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數九寒天數數北京的老冰窖

數九寒天數數北京的老冰窖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代楊貴妃喜食荔枝,可是荔枝成熟季節正是七月流火,艷陽高照的盛夏。為了使數千里運來的荔枝能多保存幾天,唐明皇就命人到長安南翠華山冰洞取冰冷藏。其實,古代中國最早的窖冰記載可見《詩經·七月》「二之曰鑿冰沖沖」。此外,《周禮》、《鄴城會志》、《魏志》、《宋朝會要》均有冬季取冰、藏冰用於夏季降溫的記載。明清兩代的北京,「 每到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到了夏季,將冰送到紫禁城及官府、廟壇,這已經是一種重要的官辦經濟活動了。

北京雪池冰窖

清朝,北京的窖冰活動開始進入民間。當時民窖大都開辦在河流、湖泊附近。用戶主要是鮮活市場、醫院以及餐館和冷飲店。直到上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製冷技術的普及,以及氣候的變化,冰窖開始逐漸淡出北京人的生活。

筆者經歷的冬季采冰、窖冰

我上初二時,到冬季幾乎每周都要去北海冰場滑冰,那是1962年。北海公園的冰場開在瓊華島北邊的湖面上,用葦席圍起來,面積大約有一百畝左右,探照燈把冰場照得雪亮,高音喇叭放著「溜冰圓舞曲」、「洪湖水浪打浪」等當時流行的樂曲。當時中國的經濟已開始恢復,冰場邊有人叫賣著冰糖葫蘆和餛飩。

與冰場開放的同時,在瓊華島的東南湖面,也架起臨時的照明燈,一年一度的采冰也在這裡緊張地開始了。工作人員在岸邊架起一台卷揚機,卷揚機的一頭插入湖水中。

冰把式的兩種工具很原始,把式們叫它「冰鑹子」和「鉤桿」,冰鑹子是用鋼管焊接成的「T」字形工具,約有四尺長,至少有十多斤重,下邊有一個四棱形的鋼製尖頭;鉤桿又稱「搭鉤」,很像一支「鉤鐮槍」,白蠟桿製成的手柄有一丈多長,「槍頭」除了也有四棱形的尖頭外,後面還有一個鐵鉤子。

冰鑹子是用於切割冰塊的,由把式使用,首先在冰面按照冰塊的大小劃線,稱為「劃塊」,然後雙手把著鑹子,一下,一下用力沿劃好的線鑿開,這樣一塊塊半米見方的冰塊,就脫離冰面漂到了水裡。那時候北京冬季的氣溫比現在低,冰塊的厚度將近有30厘米。手持鉤桿的人,就鉤住冰塊在沿鑿開的水道一直拖拽到卷揚機跟前。卷揚機的鐵斗子早已沉到水面以下,只要一按電鈕,冰塊就會被鐵斗提升出水,越過護欄,卸到岸邊的草地上。據說,沒有卷揚機的時候,全靠人工將冰塊先鉤出水面,再用繩子綁好,沿斜坡拖到岸上。一尺厚的冰塊,重量有一百多斤哪!

冰窖工人

剛出水的冰塊,先要立在寒風中吹個把小時。當表面的水全部凍結,等在岸邊的短工就會用繩子套起來,(一般一次套兩塊)沿著道路,拖出北海東門(陟山門)。陟山門街北面的雪池衚衕冰窖,距離北海東門大約有一百米,而更北邊的恭儉衚衕冰窖,距離北海東門則要有四五百米。短工每送去一塊冰,會得到一塊竹牌兒,收工時可憑竹牌到會計那領取報酬。

我上中學時的一個小哥們那時家境貧寒,每年冬天都要到玉淵潭去拉冰塊,以補貼家用。後來談起拉冰的話題,他只說:「清晨收工時,零下十幾度的天氣,我裡頭的絨衣、絨褲都讓汗濕透了。」據他說,拉一塊冰的報酬一般是二分到三分錢,冰塊薄時,只給一分五厘。而且只在半夜拉,那時街道上車輛少,天氣冷,冰塊耐儲存。

清代北京的幾處官冰窖遺迹

明清兩代的皇家冰窖,對用冰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其中清代的冰窖是由工部都水清吏司掌管,統稱「官窖」,特供宮廷、皇家廟壇與官府用冰。一些較大的王府,也可利用府內外的水面,自行窖冰,府內消費,例如恭親王府、醇親王府、豫王府等都有自備的冰窖。另外,避暑山莊所在的熱河、喀喇河屯,東陵所在的遵化、冀州,西陵所在的易州,以及皇帝南下巡幸所經過的徐州、蘇州、江寧……都設有官窖。

