,一是要把學生的人格培養放到整個課程建設的核心位置,圍繞學生人格培養,把「自信、堅毅、博愛、創新」作為課程建設的核心主題;二是可借鑒上海閘北八中「成功教育」理念,放緩課程坡度、放慢課程進度、適當拓展課程寬度、適當加深課程深度;三是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來完成課程建設。

「做好自己,爭取位置。」劉裕權認為,事實上,四年制初中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和真正的承認。「從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十餘年成長經歷,提醒各位校長和老師,『有為才有位』,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爭取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聯合起來,攜手共進。」劉裕權說,回望四年制初中的發展歷程,這一嘗試在很多地方都是屬於一部分人的孤獨行動,由此產生了許多「孤獨的問題」。由於沒有政府支持和相關經費支持,很難有教育研究機構的專家介入四年制初中的辦學、教學、課程等方面研究;不少試驗四年制初中的校長、老師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忙於求生存,難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展開有關辦學、教學、課程等方面研究。四年制初中教育聯盟的成立,正是希望學校藉助聯盟力量,加大研究,爭取實效。

文 丨 何元凱

圖 丨網路

編輯 丨 郭路路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導報 的精彩文章:

TAG:教育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