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每天一件文物介紹——唐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

每天一件文物介紹——唐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

原標題:每天一件文物介紹——唐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


鏡子是古時女子的時髦用品,其上的雕刻也反映那個時代的藝術風格。新石器時代的七角星紋鏡,透露著人類遠古的氣息。戰國的錯金銀蟠螭紋鏡,與著名的龍鳳帛畫如出一轍。唐的螺鈿高士宴樂鏡,讓人想起韓熙載夜宴圖。


銅鏡最初發明是為了照顏,能在鏡中看到自己。在古代,鏡也叫鑒,《廣雅》曰:「鑒謂之鏡」。從四千年的齊家文化銅鏡開始,中國銅鏡經歷代一直保持著圓形、鏡背有紋飾、中心置紐的特徵,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景象,形制多種多樣,它那精巧的工藝、豐富的紋飾及紋飾的象徵性,無不表現出古代藝人的聰明才智,在民族文化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唐銅鏡紋飾的構成形式豐富多變。雖然必須適應各種鏡身的外形,受一定的限制,但卻包含著單獨紋樣,連續紋樣的不同類構成,可以說集。當時工藝圖案之大成。常見的有多層式、相對式、獨紋式、放射式等。


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


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1955年河南洛陽澗西唐墓出土。直徑23.9厘米,圓形,圓鈕,紋飾華美,以螺鈿(diàn)鑲嵌而成,螺片光澤瑩潤。鏡鈕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樹,右邊樹梢上懸一輪明月。鈕兩側各有一位身著寬袍大袖的男子坐於樹下,他們伴著清風明月、落英繽紛、禽鳥啾啾,一人彈阮,一人把酒欣賞。執杯人面前有一盆一壺,身後立有侍女。在鈕的下方,山石、水池錯落,並有禽鳥起舞。螺鈿人物的衣飾、禽鳥的羽翼刻畫細緻清晰。鈕上所嵌螺鈿已失。



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


唐代螺鈿鏡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銅鏡",為唐代的特種工藝鏡之一。此類銅鏡的主題紋飾有人物、花鳥和寶相花、折枝花等等。螺鈿鏡的製作,用螺蚌貝殼雕製成各種圖案,按設計要求粘貼於素鏡背面,然後髹漆、研磨,最後再在螺鈿上毛雕花紋。漆地為黑色,螺鈿為白色,黑白分明,光彩瑩潤,精緻細巧,華麗秀美。唐代螺鈿工藝較為盛行,螺鈿鏡則流行於唐玄宗及其稍後一段時期,以後的其他時代較為罕見。


螺鈿鏡是唐代特種工藝鏡,即在青銅鏡的背面用漆粘貼螺蚌貝殼薄片,然後打磨刻畫出各種紋樣。《安祿山事迹》記載唐玄宗曾賞賜安祿山「寶鈿鏡一面」。肅、代兩朝整飭奢侈之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曾「禁珠玉、寶鈿、平脫、金泥、刺繡」,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又「詔誡薄葬,不得造假花果及金手脫、寶鈿等物」。此物年代正與上述文獻記載相吻合。「寶鈿」包括螺鈿,但這種工藝並非專指鑲嵌貝殼飾片,在日本正倉院收藏的一面螺鈿八菱鏡中,除了粘貼貝殼薄片外,其它地方還鑲嵌有青金石、綠松石和孔雀石等,也有鑲嵌琥珀、玳瑁和水晶等的。



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人物的衣飾、禽鳥的羽翼都刻畫得極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澤瑩潤,藝術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鏡中難得的精品。


藝人們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動物、植物、文字、人物、傳說、寄寓等融入作品豐富而又生動的含義,表達各個不同階級、階層人們不同的嚮往和慾望。表露出中國古代人民那種「善始善終」,「面面俱到」、「言必信,信必果」等的處事哲學,即追求圖案的完整性。求全並不呆板,相反充滿了浪漫主義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778年1月18日,庫克船長發現三明治群島,即夏威夷。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