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薦號| 210斤最美女胖子瘦成金喜善,但真相遠不是你看到的這麼簡單

薦號| 210斤最美女胖子瘦成金喜善,但真相遠不是你看到的這麼簡單



特別欣賞有好身材的人


人魚馬甲蜜桃臀……


但練出好身材不光是舉重物這麼簡單


而是關乎等待、耐心和相信



改變需要時間


而生活



也會隨著你

跑過路、舉過的鐵


流過的汗、吃下的雞胸

一點點慢慢變好




還好認識了他


健身之路不再那麼困難重重




FitTime睿健時代


ID:rjfittime




健身乾貨、娛樂趣事


專業測評、海量健身裝備


健身的事兒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據說關注他的人,離好身材就不遠了




馬上關注FitTime睿建時代


一個讓你擁有好身材的公眾號





最近,主頁君朋友圈被一個姑娘刷屏了:及偉佳





她是誰,也許這張照片能讓你想起來




當時只有19歲的及偉佳,在北京三里屯一家電影院實習時被拍了一組圖片po上網路




照片在網路上瘋狂傳播,瞬間火了,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女胖子」





這組照片著實美翻了不少人,曾有網友在照片底下留言勸及偉佳不要減肥





當時

#最美女胖子

  這個話題參與討論有十三萬,網友們的觀點基本上是一邊倒女神胖子也是女神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許都知道了,她參加了綜藝《超級減肥王》,僅僅三個月就瘦了72斤





翻翻她的微博她也養成了運動和健康飲食的好習慣





現在的她從最早的210斤終於減肥成功,美成了女神,甚至有人說她是「中國的金喜善」





是不是很勵志,從210斤到現在的模樣,及偉佳的減肥故事感染了不少人




但是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勵志減肥故事




及偉佳在綜藝播出之後火了,作為藝人的身份出道,而藝人因為趕通告等原因,一般很難保證有規律的飲食和訓練的




她的體重在近3年里如溜溜球一樣,經常反彈,而且反彈的越來越高




去年八月的時候最高的時候達到了192斤以上




持續復胖讓及偉佳情緒失控,精神瀕臨崩潰。及偉佳說:「有時候體重反彈之後,我變得更胖,我感覺自己都不再善良了,我都不願意去多看自己和別人。」




因為體重反彈,及偉佳在近幾年裡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都不是很好,甚至心情變得十分壓抑,情緒也會隨著體重而反覆無常




因為對減肥的迫切希望,減肥已經成為了她這幾年生活的重心,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她的正常生活與身心健康。





她反覆嘗試的各種減肥方法,包括健身跑步,節食斷食,減肥操,減肥藥類輔助產品,減肥儀器等。




但奇怪的是,每次哪怕她做的運動再多,吃的再少,一旦運動停止,恢復食量之後,她的體重反彈的會比原來更高




在央視一期的《心理訪談》節目中,及偉佳談到:

現在能救她的,只有通過手術來控制體重了。





她找到了之前參加的《超級減肥王》節目的首席醫療顧問:黃教授。他指出,及偉佳的這種減肥反覆的現象,說明

她的肥胖屬於一種病理性的肥胖,已經不能單純依靠高強度運動消耗

,必須要通過手術和心理醫生的介入,從生理和心理上同時進行全面減重。




2016年五月她去台灣進行減重手術,手術明細不得而知,但是現在來看,她的狀態不錯也沒有復胖的跡象





主頁君並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相反很佩服及偉佳做出正確的選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就像及偉佳說的:「對我而言瘦並不是一種信仰,健康才是」





通過治療,當初的最美女胖子終於找到了最正確的減肥之路。




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

並不是所有的肥胖都能通過常規的運動減肥來達到的。




說的就是病理性肥胖。比如庫欣綜合征、藥物原因、腦垂體病變、胰源性原因、多囊卵巢綜合症等內分泌有關的疾病,都會導致肥胖。




但是某些綜藝節目儘管有各種業內大咖和教授,他們不可能意識不到病理性肥胖這一點。但是給觀眾呈現的只是:她太胖了,她過得不好,她必須運動起來才能瘦




從根上就錯了




看一下參加節目的選手,BMI指數統統大於40,而要達到這個程度的多少都會存在或者潛在的病理性肥胖因素




節目直接繞過了這點,避而不談




而傳達給觀眾的都是:選手太懶了,選手吃太多了,選手不愛運動





再稍加渲染,整個節目就是一碗超濃的勵志減肥雞湯





於是他們拚命練,不管超重的體重對膝蓋的影響,去跑步





膝蓋錯位了,那就在床上練上肢





大部分時候大家都是咬著牙,舉著鐵,做一些低抗阻運動





必要的時候問一下你的夢想是什麼?





來,音樂響,眼淚下來。嗯!真的好勵志!





