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閉關鎖國的日本與中國竟中斷外交關係300年,首次派使節出使清朝就有侵略目的

閉關鎖國的日本與中國竟中斷外交關係300年,首次派使節出使清朝就有侵略目的

原標題:閉關鎖國的日本與中國竟中斷外交關係300年,首次派使節出使清朝就有侵略目的


作者:胡一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日本曾在1368-1643年為中國的朝貢國,16世紀中葉,德川幕府否認封貢關係,中日官方交往斷絕,自此直至1871年,雙方官方往來已斷絕300餘年。


柳原前光


近代日本首次來華應是1870年柳原前光受明治政府委派訪華,他此來的目的是尋求與清王朝建立官方關係,並謀求訂約。對於這一要求,總理衙門表現的並不積極,其雖然同意與日本通商卻不願意簽訂正式的條約。但曾國藩和李鴻章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1.日本從來不是中國的朝貢國;2.日本來華並非受某個西方國家挑唆;3.日本是中國近鄰,雙邊關係緊張對中國危害巨大;4.中國每年要從日本進口大量銅材,貿易關係密切,且日本有大量華僑。在曾、李二人倡議下,清日簽訂了一個「通商章程」,包括1.雙方互不侵犯領土;2.在和第三國發生衝突時雙方互相給予幫助;3.互享有領事裁判權;4.依據海關稅則,限定於通商口岸貿易;5.日本不在中國委派商務領事。


以上是日本首次來華的基本情況,日本首次來華基於雙方均開始近代化探索的背景。在日本方面,日本自1853年「黑船事件」後,經歷了「倒幕運動」,推翻了沒落的德川幕府,確立了天皇的統治,「明治維新」已經開始。日本在經濟、政治以至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多方面開始學習西方,走上近代化道路。在此背景下,日本企圖在亞洲崛起,因此要面對中國,要改變原來的中日關係(明代日本是中國藩屬,清代中日雖無直接往來,但日本通過琉球向中國朝貢,並暗中進行中日貿易),這是日本改變中日傳統關係的第一次嘗試。1874年日本借台灣原著民屠殺遭遇海難的琉球水手一事向清政府發難,並得到琉球保護國身份是進一步的嘗試,這些行為都是日本企圖改變其國際地位,尤其是其在亞洲地位的舉措。


黑船事件


在中國方面,清政府在經歷兩次鴉片戰爭,並遭到太平天國、捻軍起義、回民起義等多次打擊,國家實以內憂外患集於一身,為應對統治危機,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滿漢、央地官僚倡議開展「洋務運動」,向學習西方,歐風美雨漸沐中華,近代化亦已發端。在這樣的背景下,晚清名臣們亦希望走向世界,建立有別於與英美的不平等關係,此時的中日關係,是這些洋務派大臣對進行近代外交的一次嘗試。不過,由於清廷內部頑固派勢力仍在,對日本仍以藩屬,「倭國」視之,總理衙門一開始對中日訂約也不甚積極。



洋務企業

編稿編輯:姚天琦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書籍是人類精神的慰藉,身處戰場上的軍人也不例外!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