清代北京冬季儲冰的官窖,據乾隆版《大清會典》記載,在紫禁城內有五座;北海陟山門外雪池衚衕有六座;德外冰窖口有磚窖三座,土窖兩座;正陽門外大江衚衕內有兩座土窖。近來有文章提及現存北海夾道恭儉衚衕的兩座磚窖、什剎海東白米斜街內兩座土窖也屬官窖,但至少在乾隆版《會典》中未見記載。

據光緒版《會典》記載,每年三九,工部會根據宮廷的需求量,給內務府奉宸苑(清代內務府掌管園囿、河湖水面的機構)行文,由奉宸苑選取何處水面的冰適於窖藏,然後由工部負責「伐冰」(采冰)、窖冰事宜。

紫禁城內曾有五座冰窖,可儲冰二萬五千塊。冰窖造型基本相同,採用半地下形式,長約11米、寬6.3米。這些冰窖大多在故宮博物院不開放的景區中,隆宗門外西南的造辦處附近有一座至今尚存,據說遊人可以看到。

雪池冰窖位於皇城內,清內務府旁邊,是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的皇家冰窖,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代有半地下式磚砌拱形窖六座,可藏冰五萬四千塊。現存的這5、6號窖為內拱形建築,內長約25米,深入地下近5米,券寬近10米,規模宏大。窖內地下部分由大塊花崗石鋪底,花崗石砌幫;拱形頂由城磚砌成,可謂「銅幫鐵底」。從現代建築理念分析,當年太液池畔地下水位很高,修建這樣的地下建築時是如何防水抗浮的?

雪池衚衕的冰窖,一直使用到1979年,後來幾個被北海公園用作供電室、維修車間、自行車棚等,1、2、3、4號窖相繼坍塌,或者拆毀填平。近日筆者重訪雪池冰窖時,發現剩餘的兩座冰窖已修葺一新,並設立了「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據管理人員講,現在這裡歸北京市文物局掌管。

德勝門外冰窖也是明清兩代的大型官窖之一。乾隆版《會典》記載:「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三萬六千七百塊,以供各壇廟祭祀及內廷之用。德勝門外土窖二,藏冰四萬塊。」北京德外冰窖的歷史也要追溯到明代,到清代乾隆年擴建到磚窖三座,土窖二座,可儲冰七萬餘。當年將官窖設置在德外的主要原因,是這裡有大片可供伐冰的水面,來自於玉泉山的高梁河水注入這些水面,水質很好,例如今天的太平湖地鐵車輛段,當年是原積水潭水面的一部分。解放後被擴建為太平湖公園,解放後德外冰窖的冰,也采自太平湖。據附近居民回憶,每到夏天,德外冰窖口衚衕拉冰的汽車、三輪車往來穿梭。後來,這裡還建設了人造冰車間。

今天,這裡被擴建為一條寬闊的大街,仍叫「冰窖口衚衕」,德外冰窖原址,已經在上世紀70年代修建地鐵2號線時同太平湖一起被填埋。

正陽門外土窖,「正陽門外土窖二,藏冰六萬塊,以供公廨官學及各門、各監獄官設暑湯之用。」這幅查爾德拍攝的照片,很可能就是位於前門外冰窖斜街的土窖。明清兩代,這裡可供采冰的水面,除南面的金魚池外,還有先農壇以東的大小川淀。北邊的前三門護城河冬季很少結冰,至於明清地圖上的「崇文三里河」,本身就是一條污水溝。這座建於明代的大型冰窖何時廢棄,筆者未能找到文字記載。不久前拜訪這一帶的老住戶,老人們只記得1954年建立冰窖衚衕小學時,冰窖就早已消失多年。

幾處近現代的北京民營冰窖

北京的民營冰窖興起於何時,眾說不一,但大部分文章都說於光緒庚子年間(1900年),由於國庫空虛,經濟拮据,雪池冰窖被私人承包,與此同時,各處民窖相繼開始藏冰,開始了民營冰窖的時期。甚至有些文章說,清代窖冰是皇家特權,普通老百姓是無權享用的。但乾隆版《大清會典》卻說:「如藏冰不敷用,從市採買,以夏月及秋月為差,均由部發給。」也就是說,至少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有民間商業冰窖的經營活動了。

恭儉冰窖是不是官窖?位於北海東牆外的恭儉衚衕,至今還完整保留著一座冰窖的遺迹,現已開發成為一處北京民俗餐廳。餐廳的人介紹說,這個冰窖是清代的皇家冰窖,以顯示其身份的高貴。1925年,北海被開闢為公園後,雪池冰窖被王德山、王德義兄弟承包,為了擴大生產、經營範圍,又在北邊建設了兩座規模、形制相同的德順磚窖,那時其所在的衚衕已改名為恭儉衚衕,人們就叫恭儉冰窖。上世紀70年代後,這裡曾一度是水產公司的冷庫。

