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本文作者黃強

《金瓶梅》是市井小說,但是又說政治小說,借市井生活,市井風情,隱喻政治。《金瓶梅》究竟影射誰?有多種觀點,有的認為是影射嘉靖皇帝,有的認為是說萬曆皇帝,筆者則認為《金瓶梅》是對明武宗朱厚照的影射,在系列論文中已經闡述。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4,明武宗】

這裡還要強調指出的是明武宗是一個以荒淫、荒唐著稱的皇帝,他喜歡與臣子混在一起,曾化名朱壽,總兵官。從《金瓶梅》中的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總兵官朱壽的影子。你看西門慶與幫閑人物混在一起,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他與桂姐行房,應伯爵可以進來調戲;甚至西門慶還經常與這群狐朋狗友一塊狎妓,「共享」女色,毫不避諱,與明武宗就是一對孿生子。

我們還可以從明武宗強奪民女,以供淫樂,與西門慶勾搭美色、霸佔他人妻妾,看出他們好似一對難兄難弟。《武宗外紀》記載:「十二月,至揚州,前此……選民居壯麗者,改為提督府,且矯上意,索處女寡婦,民間洶洶,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盡,乘夜奪門出逃。」為了索取女人供其淫樂,明武宗不惜頻繁騷擾民宅,欺男霸女,什麼寡婦、歌妓,統統照單全收。連歌妓也敢納入皇宮,充當娘娘。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5,臨清二閘(黃強攝)】

臨清段上的戴閘、二閘室京杭運河之上現存元、明兩代最為完整的水閘。明永樂十五年(1417),臨清由於鰲頭磯以北的元代會通河故道與衛河落差較大,不適行船,廢除其入衛河及其上的三座水閘,重新開挖了鰲頭磯以南的入衛河道,新建了頭閘、二閘。現在頭閘研不復存在,只有二閘保存完好。

明代正德至萬曆年間(1506-1619),為了方便原會通河北支兩岸的交通,遂把臨清頭閘(葉城臨清閘)與中閘(也稱會通閘)改建為橋,分別命名為問津橋和會通橋。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6,明武宗題寫天下奇觀】

正史反映的皇帝往往是嚴肅可敬的形象,對皇帝不利的往往採取曲筆或隱諱的手法,不可能象皇宮的記事錄那樣,記錄皇帝某月某天臨幸了那個女人。至於皇帝在民間尋花問柳,在敬事房記事錄也不會記載。正如前文說述,王東洲墓志銘雖沒詳細說明武宗皇帝在臨清期間如何找樂子,畢竟說明了為武宗婦女的艱難性,點名了武宗的風流快活的生活狀況。

西門慶何嘗不具備了明武宗荒淫好色的秉性?西門慶奸占潘金蓮,害死武大郎,有陷害武松,充軍發配;勾搭李瓶兒,氣死花子虛,席捲財產;霸佔宋惠蓮,為了長期姦淫宋惠蓮,不惜設計陷害家丁來旺。通姦林太太,包占李嬌兒,稍有不如意就沖砸麗春院,所作所為,無不顯示出他的流氓本性,與官商的權勢。

有財力則底氣十足,有勢力則腰杆子硬朗。有官商結合的勢力與資本,西門慶才能揮金如土,欺行霸市,賣官買官,操縱官司。

此外,葉桂生先生在他的《金瓶梅》系列論文中,認為「南薰門」即「南巡之門」,折射出皇帝的聲勢。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7,黃強著《金瓶梅風物誌》】

在《金瓶梅》一書中,有若干西門慶戴冠冕的情節。按說冠冕是皇帝的專用帽子,其他人是不能戴的。但是西門慶卻多次冠戴,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隱諱的寫法,反映出西門慶的帝王身份。詳細情況請參閱拙著《金瓶梅風物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臨清是明武宗與民間女子尋歡作樂的風流場,王東洲的墓志銘是這一活動的文物實證,王東洲是當年武宗騷擾民女、放縱情慾的見證人與服務者,因為他的努力,「不避艱難」,才讓武宗感受到與皇宮不一樣的快樂。想想,為什麼武宗要在臨清呆上一個半月,是什麼讓他如此迷戀臨清?山明水秀?武宗沒這個雅興。風物人情?武宗也沒有這個品味。能夠讓武宗動情的只有女色,與皇宮貴族女人不同口味的女人。在臨清交通便利,南來北往,什麼貨色都有,守住這個要道,即有地方官員的恭迎利代,又有地方鄉紳殷情服務,不受朝廷官員的勸諫,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豈不快哉?難怪武宗要在臨清停留近一個半月。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8,臨清考棚黌門(黃強攝)】

考棚的所在就是明代工部營繕分司的辦公地點,臨清磚廠就屬於營繕分司的管轄範圍,換言之相當於中央政府建設部建築材料廠。臨清磚在明清時期是故宮和十三陵的主要貨源,管理磚廠由工部官員負責,《金瓶梅》中說及磚廠的劉太監、薛太監,並非磚廠主管,而是宮主派到磚廠負責監督、督辦之責的。

美人來相伴,醉卧風流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無論是明武宗,還是西門慶,都是為追逐女色不惜代價,不擇手段的花花太歲。在西門慶身上有明武宗的影子,在明武宗的身上也包含著西門慶的秉性,他們是一對孿生子,一對狗兄弟,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29,偏頭關】

明武宗化名朱壽,帶兵打仗是假,風流快活是真,他在偏頭關遇到歌姬劉女,收在身邊,他是皇帝,誰敢說個不字?他就這樣風流,這樣荒唐,以致與社會禮制衝突。

一部《金瓶梅》就是對明武宗的隱射傳記,一部《金瓶梅》就是明武宗的發跡史。

臨清就是明武宗的溫柔鄉《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

【圖30,《游龍戲鳳》劇照】

臨清是《金瓶梅》故事的發生地,臨清是明武宗縱情風流的溫柔鄉,臨清大地上留下了明武宗巡行的痕迹,臨清也保留了與明武宗有關,與《金瓶梅》有關的文化遺存。說到《金瓶梅》,肯定要提及臨清,說到臨清的歷史,也會讓人們想到偉大的市井小說《金瓶梅》,由朱太尉巡遊臨清想像明武宗巡行臨清的浩大場面,揣摸《金瓶梅》中曾經發生過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風流的傳說。

說不盡的《金瓶梅》,說不盡的臨清。

說明:本文系頭條號簽約作者黃強的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有需要使用本人文章的,請與作者聯繫,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知名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另一隻眼看金瓶梅》《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金瓶梅風物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網、亞馬遜、京東等有售。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孔夫子網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黃不息 的精彩文章:

看一下《金瓶梅》中太尉出巡場面就知道皇帝的排場

TAG:黃強黃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