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遲遲不敢打伊朗!
美國是世界上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同時也是許多國家痛恨的對象,因為美國的強大,使自己膨脹到一個大肚腩的位置,也就是世界霸主的權威,只要是對自己國家有利的事情,美國都會插足,不管在哪個角落。
為了控制中東石油,打伊拉克;為了進入中亞打阿富汗,這樣就可以牽制中國伊朗俄羅斯。但是同樣伊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地,為什麼卻遲遲不敢攻打伊朗呢?以美國的實力完全在伊朗之上,甚至可以碾壓伊朗,就像搞垮伊拉克那樣。
美國得考慮經濟問題,雖然說美國曾經用戰爭拉動過經濟的增長,但美國現在還在為伊拉克的事頭痛,不可能這麼快就去打伊朗,這樣的話,美國就更無法在中亞脫身,脫不了身的美國就沒法增加精力來對付中國和俄羅斯的崛起而給美國所帶來的全球挑戰。
伊朗內部較為統一,政權穩固,領導層是集體的,能定期更換。伊朗科技較強,能自制坦克,軍艦,導彈有較強的持續戰爭的能力,而且還有核力量,而且跟俄羅斯那麼近關係又鐵,伊朗並無恐怖活動的罪證,政治上沒有大的污點,而且美國要是打伊朗要投入大量士兵與錢財。
美國要打伊朗要考慮問題太多了,它要想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反應,國民的支持和國家經濟,他們的軍隊在裁減,他們打起來最高興的不就是中國和俄羅斯嗎,萬一打了又和伊拉克一樣的結果呢。這就叫做欺軟怕硬,伊朗的軍事力量遠遠超出美國想像的。
雖說美國是世界強國,而且又是一個令人厭惡的世界霸權主義國家,但是對於軍事力量強悍的國家,美國只能刷刷嘴皮子,就像是世界前三的中國和俄羅斯,美國不是特別痛恨這兩個國家嗎?但是卻不敢打,就是因為美國是欺軟怕硬的國家。
伊朗核問題為什麼這麼受關注?國際社會很多國家都擁有核武器和核技術,但伊朗的核發展為什麼這麼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伊朗對其國內進行的鈾濃縮核試驗,隱瞞了18年!這極大違反了國際《核不擴散條約》(NPT)。因此,國際社會決定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
而長期積累的國家間不信任使得伊朗的核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P5+1(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不希望伊朗擁有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聲稱,伊朗對國際社會隱瞞其核試驗活動,並且其核試驗場也未向國際社會公開。
伊朗則聲稱,本國有發展和平利用民用核工業的權利,並且希望儘快解除國際經濟制裁。並指責國際社會實行雙重標準,對其主要勁敵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卻置之不理。而且,印度和巴基斯坦也不是NPT簽約國,但同樣免受制裁。
隱瞞了18年!那麼,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底氣源自哪裡?
(一)伊朗擁有大量主要的核設備
伊朗擁有五座核反應推,這些基地對於研製核武器至關重要。它將主要生產濃縮鈾的關鍵原料———六氟化鈾(UF6)、六氟化鈾氣體送進分離機進行分離,提煉濃縮鈾,提取出的裂變濃縮鈾U-235是核武器的原料。低濃度鈾U-235含量僅為3%-4%,但當濃度提高至90%時,可用於研製核武器。
伊朗還擁有核試驗場四座,核研究反應堆三座,均集中在西部及北部。在伊朗的中部和南部則蘊藏著豐富的鈾礦資源。而位於其北部的帕琴軍事基地更是不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進入。此外,伊朗還擁有二萬台離心機。
JCPOA協議規定,未來十年,伊朗將把20000台濃縮鈾離心機縮減至6104台,並且放棄最新機型,只保留最早的老機型。與此同時,降低98%的濃縮鈾庫存,在未來15年僅保留300千克純度不超過3.67%的濃縮鈾,遠遠低於能用於武器級的標準。並且,僅保留納坦茲一處開展核實驗,並關閉許多核基地,生產出的同位素只能用於醫療、農業、工業和科學領域。
(二)伊朗重水設施鈈
在西部小鎮阿拉克,伊朗建造了重水設施生產鈈,這是生產核武器的一種原料。JCPOA協議框架下,反應堆會進行重改,將不能生產任何達到武器級別的鈈。20噸重水設施將通過第三國運往美國。在未來十五年里,伊朗將被禁止建立新的重水設施。
(三)伊朗擁有大規模鈾濃縮反應堆
白宮表示,目前伊朗擁有大規模鈾濃縮反應堆,這些燃料足夠生產8-10枚核彈頭。伊朗只需要兩到三個月就可以將90%的鈾濃縮發展成核武器。但在JCPOA協議框架下,伊朗將允許IAEA進入伊朗進行設施改造。將會移除關鍵設施,將研製核武器時長延至一年。
面對伊核問題,歷屆伊朗政府都是什麼態度?
