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青葉——性味:苦,寒;歸心、胃、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大青葉——性味:苦,寒;歸心、胃、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hngyyjy)整理總結出來的一套便於記憶的穴位養生治未病的方法。本方法集圖文、理療手法、功能主治為一體,實時關注公眾號,獲取老師授課視頻。

每日一葯

大青葉 da qing ye

【別名】

路邊青、土地骨皮、山靛青、鴨公青

【產地】

江蘇、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心、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主治】

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

中藥對比

大青葉別名路邊青。苦,寒;歸心、胃、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主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菌痢,急性胃腸炎,吐血,黃疸,痢疾,喉痹,癰疽腫毒。

青黛別名靛花。性味:咸,寒;歸肝、肺、胃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主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等。

大青葉和青黛 共性為:二者同出一物,都能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皆可用治熱入營血,身熱發斑。差異為:大青葉長於涼血消斑,常用於血熱毒盛之斑疹吐衄;青黛長於清肝瀉火,息風定驚,常用於驚風抽搐。

性狀鑒別

乾燥葉皺編成團塊狀,有時破碎,呈灰綠色或黃棕色。完整的葉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4~11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微波狀;先端鈍尖,基部漸狹,延成翼狀,上面有時可見點狀突起,下面中脈明顯。葉柄長5~7厘米,腹面稍凹下。質脆易碎。氣微弱,味稍苦。以葉大、無柄、色暗灰綠者為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搗敷;煎水洗。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服。

現代研究

菘藍葉含菘藍苷B(Isatan B)。靛藍和靛玉紅馬藍和蓼藍的葉均含靛苷。

藥理作用

大青葉有抗菌作用對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大青葉還可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的作用。蓼科及十字花科大青葉煎劑對動物有輕度抗炎作用,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細胞吞噬作用,蓼藍葉煎劑能抑制離體兔腸,興奮離體豚鼠子宮,對家兔還有解熱作用。靛玉紅有抗癌作用。

中藥附方

1、預防乙腦,流腦:大青葉五錢,黃豆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七天。(《江西草藥》)

2、治乙腦,流腦,感冒發熱,腮腺炎:大青葉五錢至一兩,海金砂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二劑。(《江西草藥》)

3、治風疹,丹毒:大青搗爛,鼉之即散(先以磁鋒砭去惡血)。(《本草匯言》)

4、治熱甚黃疸:大青二兩,茵陳、秦艽各一兩,天花粉八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5、治無黃疽型肝炎:大青葉二兩,丹參一兩,大棗十枚。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搞清楚這些,再也不擔心媽媽喊你穿秋褲了!

TAG: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