必須承認,看了這個節目多少讓人有減肥的動力




但是揭開節目的本質多少會讓人失望





節目是以兩組競賽的方式,

比誰減的體重更大,本身就不科學,而且很危險,非常不健康。


三個月每天就吃蔬菜,還經常挨餓,拚命練這樣封閉管理訓練大家都能減。


健康的減脂應該是一個月內不超過自身體重的5%,訓練過量會造成骨關節損傷,出現內臟問題,長期的營養不良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要減掉百八十斤甚至一兩百斤的體重,本來需要大約2~4年的時間才能減到正常狀態,但卻被節目組要求在30周內盡量減輕重量。




這種做法是不是有違科學和人性?




我們看看就好,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誤導性的東西太多了




說穿了,這只是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並非科學的減脂類科教片,目的有本質性的不同。





不過參加節目三個月下來,選手也確實都瘦了不少,及偉佳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個月減了72斤





但是節目結束後,許多人都陷入了復減復胖的怪圈,「復胖門」




及偉佳還好,她找到了自己真正肥胖的原因,並得到了治療,但剩下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節目不會考慮基礎代謝降低多少之類的問題,也考慮不到一年兩年以後怎麼辦的問題。

唯一想到的,就是體重降低得快一點,再快一點。





對自己的身體如此浮躁,不可能不付出代價

,那些快速降低體重的措施,是沒法堅持幾年的,更不可能堅持終生。




他們減重的真相是,所減少的體重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肥肉,而是身體的有用組織,特別是富含蛋白質的肌肉。




身體蛋白質少了,基礎代謝率就必然下降。你做什麼事情都比以前消耗得更少,那麼

吃同樣的東西時,身體變得節約了,就更容易變胖。




用身體里的蛋白質來供應能量,就好比把家裡的傢具和建材劈掉當柴燒啊!




因此,身體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之下,希望你多吃點食物挽救殘生,於是食慾暴增,難以控制。




然而,這種狀態吃進去的東西,又往往是高油高糖高澱粉的食物,並沒有把身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素補回來,

結果就是一邊體重反彈,一邊營養不良





美國原版節目參賽者Danny Cahill


參賽時體重從195kg減到了87kg


現在他133kg




這是節目組的硬傷之一,而讓主頁君覺得更過分的是節目對於肥胖者的歧視




他很胖,他過的很壓抑;她很胖,被男朋友甩了;他很胖,所以他不健康。





節目一開始就對選手進行了一個預設:他們的所有煩惱都是肥胖害的。




對他們而言肥胖者就是異類




主頁君越來越覺得,當我們表現出關懷某類人群的姿態,往往容易犯一個錯誤:先入為主,將他們視作異類。




抑鬱症、肥胖、殘疾人……他們不是需要「特別同情」的對象,他們是人群中的一部分。




在這裡主頁君分享一個關於肥胖的片子





「如果我瘦一點,生活是否會更美妙?不會。但如果別人不差別對待我,我的生活才會更美妙。」





儘管主頁君一直提倡 Fitness is New Sexy,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真心希望每一個渴望擁有腹肌翹臀的你成功蛻變




——但所有這些的前提都是,

你開心就好




並不是瘦了才能是男/女神。也許你是個胖子,但你完全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你可以做瑜伽,玩攀岩,可以跑步,跳舞,你能有一份很棒的工作,你甚至可以走T台,上雜誌封面……




不管你是何種體型,都要勇敢做自己;胖子也可以很優秀,只有你才能定義你自己。




主頁君一直支持身邊人減脂(鼓勵他們做想要的自己),但也始終跟他們強調——

遠離那些傷害你的人。




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因為你的身材,就預設你人生的失敗




如果有人妄想這麼做,請罵他:關你屁事,辣雞!







除了你現在看到的這個


FitTime睿健時代

那兒


還有更多帥炸的型男靚女和實用健身乾貨




點擊下方藍色題目


看看睿健君又做了哪些好事




到底怎麼

減肥

,看這篇就夠了


關於減脂,最全面的乾貨都在這裡了





每個男人都該看的「變帥指南」


《30歲「大叔」的逆襲:每個直男都該學習的變帥指南》




小胖「李玖哲」的逆襲,看完誰還記得當初的胖子


《李玖哲驚人蛻變成肌肉型男,這還是當年那個小胖嗎?》




如何練出完美「男朋友」身材


《如何練出彭于晏&余文樂那樣穿衣好看的「男朋友身材」?》




最詳細的性感「秘籍」


為什麼我們都喜歡屁股大的女生?





最刺激的

「荷爾蒙」轟炸


《她是地球上穿比基尼最好看的女生》




最勵志的

「蛻變」故事


《24歲慘遭毀容,她用了5年告訴全世界:我的靈魂沒有傷疤》







長按識別

關注這個性感又有趣的平台


成為男神/女神一步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WMA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搭 | 1月18日穿什麼?

TAG:FW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