事實上,自2003年以來,伊核談判經歷了多次反覆。
2003年2月,時任伊朗總統哈塔米公開承認伊朗發現並提煉出鈾,引發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的嚴重質疑,伊核計劃就此成為伊核問題。
2003年底,溫和派哈塔米政府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承諾不謀求發展核武器,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但是哈塔米政府強調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
2005年,「強硬派」內賈德的上台導致伊核問題不斷升溫。9月,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伊朗有權發展核項目,此後伊朗的核計劃大幅邁進並招致國際社會的激烈反應。
2008年7月開始,六國與伊朗多次會晤,但由於雙方在鈾濃縮、制裁等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伊朗核談判一直未能取得明顯進展。
2013年6月,立場溫和的哈桑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伊核談判出現轉機。魯哈尼主動尋求與西方改善關係,在伊核問題上展現務實和開放態度。11月,伊朗與六國達成伊朗核問題持續10多年來的首份臨時性協議,伊朗同意以部分中止核項目換取部分制裁解除。
2015年4月,伊朗與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框架性解決方案。今年初,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正式執行,伊朗重新回到全球經濟體系當中。
伊朗重回「朋友圈」,現在的困境竟然是?
沒船!
伊朗計劃擴大石油出口面臨難題,準備向全球「放油」可是卻無船可運。為什麼?
自歐盟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之後,伊朗希望彌補受制裁期間對歐洲的貿易損失。歐洲占其出口市場逾三分之一,制裁使伊朗喪失了這個市場,並不得不完全依賴亞洲買家。這意味著,為恢復石油銷售至制裁前水平,伊朗需要外國油輪以實現增加向歐洲市場和其他地區石油出口的計劃。
但即使油輪市場前景黯淡,但國外船東仍然不願意運輸伊朗石油。主要原因仍是由於美國對伊朗的一些制裁尚未解除,並禁止在伊朗石油交易中使用美元或允許美國金融機構及其他企業涉入,為伊朗造成巨大阻礙。
一名伊朗政府高官表示,伊朗目前有55-60艘油輪,其中有大約20艘大型油輪需要現代化改裝,進行塢修以滿足國際航運標準。但他拒絕透露其中有多少艘用於儲存未賣出的原油,不過業內消息人士稱,在Assaluyeh和哈爾克島等港口附近,大約25-27艘油輪停泊在海運航道上用於儲存原油。
獨立油輪所有者協會(INTERTANKO)總顧問Michele White透露,由於美國禁止伊朗交易時進入美國金融系統,尤其是不允許以美元進行交易。外國油輪不願意繼續和伊朗交易,這對於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和油輪交易來說是個巨大障礙。
另: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奮筆疾書解讀局勢只為喚醒更多人,認同就請支持我吧。
(全球局勢戰略縱橫公眾微信號:zhanluezongheng。)


※中東土豪不理美國向中國求購無人機:300架翼龍2不夠,再加生產線!
TAG: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