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頻節目遍地開花,音頻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音頻節目遍地開花,音頻市場能否迎來「第二春」?

作者:陳麗苑

據鳳凰網科技1月12日消息,喜馬拉雅FM在北京一次性推出20 檔音頻節目,含郭德綱、王耀慶、楊瀾、姚明、郝景芳、梁冬、蒙曼等眾多大咖,同時宣布即將發布「萬人十億新聲計劃」,預計在未來一年內投入10億基金全面扶植音頻內容創業者。

近幾年來,隨著內容產業的升級和知識付費的興起,移動音頻市場得以快速發展,出現了諸如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蜻蜓FM、荔枝FM 等專業音頻分享平台。它們的業務模式主要以移動電台和有聲閱讀為主,並且這些平台上陸續出現了《羅輯思維》、《郭德綱相聲》、《矮大緊指北》等爆款音頻節目。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種感覺,這類節目跟我們以前用收音機聽廣播的性質不是差不多嗎?這是否意味著廣播類「耳朵經濟」會迎來它的「第二春」?

一、音頻節目的「前世今生」

說到聽廣播,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是年代久遠的事情,且不說是爺爺奶奶輩,但至少是爸爸媽媽輩的娛樂節目。在七、八十年代,收音機作為四大件里「三轉一響」的「響」,供一家人圍著靜靜收聽,如今已經退出市場,快要淪為「古董級」收藏。那時,人們一般是通過收音機等終端設備接收信號來收聽廣播,由於平台和技術限制,很多時候只能收聽到有限的幾個頻道。

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廣播的收聽方式發生了改變,出現了在線收聽的網路廣播。很多電台都提供了互聯網收聽服務,一些網站收集這些電台的收聽地址,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在線收聽廣播節目,形式可分為直播和點播兩種形式。走上互聯網的廣播融會了互聯網與音頻廣播的優點,使廣播節目能保存、有文字、可點播,隨意檢索與下載,彌補了廣播與生俱來的線性傳播、稍縱即逝、無法保存、不能檢索、看不到文字等缺陷,不僅擴大了其傳播範圍,還大大增加了信息量。

然而,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除了帶來這些好處,同時也導致了大眾文化向視覺中心化的轉移。新生的電視、電影,尤其是網路視頻等電子媒介由於具備文字、圖畫等視聽功能,聲色兼備,大大衝擊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純聲音傳播的廣播節目市場。收音機等笨重的終端設備開始退出市場,而手機(無論是以前的老式機還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儘管配置了收音機功能,但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閑置的,各類音樂app的電台功能也有些遭受冷落。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能夠聽到廣播的場合多是在公交車上、計程車等,更廣泛的是私家車廣播電台。

有意思的是,在國外,音頻用戶群體其實數量很龐大。像在美國媒體圈,最潮的或許不是美劇和大片,而是 「聽」 網路節目。據統計,92%的美國人在收聽傳統廣播,聽數碼版Podcast(播客)的人也有15%。至於國內,傳統廣播市場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隨著網路和移動平台的成熟,音頻產品重新開始被廣泛接受。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移動音頻市場湧現不少專業的音頻分享平台和爆款付費音頻產品,它們突出個性化服務,為特定受眾提供特定服務,實現和聽眾的交互性、互動性,加之知識付費的興起,付費音頻產品儼然成為新的風口。

二、新階段:音頻產品的傳播平台和內容格局

2011年,音頻媒體初次向互聯網領域探索,到了如今2018年,網路音頻行業已經進入了第八個年頭。初期的移動電台雖然在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是其內容產業並未發生根本的變化,內容範圍仍然較為局限,尤其是隨著視頻內容的崛起之後,那些單調的音頻內容除了滿足駕車等特殊場景下的需求以外,很難與信息承載量更高的視頻形式相抗衡,適用場景的局限性越發明顯。

經歷過最初的探索階段後,音頻內容開始尋求與其他多元內容結合,移動電台進入到包含音樂、脫口秀、有聲讀物等在內的多元化音頻平台的階段。2016年知識付費元年的到來更是撬開了互聯網音頻行業的天花板。到現在音頻產品早就已經走向了與最初的傳統廣播內容網路化遷徙完全不同的方向,在傳播平台、內容形式上有了更為成熟的發展形態和更為穩定的市場格局。

新型平台:喜馬拉雅等音頻類app領跑市場

據獵豹大數據的榜單顯示,目前音頻app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喜馬拉雅FM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喜馬拉雅FM定位為 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是國內最大音頻分享平台,擁有海量的節目音頻,已經成為國內音頻創作者最集中、最活躍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熱愛用聲音傳遞和分享的人們進行內容創作。內容欄目涵蓋有聲小說、新聞談話、綜藝節目、相聲評書、音樂節目、個性電台等等。

例如許多電台 DJ 通過喜馬拉雅發布他們的音頻節目,其中不乏來自央視、央廣等媒體的知名主持人;許多原創音樂人,通過喜馬拉雅發布原創或改編的音樂作品;不少知名的動漫聲優、配音師、品牌欄目如《財經郎眼》、《羅輯思維》等也紛紛入駐喜馬拉雅。此外,「草根明星」也開始湧現,如輕鬆搞笑欄目《段子來了》單期節目播放量已高達63萬次,並獲得廣告商的青睞及上百萬元的年度冠名。