民國以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需求的增加,除幾座清代官窖繼續使用外,一些民營冰窖也如雨後春筍之勢而起。據《北京工商志》記載,較著名的有:什剎海南岸的寶泉冰窖;安定門外的和順冰窖;東便門外的義成冰窖;通惠河邊的樂家冰窖;朝陽門外荷香冰窖;涼水河畔的衛生冰窖等等不勝枚舉,甚至北海公園東牆內的土山下也建了一座。冰窖的形式除土窖外,還有鋼筋「洋灰」的半地下與全地下建築。

在這些民營冰窖中,以東直門外的義和冰窖規模最大,最盛時,每年可藏冰30萬塊。其采冰的水面主要是北護城河的拐角處,也包括附近的一些坑塘水面。北護城河的水主要來自高梁河,相比其他地方的護城河,其水質受污染較少,因此產冰質量也好,頗受用戶歡迎。在當時衛生要求不高的情況下,「轉角樓的冰」可直接製成「冰核」、「雪花酪」等。

新中國成立後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滿足生產和居民生活需求,在北京市區周邊新建的冰窖不在少數,例如建國門外就有一座可儲冰數十萬塊的混凝土冰窖。後來,四九城內的冰窖因基本建設等原因不斷被拆除,或者改造成為人造冰廠。

當年琉璃廠路口曾有「信遠齋」的店面,那時是用天然冰做冷飲

據記載,明清兩代官冰窖的開窖時間,為舊曆五月一日的端午節前。冰塊主要用於帝後、嬪妃的寢宮的消暑降溫,御膳房等地的食物保鮮以及「暑湯」(冷飲)的製作等等。御膳房的冷庫內,都設有冰池,按照天氣情況碼放冰塊,冰池下有地漏將融化的水引出。各王府自備冰窖的用途也大抵如此。此外,每遇酷暑,皇帝總會把官窖的冰賞賜給文武大臣們,以顯示「皇恩浩蕩」。

正陽門外的兩個官窖,由於水質差,冰塊的質量也要差一些,主要用於夏季為各級「公廨官學及各門、各監獄官」等公務人員準備冷飲使用。

辛亥革命後,冰窖大量普及,一些鮮活物品商販、冷飲店、餐館、醫院、藥店(前面所述「樂家冰窖」就是同仁堂藥店的專用窖)也到冰窖購冰,滿足暑熱季節降溫使用。街頭挑擔叫賣對蝦、黃花魚甚至茉莉花、芭蘭花的小販,也都使用一塊用濕布包裹的冰塊。一些殷實人家也有人使用木製的「無源冰箱」:用很厚實的桐木做成的冰箱,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箱內襯以馬口鐵皮,冰箱內最上方都有一個白鐵皮抽屜,用於盛放冰塊,下邊就是「冷藏室」。

現在50歲以上的老北京人,大都還記得,那時每天清晨一輛輛三輪車裝載著沾滿泥草的天然冰,車後留下一串濕漉漉的水跡,向沿途的餐館、副食商店等供應他們的大冰塊。

我上小學時,在琉璃廠路口有個很有名的信遠齋,「公私合營」後就已經成為一處文具店,但當時在內部仍然保留了一個冷飲櫃檯。我那時懷著孩子特有的好奇心,仔細觀察了他們用天然冰製作冰激凌的全過程:一個大木桶外面包裹著用以保溫的棉套,內膽是一個長一尺多,直徑半尺左右的洋鐵桶,裡面裝著調製好的冰激凌料。售貨員先將木桶內裝入半桶冰塊,再加入半包食鹽,經過攪拌,部分冰塊化成了鹽水。然後把洋鐵桶輕輕放進木桶里的冰水混合物中,不斷攪拌,牛奶等就凍成了冰激凌。

那時每份冰激凌的價格是一角五分,而吃一盤刨冰的價格是一角。櫃檯上用濕毛巾包一塊人造冰,相比天然冰,它更加潔白。一個專用的刨子,刨上十幾下,刨床里就裝滿冰屑,正好裝一盤。澆上一勺果汁,撒上幾粒葡萄乾。一毛錢能夠涼得人腮幫子發木。據說從前的刨冰,就是使用窖冰製作的。原來也有冬季使用更加乾淨的井水、自來水凍的天然冰,窖藏,夏天賣給食品店作為刨冰等直接食用的原料。

上世紀60年代困難時期以後,信遠齋里的冷飲櫃檯不見了,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文具店。但是今天那個著名的「信遠齋有限公司」還是過去的琉璃廠的那一間門面的信遠齋嗎?我沒有考證過。

1970年以後,隨著氟利昂使用的普及,各個用冰單位逐漸購置了冰櫃等更高檔的製冷、冷藏設備,加之氣候變暖,水面的減少、污染,土地資源的稀缺,人力成本的提高,使北京的大部分冰窖難以為繼,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成為了歷史。

【節選自:《北京青年報》 文/譚乃秦】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