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以溫柔強大的力量治癒世界

以溫柔強大的力量治癒世界

原標題:以溫柔強大的力量治癒世界



保羅·法默


每當曝光一些社會醜聞的時,總有人會說這個世界不會好了。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勇士以溫柔強大的力量推動世界前行。今天「這兒」想跟大家介紹一位「治癒世界的人」保羅·法默。


在國外,醫生是一個高薪且受人尊重的職業。畢業於哈佛大學的保羅·法默卻願意拋棄舒適的環境,奔波於世界上最髒亂差的地方,將現代醫療服務帶給最需要的人,致力於實現「將現代醫學帶給最需要的人」。

在醫學院就讀期間,法默花一半時間在海地行醫,並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和人類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他一年中有四個月在波士頓教書、看病,其他時間則往返於世界各地:他在海地最貧窮的地區建起一座現代診所,為赤貧中的人們提供醫療服務;他在秘魯照顧結核和瘧疾的病人;他在古巴促進公共衛生髮展;他說服世衛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大量資金,阻止了西伯利亞監獄結核病的爆發……他奔走於世界各地,不屈不撓地為窮人的醫療謀利。


法默醫生的行動,是海地諺語「越過一山,又有一山」D è y è m ò n g e n m ò n的真實寫照——當你處理好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也旋即出現。你要做的,唯有不斷前行,步履不停。


↓↓↓



《越過一山,又是一山》


著:特雷西?基德爾


翻 譯:錢基蓮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這世界不夠好,但總有人在讓它變得更好。

除了感動這本書的意義還在於鼓勵大家都有活著的目標,都有超越小我的追求,因為只有追求我們的人生就會有動力,才會更加豐富。


《越過一山,又是一山》讓人重獲信心,讓人相信,在日益荒腔走板、令人心灰意冷的時代,一己之力還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力量。 此書刻畫入微,記錄了法默這位堅持不懈的鄉村醫生和勇猛的公共衛生勇士。這是一本讓人感動的書,充滿驚奇,也讓人懷抱希望。



保羅·法默


《越過一山,又是一山》序言


文 | 特雷西?基德爾


見到法默醫生的時候,我已經寫了多年的書,也為雜誌供稿。我不是那種你會在電視或者電影里看到的記者。我不報道新聞,也不會把話筒伸到別人嘴邊或者去趕一場場的新聞發布會。我寫的是聚光燈之外的生活,寫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我的書,有一本寫的是一群設計電腦的工程師;有一本寫的是一位學校老師;還有一本寫了一棟房子是怎麼建成的;甚至還有一本寫的是養老院里一些年紀很大的老人。我寫的就是「普通人」,但一旦和他們相識相知,我就發現,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普通的。我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實就是跟我的研究對象待在一起。我會在盡量不打擾他們的情況下,融入他們的生活,並通過目睹他們做的事情,努力去了解和讀懂他們。


我當然也和法默待在一起。我們初識的時候他還沒出名,但任何人都不會用「普通」來形容他。那時的他,已經是醫學、公共衛生和醫學人類學領域的重要人物,還常常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苦環境下無休無止地工作。在海地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他建起了一座現代診所,為赤貧中生活或病入膏肓的人們提供醫療服務。他似乎從來不睡覺,又似乎享受著無限的愛戴與崇拜,不僅來自他的病人,還有每一個認識他的人。



海地索萊依區貧民窟

我在海地和他度過了大段的時光,也跟著他滿世界跑。和法默一起跑世界可不是旅遊觀光。我陪著他去了俄羅斯,以前我還從來沒去過。要是自己去,我肯定要參觀一下克里姆林宮,當然也要在莫斯科大劇院欣賞一場芭蕾。但和他在一起,我們去的是莫斯科的中央監獄,很多犯人深受肺結核之苦,奄奄一息。接著又去了西伯利亞一個情況更糟糕的軍事基地。陪著他去秘魯也是一樣。大多數美國人去那兒,必做的事情就是攀登馬丘比丘古老的廢墟,我也想去的。但和法默在一起,我們就直奔肺結核肆虐的利馬貧民窟。說實話,這些事情都不好玩,但真讓人如痴如醉。法默和他那一小群同事不僅在幫助著每一個病人,還在改變著國際醫療政策,目睹他們所達成的巨大成就,實在是令人歡欣鼓舞。


