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世人心目中的關羽,是義薄雲天、忠心漢室、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神人,然而史家眼中的關羽,形象卻與此大相徑庭——陳壽在《三國志》中:「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關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陳壽眼中的關羽,剛愎自大、目中無人,受他的影響,關羽「剛而自矜」的形象似乎已成定論了。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陳壽評關羽「剛而自矜」,到底說得對不對呢?

剛,是性格剛烈;而矜,則是自大,自負,自傲,自以為是。如果關羽只是個普通人,剛而自矜無非是性格缺點,無關痛癢;而作為作為獨當一面的「董督荊州事」,身系蜀漢政權安危和興漢大業成敗,有這樣的性格缺憾,就非常危險了。人們習慣上認為關羽是「大意失荊州」,其實,荊州之失正是因為關羽的性格釀成的惡果。關羽對內不懂得團結同事,對外蓄意破壞政治聯盟,走麥城敗亡也就是情理之事了。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許多時候,性格可以決定國運。身系荊州安危的關羽,因為「剛而自矜」的性格壞了劉備興復漢室的大事。

陳壽批評關羽「剛而自矜」,主要有兩件事為依據:其一是要入川與馬超比武,另一件是聲稱不願與黃忠為伍。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與馬超比武的是非暫且不提,單講不屑於與黃忠為伍之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率軍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控制權。

漢中地方,原屬張魯,後來曹操親征漢中,張魯投降,就歸屬了曹操。漢中山高路險,關隘重重,是益州的北方門戶。奪得漢中,劉備進可攻,退可守。漢中如果落在曹操手裡,益州隨時都有被攻擊的可能。對劉備集團來說,漢中就是志在必得的地區。漢中戰役,劉備自己擔任主帥,法正為總參謀長,黃忠率軍充任先鋒大將,在法正的正確指揮下,老將黃忠寶刀不老,奮起神威,陣斬夏侯淵,劉備一舉奪得了漢中這一戰略要津。

佔領了漢中,劉備終於可以揚眉吐氣、隨心所欲一把了。志得意滿的劉備,在漢中舉行隆重儀式,自封漢中王。回到成都,劉備論功行賞,大封功臣,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漢朝軍事將領的職銜,最高為大將軍,其次為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再下來就是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劉備只是漢中王,沒有權力分封大將軍、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前、右、左、後將軍就是他可以分封的最高軍事職銜了。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當時關羽坐鎮荊州,於是劉備派費詩去荊州宣布任命,沒想到關羽使起了性子。

聽說黃忠居然和自己的官職級別一樣,關羽不禁勃然大怒,口不擇言道:「大丈夫不與老兵為伍!」

費詩聞言,正顏厲色對關羽道:「建立王業,用人不能只用一個小圈子。當年蕭何和曹參都和漢高祖劉邦是發小,而陳平和韓信是從項羽那邊轉投劉邦的。但後來論功行賞,韓信所授官職最高。蕭何、曹參反而位在其下,但二人對此毫無怨言。現在漢中王以黃忠斬夏侯淵的功績隆重地封賞他,但論起心裡位置,根本無法與將軍相提並論。漢中王和將軍休戚與共,同甘共苦,我以為您不應計較官職大小和地位高低。我只是來傳達旨意的使臣,您如果不奉命,我只好回去如實報告。只是可惜您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將來會後悔啊。」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關羽聽了,虎軀一震,頓時明白今非昔比,自己說話孟浪了,立即改口,欣然接受了劉備的任命(羽聞黃忠位與己並,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起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漢升(黃忠字),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為一體,同休等戚,福禍共之。愚謂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仆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關羽為什麼會失荊州丟掉性命,史家四字點評一針見血

劉備已經是漢中王,早非從前吳下阿蒙,想要興復漢室,必須團結各方力量;而關羽仍沉浸在從前,不知道與時俱進,這不但是性格缺陷,簡直就是政治智商低下了。只是費詩的話,並沒有令他深刻反省自我,此後依然我行我素,終於自釀苦果,因性格的「剛而自矜」而自取敗亡之道。

參考書目:《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六耳獼猴是如來選定的孫悟空備胎,那麼唐僧的備胎是誰?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