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易經》曾被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今天,青松君就為大家分享《易經》中十則不可不讀的人生鑒言,以供學習。

一、大喜易失言

?

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時,因為希望分享,所以廣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奮,話仍要沉穩。

二、大怒易失禮

?

怒從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會訴諸肢體動作,遑論禮節。所以,最好方式是從源頭解決:制怒!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三、大驚易失態

?

如同曹劉論天下英雄劉備驚掉了筷子一樣,大德劉備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很難。

四、大哀易失顏

?

面對種種哀傷甚至哀痛,在宣洩過心底的苦與慟之後,需要節制、順變、向前,別讓頹廢左右自己。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五、大樂易失察

?

高興時,往往覺得一切都是悅目的,而此時分辨能力往往被削弱,思考邏輯會被淡化。於是,失察就乘虛而入。

六、大懼易失節

?

恐懼或誘惑之下,意志不堅的人會失去原則與底線。此時,真正的猛士會抬頭、直面,真正的勇士會堅定、堅持。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七、大思易失愛

?

想法不要瞻前顧後,思慮不要過於繁複,全心付出,愛就愛了。

八、大醉易失德

?

大醉之時,其言往往會多妄語,其行往往會出格。所以,小酒怡情,酗酒不光傷身,更易失德。

《易經》: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九、大話易失信

?

不輕諾,諾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與能量。

十、大欲易失命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人慾望無度便會「失命」。「欲」從來是求而不得的,只有默默耕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福報都是修來的,而不是爭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你懂得「正位凝命」嗎?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