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弟弟罵哥哥無恥,嫂子就只用一個事實,證明兄弟倆誰更無恥

弟弟罵哥哥無恥,嫂子就只用一個事實,證明兄弟倆誰更無恥

弟弟是誰?

一個世人眼裡品行異常高潔的正人君子,有首詩是這樣誇他的:

賢者叔肹,感時泣血。織履自贍,於公不屑。

頑民恥周,采民甘絕。唯叔嗣音,入而不涅。

一乳同枝,兄頑弟潔。形彼東門,言之污舌!

什麼意思呢?

弒君

弟弟人稱叔肹(念「西」),貴族出身,脾氣很倔,放著好好的公子不當,非要跑到集市上賣草鞋。

圖個什麼,就為以隱晦的方式標榜自己的德行,罵哥哥無恥、虛偽。

而他的哥哥又是誰呢,不是別人,魯國第二十任君主魯宣公。

公元前609年,魯宣公殺了異母弟姬惡篡位為君,叔肹很是不滿,在魯宣公繼位初年就託病在家,不去朝賀,魯宣公使人徵召,並明確表示要委以重任,意思是兄弟倆共同努力,將魯國治理的國泰民安,但叔肹很不地道的拒絕了。

朋友很不理解,就問他原因,叔肹說:「我不是討厭富貴,是覺得哥哥殺死姬惡奪權,是非常無恥的行為,如果答應跟哥哥合作,看見哥哥,就會想起那個死去的姬惡,恐怕情緒上控制不住。」

朋友又說了:「你既然這麼討厭你的哥哥,為什麼不出奔到國外,另尋一條出路呢。」

事實上,這個建議是很中肯的,因為叔肹是諸侯國國君的後人,憑藉這個光環,哪裡都不愁沒有飯吃。

但叔肹又說:「雖然討厭哥哥,但我倆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哥哥沒有斬斷兄弟的親情,我怎麼忍心與他徹底決裂呢。」

即拒絕服務哥哥,又不打算出奔國外,讓自己成為個眼中釘,讓哥哥時不時的難受幾天。

魯宣公能背上虐待弟弟的罵名嗎,當然不能。

於是命人賞賜些金銀財寶,言下之意是你既然不想當官,那麼就拿著這些錢好好過日子去吧。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叔肹再次拒絕了,理由是:我日子還過得去,不敢浪費國家公款。

使者再三強迫,叔肹沒有辦法,只能委婉地說:就先放你那兒,等我沒錢的時候再去取吧。

還是沒有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以委婉的方式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魯宣公知道後很奇怪:弟弟家大業大的日子過得一向緊巴,如今連工資都不領了,他靠什麼生活呢。

於是偷偷命人到叔肹家看看,來人發現,

賣草鞋

叔肹居然跟以後的劉備一樣,晚上在燈下編草鞋,第二天拿到集市上販賣,藉此供給一家的用度。

弟弟這麼出格,魯宣公徹底沒轍了,只好自嘲說:「弟弟是想學餓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啊,我應該成全他。」

將弟弟跟以前的大賢伯夷叔齊相提並論,由此可見,叔肹當時在魯國的聲望究竟有多高了。

叔肹拒絕跟哥哥合作,堅決不要哥哥的資助,公然跑到集市上賣草鞋,也不管他怎麼想。

公室公子到集市上賣草鞋,這種千年不遇的新聞必然會上國際版頭版,看報的人就要問了,這到底為什麼呢。有人就會這麼這麼一說,問話的人自然會恍然大悟,從此讚頌叔肹的德行而詆毀魯宣公的不是。

弟弟叔肹看不起哥哥,居然以這種方式譴責哥哥的不是,罵哥哥無恥,那麼, 魯宣公就沒有絲毫辦法了嗎。

不得不說,關鍵時刻,還是女人靠的住啊。

魯宣公雖然沒有辦法,可他媳婦,魯宣公夫人,叔肹的嫂子穆姜就很不滿意了,決定親自出面,給丈夫出一口鳥氣。

這個女人很不簡單,一下子就抓住問題的關鍵,只用一個事實,證明兄弟倆誰更無恥,誰更虛偽。

她是怎麼做的。

未婚同居

叔肹雖然幾近於聖人 ,但他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好色。

按說男人好點色也沒什麼,可叔肹不同啊,你可是以道德標杆自居的,偷偷摸摸好點色也就罷了。居然和一個女子未婚同居,還生下孩子公孫嬰齊。

未婚同居在號稱禮儀之邦的魯國,本身就是很嚴重的罪行,況且,一個道德標杆犯這樣的大錯,窮的都要靠集市上賣草鞋維持生活,卻還有錢在外面偷偷養女人,這樣的人,還能稱為正人君子,還好意思指責丈夫魯宣公的不是嗎。

穆姜這人做的很乾脆,找准核心問題,立刻向國內國外揚言:

你們認為叔肹很正直是嗎,哼,他就是個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就是個不知廉恥的好色之徒,他還不願和我們來往,我們還不願跟姦夫淫婦做親戚呢。

公然將道德的幾近於聖人的叔肹比作為人不齒的姦夫,說他作風上有問題,更加無恥,很是為丈夫出了口惡氣。

這個女人又顧家,又聰明,如果不是以後發生了點小問題的話,幾乎可以成為非常完美的媳婦了、

穆姜反擊之後,結果怎麼樣呢。

還能怎麼樣,叔肹當時就蔫了,提不出半點反對意見,因為嫂子說的事都是真的啊。

公元前592年,叔肹死掉,兒子公孫嬰齊入朝做了官,兩家就這樣悄沒聲息的,順理成章的和好了。

這個公孫嬰齊,在魯國還很受重用,就是他利用三桓的矛盾削弱三桓,從而使自己所在的子叔氏崛起,成為魯國另一個權勢熏天的家族,子叔氏照舊不敬國君,左右魯國命運,也不知以忠義自詡的叔肹到底是怎麼教的了。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臣舉報:男女郊遊都是為了偷情,皇帝一聽,卻把釀酒的犯人放了

TAG:草根也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