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空軍的骨幹戰機,為啥在國外市場屢屢受挫,一架沒賣出去?

中國空軍的骨幹戰機,為啥在國外市場屢屢受挫,一架沒賣出去?

眾所周知,殲-10戰鬥機是中國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自主研發的單座單發輕型第四代戰鬥機,用來取代服役十多年的殲-7和殲-8戰鬥機,從服役開始一直是中國空軍的骨幹力量。

中國空軍大量裝備殲10戰機家族的同時,中國積極把殲10往外推銷,多次在航展上展示殲10戰機的風采,贏得滿堂喝彩,但殲10在國際市場上一直叫好不叫座,連續三次和大訂單失之交臂。

首先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被視為中國出口武器最大的潛在買家,早先購買的梟龍戰機讓巴鐵愛不釋手,中國多次讓巴鐵親自體驗殲-10戰機,但巴鐵試用後再也沒有了下文,直到有一天傳來巴鐵大力購買美軍二手F-16戰機的消息,意味著殲-10戰機首戰出師不利。在巴鐵眼中,出口版殲-10已經和梟龍差不多,都只能看家護院,沒必要重複購買,巴鐵更需要的是具備遠程作戰能力的重型多用途戰機。

其次是埃及,埃及空軍被視為「第二個中國空軍」,早年進口過不少中國戰機,像殲-6、殲-7、K-8教練機等等,埃及僅僅考察了一次殲-10,傳言被視為有意向購買,但埃及轉身找法國買了48架陣風戰機,和巴基斯坦想法一樣,同樣是四代機,殲-10還是不如陣風、F-16更有實力,多花點錢也值。

最後是伊朗了。伊朗被視為最有希望購買殲-10的大賣家了,因政治因素,伊朗買戰機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買中國的要麼買俄羅斯的,更何況伊朗過去買過不少中國武器,還成功仿製了導彈,網上甚至傳言「伊朗打算用大油田換殲10」的說法。

為了達成30億美元殲10大訂單,中國和伊朗談判做出了很大的讓步,除了用石油置換之外,還提供人員培訓、零部件供應、相關技術轉讓等等令人心動的售後服務,但伊朗最終選擇了俄羅斯的蘇-30SM雙發重型戰鬥機。

為啥殲10戰機屢屢失去國際市場?最大硬傷是殲10戰機沒有經過實戰,蘇-30和F-16在戰場上實戰過,大家有目共睹,捨得花大錢購買,再加上殲10性能單一,不被國外客戶看上情在理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場無名客 的精彩文章:

霸氣!這位中國外交官太率性,一張嘴懟得西方啞口無言

TAG:沙場無名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