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有這五個毛病,再努力也不會成功!

曾國藩:有這五個毛病,再努力也不會成功!

曾國藩做到了古代文人最高境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且他留下一部《曾國藩家書》,成為傳統文化中最為經典家訓寶典,如果您仔細總結這部家訓內容,您會發現,曾國藩一直告誡自己後人,不能有這五個毛病:

好為人師

好為人師,是很多知識分子臭毛病。包括早期曾國藩也是如此。

在曾國藩給弟弟們家書中,以長兄為父自據,動輒就指責曾國荃、曾國華等人進行訓斥,要求諸弟對他來信要耳提面命,還公然要求弟弟們,把他的教導保留起來,時刻溫習!

曾國藩還把這種好為人師毛病美化為「愛之以德」,效果可想而知。

當然弟弟們反擊也是很強烈的,曾國荃一怒之下,直接從京城回老家,最為憨厚曾國潢,最終也受不了,回信直接說:

月月書信徒以空言責弟輩,卻又不能實有好消息......。等等,直接挑明曾國藩待人不恕!

後來曾國藩在日記做了自我剖析,逐漸改掉這個臭毛病!

「好為人師」的人,本意在求榮,實際上結果往往是取辱;意在顯示聰明,實際上卻是愚蠢,所以孟子才說它是「人之患」。此中智慧,值得深思。

眼高手低

曾國藩用人中,最忌眼高手低之人,選拔人才標準為:

求人之法須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

很多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往往都自以為大材小用,往往是眼高手低。當受到打擊的時候,開始怨天尤人,悲嘆:伯樂罕見也!

可惜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懷才不遇這種事的,一個人之所以鬱郁不得志,一定是因為他的才華還支撐不起他的夢想!

當你的才華支撐不起你的野心時,千萬不要眼高手低!

曾國藩說過: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此乃成功之道!

趨炎附勢

曾國藩對於趨炎附勢之徒,倍加防範,但在面子上,也留有餘地,生怕這些小人報復!他說過:

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

《朱子家訓》: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趨炎附勢是最常見的世態人情,所謂「世態有冷暖,人面逐高低」,面對這種人,雖然心中厭惡,但在表面上做到一團和氣,否則他們一旦得勢,或者你一旦失勢,他們馬上會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得意忘形

曾國藩的偶像是唐朝的郭子儀,他告誡剛剛攻下天京,有些得意忘形曾國荃:

古來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載一郭汾陽(郭子儀)外,恆有多少風波,多少災難,談何容易!

歷史上,沒有被兔死狗烹、還能功成身退的功臣,就是郭子儀、曾國藩兩個人。

曾國藩經常說: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善始者未必善終,行百里者半九十。

當獲得大成就時候,很多人都會得意忘形,忘記了「高處不勝寒」、「日中則移,月滿則虧」這個基本規律!

還有一部人的得意忘形,不是因獲得大成就,而是不自信,急於掩蓋自己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

遇到這種人,一定要知道:一個人炫耀什麼,說明內心缺少什麼。

自以為是

我們絕大多數人是自我感覺良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這是庸人的思考方法。真正有才幹的人往往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正視缺點和不足,並設法克服改正。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代表。曾國藩提出了「悔缺」之道,即通過反省自己的缺點過錯,堅決徹底地加以改正。早年的曾國藩多言健談,愛出風頭,喜於交往。曾國藩自己也知道「言多尖刻,惹人厭煩」,也為此下定決心,減少往來,但就是難以改過。「好名之意,又自謂比他人高一層」,曾國藩說這種心理已深入隱微,「何時能拔此根株?」

有一次,曾國藩的朋友竇蘭泉來切磋,曾國藩並末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吐,與人談理」。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二人不歡而散。曾國藩後來反省說:「彼此持論不合,反覆辯詰,余內有矜氣,自是特甚,反疑別人不虛心。何以明於責人而暗於責己也?」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九,曾國藩去岱雲家為其母拜壽。本是喜慶之事,曾國藩出言不慎,弄得大家十分尷尬,宴席一散「宜速歸」。當天他的日記中說:

「凡往日遊戲隨和之處,不能遽立崖岸,惟當往還漸稀,相見必敬,漸改徵逐之習;平日辯論誇旋之人,不能遽變聾啞,惟當談論漸低卑,開口必誡,力去狂妄之習。此二習痼弊於吾心已深。前日雲,除謹言靜坐,無下手處,今忘之耶?以後戒多言如戒吃煙。如再妄語,明神殛之!並求不棄我者,時時以此相責。」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林健康 的精彩文章:

終於知道為什麼要養生!

TAG:翰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