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鼻煙壺 方寸間的藝術

鼻煙壺 方寸間的藝術

說到鼻煙壺,不知道的人以為它與鴉片有關,感覺那些清朝的官員每天手上揣著的是萬惡之源,這些人是腐敗的癮君子!

其實,鼻煙才不是鴉片煙,它是把優質的煙草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貴藥材,或用花卉等提煉而成。小瓶子就是鼻煙壺,裡面裝的就是鼻煙。

鼻煙原產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利用上等煙葉磨細成粉,再加入花卉等香料,並可加入麝香薄荷等不同種類的名貴香辛藥材,經過發酵後再裝入密封的蠟丸中經過數年或數十年而陳化形成。它不需要附加工具吸食,用量少、吸食快,也無須點火燃燒,直接將粉末吸入鼻中,略帶刺激,混合嗆鼻與特殊的香氣。

在色澤上,鼻煙有紫黑、老黃、嫩黃等多種顏色,氣味醇厚、辛辣,具有明目、提神、醒腦、辟疫、活血之功效。清代王士禎《香祖筆記》中載:「鼻煙者,雲可明目,尤有辟疾之功」。此外,劉廷璣《在園雜誌》中記鼻煙「以煙雜香物花露,研細末,嗅入鼻中,可以驅寒冷,治頭眩,開鼻塞,毋煩煙火。」

17世紀後半葉,西方鼻煙潮流進入中國,鼻煙及裝飾華麗的鼻煙盒作為外交禮品,籍由歐洲傳教士、使節及商賈進入清廷,受到清代皇帝的喜愛。很快,吸聞鼻煙成為新潮流,但由於氣候、習慣等因素,歐洲鼻煙盒在中國並不適用,因此僅成為收藏的珍玩。康熙時,內府開始製作小口、廣腹附蓋匙的鼻煙壺,它易於攜帶且氣味不洩,逐漸成為清廷盛裝鼻煙的新容器,並迅速在統治者階層中風靡,一度成為滿蒙貴族袖中之雅物。

鼻煙壺一般為大中小三類,以滿把抓的體輕殼薄者為上品。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盪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工藝的運用,使得鼻煙壺器型之繁多,圖案之豐富,用料之廣泛,工藝之博雜,致使其品種難於細列;各類珍貴之材,皆可利用,紅藍寶石、珊瑚、瑪瑙、琥珀、水晶、碧璽、青金石、木變石、珍珠等奇珍異寶,都成了鼻煙壺的原材料,再由技藝超群的匠師們奇特構思,精心雕琢,真可謂價值連城。

其製作工藝可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素麵到加彩、加雕。其加工工藝有內畫、浮雕、陰刻、陽刻、套色等。可以說,鼻煙壺是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如果說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能在一項器物上得到集中的體現,那麼非鼻煙壺莫屬。

宣傳單位:

鑒定及徵集範圍:瓷器、青花瓷器、玉器、字畫、翡翠、古玉、鑒定、拍賣、收藏、銅鏡、宣德爐、花梨木、傢具、紫檀木、沉香木、黃花梨、天珠、隕石、奇石、尋寶、金絲楠木、田黃石、雞血石、銅錢、象牙等。

諮詢熱線

聯繫人:伊凡

謝謝轉發 謝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哈利·波特如果是個女孩的話,故事會怎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