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毛利率45.2%,凈銷售額25.6億歐元!

這是半導體設備供應商ASML交出的第四季度業績答卷。

由於整個半導體行業向好發展,甚至有的客戶要求能夠儘早交付產品,ASML的訂單數量猛增,帶動凈利潤好於預期。

這也使得ASML的股價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

同時,ASML還表示,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在22億歐元左右,毛利率在47%至48%之間。整體依舊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那麼ASML獲得如此成績的秘訣是什麼呢?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唯一成功開發EUV光刻機的公司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成功開發EUV光刻機的公司,ASML成立於1984年。

其主要業務是光刻機,並在光刻機領域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據了解,在45納米以下製程的高端光刻機市場中,ASML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EUV光刻機領域,目前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市佔率為100%,處於獨家供貨的狀態。

最近幾年,ASML的營收一直呈增長態勢。

從詳細的財報來看,ASML 2016年的營收為67億歐元,增長8.1%,凈利潤15億歐元,增長5.5%。

到了2017年,增長速度更加明顯,2017年前三季,公司營收65億歐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15億歐元,同比增長56%。

而2017年全年凈銷售額為90.5億歐元,凈收入為21億歐元。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解讀ASML成功的秘密

而要解讀ASML成功的秘密,就不得不提到EUV光刻機。

從2012年開始,光刻機技術沒有發生革命性變化,著名的摩爾定律開始失效,半導體行業發展緩慢,半導體行業迫切需要使用EUV來提高光刻能力。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2年7月,ASML宣布開展客戶共同投資計劃,邀請其最大的客戶參與投資和研發。

在三巨頭英特爾,台積電,三星沒有任何選擇,在7納米製程面前,全球其它的公司不爭氣屬於」爛泥扶不上牆」,具備這個執行能力的就只剩下ASML一家公司的情況下,三家公司均宣布參與此計劃並分別按照39.91歐元認購ASML已發行股份15%,5%和3%,分別投資25.13億歐元,8.38億歐元和5.03億歐元,共38.54歐元。

最終ASML不負眾望,EUV光刻機終於取得突破。據傳EUV光刻機售價不菲,每台售價約1億歐元!其價格差不多相當於一架F-35戰鬥機的價格。

從ASML的情況,我們能夠發現,ASML之所以能夠在這一領域處在絕對領先的地位,主要是因為:ASML通過對半導體製造下一代製程具有核心重要性的EUV技術掌控將現有競爭對手遠遠拋離,成為獨家供應商,從而保證客戶認購ASML股票定增,對其提供研發費用,進而提高用戶黏性。

毛利率超45%,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好半導體設備的?


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平分秋色

其實,除了ASML之外,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能夠立足都各有其優勢。

比如,排名第一的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

據了解,應用材料¥的主要產品為晶元製造相關類產品,例如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電鍍,侵蝕,離子注入,快速熱處理,化學機械拋光,測量學和矽片檢測等。應用材料每年的研究經費達到約10億美元。

而在2017年,應用材料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財報顯示,2017財年全年,凈銷售額攀升34%至145.4億美元,GAAP毛利率達到創紀錄的44.9%,營業利潤為38.7億美元。調整後的非GAAP毛利率為46.1%,同比上升2.9個百分點。

再比如說東京電子,該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提供給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

排名第四的則是來自美國的Lam Research,據了解,Lam Research是等離子刻蝕和單晶圓清洗技術與市場份額的領先廠商,憑藉全面的專業技術解決目前最尖端的半導體工藝難題。

而KLA-Tencor則是一家從事半導體及相關納米電子產業的設計、製造及行銷製程式控制制和良率管理解決方案商,專精製程良率和提供製程式控制管量測解決方案。

過去兩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應用的火熱發展,全球半導體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熱潮,而以上這些半導體廠商都在這波浪長之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在前五大,還是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中,都沒有見到中國廠商的影子,中國廠商去哪裡了呢?


中國廠商去哪裡了?

作為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對於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提出了明確要求:在2020年之前,90~32納米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實現90納米光刻機國產化,封測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納米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30%,實現浸沒式光刻機國產化。到2030年,實現18英寸工藝設備、EUV光刻機、封測設備的國產化。

但是,雖然近年來,國內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正逐步實現從低端向高端替代。特別是刻蝕機、PVD、先進封裝光刻機等設備和靶材、電鍍液等材料,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還獲得國際一流客戶的認可,遠銷海外市場。 半導體設備廠商整體的供應能力卻依然嚴重不足。

可以說,隨著集成電路複雜度的提高,其測試的複雜度也水漲船高,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而目前我國在半導體檢測及測試技術領域基礎都還很薄弱,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發展難點。

行業專家莫大康曾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難度:

一是半導體設備市場已日趨專業化和全球化。當下,全球設備業競爭十分激烈,如光刻機領域ASML一家獨大,且均面向全球市場。反觀國內企業,基礎較弱,有能力切入海外市場的很少。

二是半導體設備的獨特地位。

三是由於出貨數量少,設備企業難以負擔工藝試驗線的費用。

四是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也曾致力於設備國產化,但成效不大,目前全球市場主要仍被美國和日本企業掌控,這也從側面體現了難度。

五是設備業需要產業大環境配合。


ASML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半導體設備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克服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難點呢?

ASML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完善國產設備的驗證環境,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甚至於引入客戶的投資,將客戶的利益與自身捆綁在一起,都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因為正如莫大康所說,國內設備的真正差距在於產線上的驗證不足。因此,莫大康也反覆強調,首先要建好工藝試驗線。其次要實現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有計劃地扶持並推動量產,才能夠解決我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尤其是,現階段,我國發展半導體行業的時機與全球不同步,並釆用國家資金為主來推動,遭到了西方部分從業者的質疑,而絕大多數外國政府對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做法都十分警惕。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是休戚相關的一個整體。

自我完善產業鏈,實現產業互補,互相推動發展,產業鏈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的方式,才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根本解決之道。

文/半導體行業觀察 劉燚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71期內容,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索尼圖像感測器的下一站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