同類屬性下,各類音頻app的主打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喜馬拉雅FM主打知識付費,而荔枝FM則主打UGC領域,專註於語音直播功能。作為首款手機播客應用,荔枝FM致力於打造全球化的聲音處理平台,收錄、存儲、分享一切聲音。它具有全球領先的節目錄製功能,可錄製和上傳60分鐘節目,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創建自己的播客,實現播客夢想,開啟「人人都是主播」的時代。另外,考拉FM發力於車載端音頻內容的分發和運營,得到專註純知識付費等等。

據發展趨勢來看,音頻app市場穩中求進,依然大有前景。例如2018年新年剛過,荔枝FM和考拉FM就先後傳來融資消息。荔枝FM完成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考拉FM完成A輪融資。同一天內資本持續進駐音頻領域,足以說明整體的音頻行業已經漸漸升溫,引起了資本的重視。

百度、今日頭條等大廠紛紛布局入場

1月3日,百度正式上線首款音頻知識付費產品「百度小課」,首批上線課程超過100課時。課程內容涵蓋個人提升、親子教育、理財和職場發展等多個領域。未來,該音頻付費課程很可能將被置於手機百度APP,通過信息流智能推薦和社交訂閱功能分發。

此外,有消息稱今日頭條將上線音頻功能「新知」,包括付費音頻內容。用戶可以通過頭條平台發布相應的音頻內容,並且這些內容會通過系統的推薦機制和社交訂閱功能等分發到更多的用戶那裡。

內容形式:除了傳統UGC,語音直播異軍突起

荔枝FM早在2016年10月就上線其語音直播功能,其後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音頻應用也都相繼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在2017百度開發者大會上,蜻蜓FM總裁鍾文明曾表示,隨著資本持續進入,音頻經濟可能趕超視頻經濟,成為接棒直播行業的又一股中堅力量。

據艾媒諮詢《2017年中國在線語音直播市場專題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017年底在線語音直播的用戶規模達1.12億,增長率為62.3%,2020年預計突破2億用戶。這意味著,除了傳統的UGC內容,異軍突起的語音直播正在成為音頻巨頭的新布局點。

三、音頻節目的發展潛力和短板分析

一方面,音頻節目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供挖掘。從整個音頻市場看,如今國內音頻市場整體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中國互聯網視聽行業發展報告(2017)》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網路視聽行業持續高速發展,網路音頻用戶規模已超過2.2億。

從音頻節目產品本身看,與視頻相比,儘管音頻服務未能憑藉畫面吸引用戶,但只靠音頻傳播信息這一形式,也切入了現代人群獲取海量信息的需求,以及時間零碎化的使用習慣,成為繼視頻之後,付費內容、付費知識的又一重要載體。因而除了在特定的音頻APP上生產和分發內容,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在使用公眾號生產內容時,也在原有的文字版內容上添加音頻版本,供人們在地鐵公交等場景上,解放眼睛隨時隨地吸取信息。這裡還涉及到音頻產品的優勢:移動場景可用。比如開車的時候,運動的時候,往往只能聽內容,而不能看內容。

從內容生產的角度,音頻相比於視頻,其製作更為簡便,相比文字的複製粘貼,聲音的版權更具備獨特性,不容易被盜版,因而在知識維權方面有其優勢;從用戶吸收的角度看,文字可以一目十行,但人們通過聲音對信息的吸取有速度的限制,卻也因此能使得用戶對信息的接受更為有效;還能滿足聲控用戶的喜愛和需求。

綜合以上各點,音頻節目有其「移動場景+內容」的優勢,加之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其總體發展趨勢是看好的。

然而另一方面,其短板也是明顯的。目前所說的「音頻市場」,主要有知識付費、在線電台、音頻直播三種形式。知識付費的音頻產品需要面臨的挑戰是改變用戶習慣和品牌影響力等問題。音頻行業的發展一開始都是免費的,用戶已經習慣這種模式,要重新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成為盈利難點;其次,目前的爆款節目多是緊靠名人效應而成為爆款,例如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又如文章開頭的喜馬拉雅FM推出的20檔名人大咖節目,而草根明星和聲音網紅們難找到好的爆發點和入口;至於在線、直播電台,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把控,難以形成持續的優質內容的生產和吸引力,最終也是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的。

總的來說,對於音頻產品而言,音頻是手段,內容是核心。或許各大音頻平台找准自己的定位,專註於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優質的平台服務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讓更多優秀的內容創業者能專心生產並源源不斷輸出高品質內容,保護版權,加強對內容的把關,致力於打造健康完整的音頻產業鏈,才是未來音頻市場良好的發展趨勢。

(資料參考:百度百科、知乎、娛樂資本論、搜狐科技、億歐網、峰火文創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包不同 的精彩文章:

才不是因為穿特步才拒絕你!

TAG:包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