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太原會戰五大戰役 沉重打擊了日軍氣焰 第一眾所周知

抗戰太原會戰五大戰役 沉重打擊了日軍氣焰 第一眾所周知

14年抗戰雖然中國付出了極其慘重的傷亡,但是也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都得戰役、人物和事件。作為抵抗日軍侵略的最前線之一,華北地區在抗戰初期最早經曆日軍鐵蹄踐踏,也用火與血證明了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民族氣節。其中,太原會戰就是具體體現之一。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太原會戰包括: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這五場戰役的具體情況:

5 太原保衛戰

太原保衛戰是太原會戰的核心戰役,也是太原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為抗日戰爭早期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山西省太原。攻擊部隊為太原以北忻口方向過來的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和第五師團,太原以東娘子關方向過來的日軍第二十師團和第109師團。守軍為閻錫山指揮的第二戰區,衛立煌為第二戰區前敵總司令,傅作義為太原城防司令。起始時間為1937年11月4日。5日東路日軍佔領榆次,6日北路日軍兵臨太原城下,7日兩路日軍在日空軍配合下,對太原發動總攻。8日夜攻城日軍突破北面城垣,守城傅作義部最後突圍。11月9日,太原淪陷,戰役結束。

4 娘子關戰役

娘子關戰役為中日戰爭早期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山西戰略要點娘子關,起始時間為1937年10月6日。攻擊部隊為日軍板垣征四郎率領的第五師團。守軍為趙壽山率領的十七師。整體戰役涉及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馮欽哉的第二十七路軍和曾萬鐘的第三軍,八路軍,以及川軍一部。10月8日-10月22日,日軍於關外被中華民國國軍包圍,10月23日日軍第14師團前來解圍,10月26日,日軍攻陷娘子關。

3 忻口戰役

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2 天鎮戰役

1937年太原會戰爆發,日軍戰鬥從9月3日打響,日軍1500多人開始進攻425團駐守的外圍前沿陣地。「從城外傳來的槍炮聲一直不斷。9月4日,日軍集結重兵,對李家寨、羅家山等外圍主陣地展開全面圍攻;9月5日、6日,日軍動用飛機、坦克、大炮、裝甲車和步騎兵3000多人開始進攻天鎮主陣地;7日夜,軍長李服膺下令全線後撤,天鎮城只留399團死守。9月8日,日軍開始進攻天鎮城;9月9日,陽高失守;12日,天鎮陷落,晉北屏障頓失。

1 平型關戰役

平型關戰役發生於1937年9月中旬,是對日抗戰期間太原會戰中的一場戰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所領導,歷時一個月,屬中等規模戰役。由於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伏擊日軍輜重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而高漲了中華人民的反侵略志氣,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最奇葩外國兵痞 兩次投靠太平軍 兩次遣返 終被溺死

TAG:好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