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嗎?百色也曾有過一支令人驕傲的體操隊

你知道嗎?百色也曾有過一支令人驕傲的體操隊

說到我國的體操運動,大家都引以為豪。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百色也曾有過一支令人驕傲的體操隊,這支隊伍不僅在廣西赫赫有名,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體育人才。20世紀70年代,百色地區體操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歷史變革,在廣西體操發展史上留下了許多的「豐功偉績」,甚至還走出過世界冠軍。

然而,隨著核心教練的離去,體操隊發展舉步維艱,在80年代逐漸走向解散……

百色地區體操隊師徒再聚首 。

艱苦環境下誕生的體操隊

1971年,廣西開始舉辦省級體操比賽,為響應國家和自治區的號召,百色地區體操隊於同年正式開始籌建。

當時,上海體育學院體操專業的湖南籍畢業生張錫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來百色支邊,他成為百色地區體操隊籌建的主要負責人。

1972年,百色地區體操隊正式組建。張錫明任男隊教練,女隊教練孔素琪是田陽縣那坡鎮人,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體操專業。剛組建的體操隊僅有少年組,分男隊和女隊,其中男隊7人,女隊6人,隊員均由百色市及各縣學校選拔而來,再到百色進行集中訓練。

據時任體操隊教練組成員介紹,當時的訓練條件非常艱苦,訓練場地先是在百色地區醫學專科學校(現右江民族醫學院),隨後移到百色市一中(現百色市第六中學),訓練場地為草地和沙坑,訓練用的器材都是從百色市一中和百色地區醫學專科學校東拼西湊而來,跳馬箱以及跳馬所用的墊子等器材都是教練員自己手工製作而成,就連訓練服都是由短褲短袖改裝而來。

雖然條件很差,但體操隊隊員們訓練都很刻苦,基本處於半讀書半訓練的狀態,集訓期間,運動員們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進行40分鐘的慢跑和基本功訓練,隨後回到各自學校上課,下午2:30~6:00再統一進行系統訓練,沒有節假日和雙休日。

由於隊員們都沒有任何體操訓練基礎,柔韌度都不夠,因此教練對基本功、基本姿勢都有很嚴格的要求。女隊教練孔素琪介紹說:「我們有的時候會用小鞭子來進行懲罰,腿不綳直就敲打膝蓋,很多動作都是通過硬打出來的,很多隊員在壓腿訓練時都流過眼淚,手腕、髖關節都磨破了皮,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能堅持把動作做完。」

70年代蓬勃發展

1973年,在桂林舉行的廣西區中學生體操賽上,百色體操男隊獲得了團體總冠軍、女隊獲得了團體第四名的好成績。

男隊教練張錫明回憶起比賽場景時表示:「因為我們的隊員都是山區來的,一開始大家都很緊張地躲起來,後來我就鼓勵他們要大膽,比賽最後我們是冠軍,這個成績震動了全廣西,山區里的隊伍獲得了冠軍,大家對此都很驚訝。」

由於成績出色,參賽回來後,體操隊還專門到凌雲進行了彙報演出,體操項目也開始受到百色地委的重視,訓練的軟硬體條件都得到了一定改善。整個百色地區、包括各個縣的體操運動都由此而帶動起來,百色體操隊的隊伍也慢慢擴大,其中,百色、凌雲、靖西、田東等地體操運動發展較快。

1974年,在南寧舉行的自治區第三屆運動會上,體操項目分少年與青年組兩個組別,百色體操男女隊均參加了各組別的比賽。其中,少年組女隊獲得了團體第三名,青年組女隊獲得了團體第四名,男隊在團體比賽中也取得了好成績,不少隊員在單項比賽上也獲得了好的名次。1976年,南寧市舉行全區體操比賽,當時比賽分技巧和體操兩個大項目,這也是百色體操隊首次參加技巧比賽,男女隊均排名靠前;在1978年自治區第四屆運動會上,百色體操男隊在技巧項目上獲得了第四名,女隊獲得了第五名,在其他體操項目上也獲得了幾枚獎牌。

時任體操隊技巧教練李柳誠回憶說:「當年區運會開賽後,百色僅得到了一塊獎牌,作為一個地級城市,這個成績很難堪,因此地區領導專門來到我們體操隊的駐地,希望我們體操隊能夠為百色爭光,當時我們的教練組顯得信心滿滿,最後我們的隊員也很爭氣,拿到了很好的名次,比賽結束後地區領導還接見了我們的體操隊員。」

從1974年開始,體操隊培養出的運動員得到省級體操隊的認可,部分優秀的隊員還通過參加區級的集訓成功進入了省級隊。

除了在廣西的賽場,百色地區體操隊隊員們也開始在國內、國際賽場上嶄露頭角。

1975年,體操隊的男隊員李超參加了第三屆全國運動會,是當年百色唯一一名代表廣西出戰的體操選手,當年17歲的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拿到了個人全能的第四名;1976年,體操隊的男隊員彭百南代表中國到英國參加國際技巧錦標賽,並獲得了4人組技巧賽的冠軍,為百色的體操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教練離去 體操隊逐漸解散

體操隊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與優秀的教練團隊有著密切的關係,張錫明教練與孔素琪教練更是功不可沒,兩位教練均從國內優秀的體育院校體操系畢業,訓練嚴格化、系統化、科學化,不僅帶隊成績出色,同時也沒有一位運動員因訓練而受過傷。

作為教練組的主心骨,張錫明教練更是從上海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在推動百色體操運動的總體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1976年,由於教學任務繁重,孔素琪教練回到學校任班主任,不再擔任百色地區體操隊教練;1980年,因工作調動關係,張錫明教練也回到了湖南。

隨著教練團隊主心骨的不斷離去,體操隊從1976年開始受到了很大衝擊,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張錫明的離去,體操隊也失去了最核心的支柱。

到了20世紀80年代,百色練習體操的約有上百人(含各縣不同年齡梯隊),但由於教練團隊主心骨的缺失,體操隊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成績也逐漸下滑,體操隊堅持到1983年最終解散,百色的體操運動也告別了10年的輝煌歷史。直至現在,百色體操運動都未再現過曾經的輝煌,時至今日,很多百色人都不知道百色曾有過一支令人驕傲的體操隊。

從體操隊員到社會精英

雖然百色地區體操隊最終解散,但自成立以來,該隊伍也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在體操隊解散後,經過訓練的隊員們身體柔軟度良好、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本功,尤其是在游泳和田徑方面表現突出,他們紛紛成為當時百色地區對外參賽的游泳、田徑等項目的主力代表,並為各項賽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可以說,百色獲得「游泳之鄉」「田徑之鄉」這兩張響亮的體育名片,原體操隊隊員功不可沒。

體操隊的部分隊員後來考上了大學,其中最著名的是董業萍教授,她不僅考取了武漢體育學院,現在還是華南師範大學的體操教授、博士生導師,仍舊奮戰在體操事業一線。

如今,體操隊的隊員們有的當上了醫生、有的當上了軍官,可謂人才濟濟。雖隊伍已解散近40年,但隊員與教練們仍通過微信、QQ等保持著聯繫,40年的情誼並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沖淡。

作者 梁力升 陳偉玲

/編輯小覃

百色早報新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色早報 的精彩文章:

TAG:百色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