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閆曉東:金正恩為何敢向美國叫板,能贏第一局嗎?

閆曉東:金正恩為何敢向美國叫板,能贏第一局嗎?

原標題:閆曉東:金正恩為何敢向美國叫板,能贏第一局嗎?



華語智庫(微信:huayujunshi)

從去年11月21日特朗普開始把朝鮮列為「支恐國家」名單以來,朝核問題以朝鮮和美國的尖銳對峙迅速轉向危機。金正恩以罕見的果敢和靈斷,成為朝美決鬥「舞台」的主角。而世界霸主美國卻相形見絀,成了「跑龍套」。


金正恩的舉措讓全世界刮目相看。普京最近高度讚揚他是內行和成熟的政治家,贏了一局。金正恩為何敢向美國叫板,且贏第一局?以筆者之淺見,「是天時、地利、人和、武升、少壯」「五要素」的合力而成。


「天時」:2011年7月6日,國際奧委會第123屆全會投票,選定韓國平昌為2018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這一世界範圍的體育盛會,將於2018年2月9日~25日舉行。在這舉世注目的時間節點,倘若美國一意孤行發動對朝鮮軍事打擊,必將破壞冬奧會的進行。特朗普必將成為韓國乃至世界的「罪人」。


為此,他和韓國總統文在寅通話時約定冬奧會期間不進行軍演。1月10日,特朗普又與文在寅通話,承諾不在朝韓對話期間打朝鮮。「天時」為金正恩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同時,朝鮮表態參加平昌冬奧會,向全世界展現出謀求和平的形象。

「地利」:朝鮮位於東亞地區,其東臨日本,遠涉美國,南臨韓國,西臨中國,北靠俄羅斯,雖是面積只有12. 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 2400 多萬(2011 年)的彈丸之地,但由於其西面和北面是中、俄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東面和南面是日、韓兩個美國的同盟國,成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複雜且敏感區域。


特別是朝鮮首都平壤距離韓國首都首爾僅有260多公里。朝鮮有約110萬人口的軍隊、千餘枚中遠程導彈、沿三八線附近部署有近萬門遠程火炮、還有數目估計10-20枚的核彈頭,以及一些生化武器。投鼠忌器,這是美國不能輕易對其動武的地理原因。


「人和」:朝鮮問題發展到今天,事關朝、美、韓、日、中、俄六國清楚地看到,如果以武力方式解決,將是一場殘酷且各方損失極大的戰爭。對此,處於弱小地位的朝鮮,它決不想首先挑起戰事。與朝鮮緊鄰的韓國,幾乎50%的人口和重要的經濟命脈聚集在朝鮮當面,它不希望在戰爭中被朝鮮的炮火摧毀。


日本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基地)雖距離稍遠,如果戰事爆發,也難免戰火燒身。美國在世界各地煩事不斷,如果用武力解決朝核問題,代價巨大,其本心也不想把戰爭作為首選。應該說,朝鮮問題所涉及的六國,本心都不希望用武力的方式加以解決。


特別是中、俄兩個世界級大國,決不想在自己「家門口」生戰生亂。中俄兩國先後十分明確地提出了「兩暫停」和「三步走」方案,以及始終堅持的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態度,成為美國對朝動武的強大阻力。

「武升」:近年來,朝鮮在加強常規武器的基礎上,迅速升級,發展到初步擁有核武器。去年11月29日朝鮮成功發射了能打到美國本土任何地方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當天金正恩高調宣布,朝鮮「完善國家核力量的歷史大業和火箭強國事業今天終於完成」。


他在新年賀詞中重申,「我國的核武力足以粉碎和應付美國任何形式的核訛詐,是壓制美國不敢冒險玩火的強大遏制力。美國絕不敢向我國發動戰爭。」「美國必須明白,美國本土全境已進入我們的核攻擊射程內,核按鈕始終放在我辦公室桌上,這並不是威脅,而是事實。」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報告稱,朝鮮做好了應對戰事的核打擊方案,一旦爆發戰爭,它將對「包括白宮、曼哈頓、關島、東京等15個目標」進行打擊。朝鮮方面的武器迅速升級、初步擁有「核武」,成為防備美國對其動武、「以小搏大」的「殺手鐧」。


「少壯」:今年年僅35歲的金正恩出生於1983年1月8日。2011年年底他執政以來,表現出其政治遺傳基因既沿襲了其前輩的治國思路,又有年輕少壯派「初生牛犢不畏虎」、血氣方剛、膽大敢為的特點。上述「天時、地利、人和、武升」這些客觀因素,為金正恩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金正恩以「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節奏,精巧地打出「兩張牌」,展現了戰略主動。一張是「武牌」:在朝美雙方劍拔弩張的對峙時刻,他不怕美國的威懾,頂風作浪,朝鮮成功發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另一張是「文牌」,朝鮮在向全世界展現出核打擊能力之後,他因勢利導,及時向韓國拋出了「橄欖枝」:安排朝鮮參加冬奧會,並及時開通了與韓國停止近兩年之久的對話。他在元旦賀詞中預祝平昌冬奧會成功,並表示要「隆重慶祝民族大喜事,彰顯民族尊嚴與氣魄」,「使意義深遠的今年成為民族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轉變之年」。

金正恩翻手雲、覆手雨的外交技巧,迫使盛氣凌人特朗普既無奈又不得不跟隨(聲稱朝鮮的轉變是美國對朝強壓的結果)。兩個月來,朝鮮向全世界展現了不怕恐嚇、打壓,謀求和平「文武兩勝」的國際形象,贏得與美國抗衡第一局。為此,金正恩受到「強人」普京的讚揚,稱其為內行和成熟的政治家。


朝核問題延續到今天,是60多年來朝美矛盾日積月累、不斷加深的結果。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解決朝核問題同樣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


冬奧會結束之後,對朝鮮有利的「天時」即將過去。美韓日如果加強反導系統的部署,朝鮮的核威懾力將弱化。特別是朝鮮半島的「無核化」,早已成為聯合國的明確決議。特朗普的戰略忍耐力能否能長期保持下去,等等。金正恩雖然贏得與美國較量的第一局,他是人不是神,能否在未來贏得第二局、第三局.....,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 END -


華語智庫專欄作者 | 閆曉東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軍控和裁軍協會理事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楊民青:美國「空天航母」夢想難掩其致命軍事「軟肋」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