當你深入地去寫人,總會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長大的,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很多時候你都會努力去尋找蛛絲馬跡。保羅童年時,有段時間和家人蝸居在一輛舊巴士里,他們稱之為「青鳥旅館」。大概擠了五年之後,法默的父親,一個被籃球球友們戲稱為「胳膊肘」的大塊頭,領著一家人搬到一艘半自製的船上,船有十五米長,就停泊在佛羅里達的一個海灣。家裡沒什麼錢,但家裡人大都把這不同尋常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至少後來回顧那段日子,還是充滿樂趣的。很多時候日子都好像過得挺快樂。有那麼一陣保羅的父親決定以捕魚為生,但他對大海一無所知,對捕魚也是門外漢,所以這個試驗沒持續多久,很快這艘船就一直停在海灣不挪窩了。



治病救人的保羅·法默


少年保羅很聰慧,就算沒有自己的卧室,也找不到安靜的地方寫作業,他仍然成績優異。後來他拿到杜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在大學裡,他首先見識了財富的樣子,接著又發現北卡羅來納州的田野上,日日辛勤務農的移民很多都是海地人。他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這些真是和他在杜克大學的舒適生活有著天壤之別,是在美麗校園的象牙塔中完全看不到的東西。他做了很多與海地有關的研究:那個國家的宗教、藝術、音樂、語言,以及令人驚嘆的歷史。海地的建國者是一群曾經的奴隸,這些被強行綁架的西非人推翻了極其殘酷的法國奴隸主(有時候還得與英國人抗爭),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共和國。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但這事發生在1804年,美國的奴隸制正欣欣向榮。這個令人痛苦的故事說來話長,簡而言之,就是從那以後,海地人就一直因為自己追求自由的行為而遭到懲罰。



海地是世界上最為貧困的國家之一,醫療水平落後


於是法默先在想像中神遊海地,從杜克大學畢業後,就初訪了那個國家。從那以後,他找到了人生的使命。進入哈佛醫學院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和朋友們一起創立「醫療衛生夥伴」(Zanmi Lasante)醫療保健體系了,本書對這個體系有所提及。法默早年的經歷解釋不了他後來為什麼成為這樣一個人,但很顯然,他得以了解貧窮的模樣,也看到了這個世界面對貧窮的人群時,總是傾向於視而不見的醜態。


法默其人,滿懷天賦,充滿個人犧牲精神,並且對自己這份事業激情四溢。有時候實在讓人難以相信他是來真的。這也是我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之一:如何讓讀這本書的人相信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所以我選擇把自己也寫到這本書里來。讓讀者們看看,遇見這樣一個和我們凡夫俗子境界差距太大的人,是怎樣一種體驗。一開始,保羅?法默讓我自慚形穢,甚至有點羞愧難當。他為了結束世界的痛苦做了這麼多偉大的事情,我又在做什麼呢?但他不是故意要讓我有這種感覺的,而且我也逐漸意識到,他並沒想著要人人都走他這條路。


在海地,由於衛生條件差,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等疾病肆虐


一開始,我覺得法默的人生是一場艱難的苦旅,到現在也覺得他在透支體力干著永無止境的臟活累活。但他的人生也因此充實滿足。還記得我把這些所見所聞講給編輯聽,編輯對法默的評價讓我深以為然:「他的人生看上去艱辛,可是也讓人羨慕。早上一覺醒來,不會糾結自己的人生意義。他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也相信這就是他應該做的,是他生而為人的使命。」要是這本書非要講什麼道理的話,就是這個了。不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滿世界地去救死扶傷,而是說,要讓大家都有活著的目標,都有超越小我的追求,我們的人生就會更加豐富。


圖 | 網路


編輯,整理丨潘婷婷



END


轉載及合作請聯繫後台


這一次我鼓足勇氣問「我們會見面嗎」?


↑點它


關注「這兒」!

Hey Zh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兒有好書 的精彩文章:

有多少人得了鄉愁這種病

TAG:這兒有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