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謝 書

唐·李商隱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自蒙半夜傳衣後,不羨王祥得佩刀。

受朋友之邀解讀此詩。

這首小詩,是李商隱寫給他的恩人令狐楚的,這是一首感恩的詩。

令狐楚是誰呢?令狐楚是一位駢文大家,在當時,韓愈的古文、杜甫的詩、令狐楚的駢體文是並稱三絕的。這人不僅文章了得,而且官場也混得如魚得水,長期身居朝廷高位,一度官至宰相。令狐楚是挖掘李商隱、培養李商隱,引領李商隱進入京城最上層交際圈並步入官路的人。

李商隱從小就是個苦哈哈,父親在他不夠十歲的時候就死掉了,母親帶著他、弟弟、妹妹、身患疾病的姐姐度日。李商隱從小要靠抄寫文書、舂米稗販(體力勞動)來掙錢養家。幸好,他有一個學富五車但隱居鄉里的怪堂叔,這位堂叔就是李商隱小時候的老師。李商隱的詩文從小就是跟這位堂叔學的。李商隱刻苦好學、悟性也極高,堂叔對他要求也高,很快在文學上,李商隱就青出於藍了。

成年後,李商隱來到東都洛陽,他也想參加科舉,步入仕途,光耀門楣。但是,毫無背景的他根本就摸不到門路。而且,他的堂叔一直教他的都是古體詩,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今體詩和駢體文(因為他的怪堂叔非常鄙視今體詩與駢體文)。可是,當時的科舉考試、人際交往、溫卷獻酬,都需要用今體詩或駢體文來寫,特別是公文,基本都是用四六體的駢體文寫就。這一方面,成為了李商隱的超短板。

然而,有才也不怕。有一次,白居易(對的,就是你認識的那個白居易)知道了李商隱這個人,並被他的詩打動了。白居易把這個多才的少年推薦給了令狐楚。此時的令狐楚是戶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部長,但是令狐楚沒有一點架子,他非常愛才,他把李商隱收入門下,跟他的兩個兒子一起學習,親自教他們駢體文。

於是,苦哈哈的李商隱,轉身一變,就變成了財政部部長兒子的高級伴讀郎。令狐楚宅心仁厚,不僅把李商隱當兒子相待,還把畢生文學造詣傳授給他,很快,李商隱功力大增,才華遠超令狐家的兩位兒子。

李商隱跟隨著令狐楚,出入各種上流社會的派對,擠進了京城最上層的交際圈。

後來,令狐楚每去到地方當大官(刺史或節度使),都會把李商隱帶在身邊,讓他幫忙撰寫公文、辦理雜務,對他呵護有加,令狐楚的下屬也都對李商隱和顏悅色。

《謝書》這首小詩,大約寫在大和四年至六年(830-832),當時,李商隱約20歲,正跟隨著令狐楚在鄆州節度使府中。對於令狐楚給予自己的種種照顧,李商隱感激不已,於是寫下這首詩。

「微意何曾有一毫」,對您小看不敬之意未曾有過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我只是拿著筆硯侍奉著虎略龍韜(成語,意思是兵家權謀,這裡代指身為節度使的令狐楚)。前兩句,就是說自己只是一個書生,只知道手持筆硯隨從大帥,從您那裡學習文章秘笈。

後兩句用了典故,李商隱的詩經常用典故,這也是導致難以讀懂的原因。「半夜傳衣」用的是佛門禪宗的故事:五祖弘忍選擇嗣法弟子,最終沒有把衣缽傳給呼聲最高的神秀,而是在半夜秘傳地位最低的慧能,並讓他連夜出走到南方傳法,慧能遂開創禪宗南宗,是為六祖。這裡比喻令狐楚將駢體文章奏之三昧傳給了自己,衷心感激、意外慶幸。

王祥是晉代位至三公的人物,傳說在他名位未顯時,他的領導就認為他是「公輔之量」,把一柄經人鑒定只配三公佩戴的寶刀贈送給他,預言他將來必為三公,後來果如其言。

此時的李商隱因為學得文章絕技,自信前途無量,覺得自己就是下一個慧能、王祥了。

全詩展示出李商隱的無盡感激,同時也顯示出他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積極樂觀的態度。

李商隱最擅長的其實是愛情詩,他的無題系列愛情詩(下期再分享),是最膾炙人口的,也最引人入勝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有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詩歌的閃爍其詞、迷離朦朧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無限的美感。這是李商隱詩歌最為特色的地方。

李商隱所處的年代是晚唐,跟他同年代的是杜牧,被後人稱之為「小李杜」。比他前一點的是白居易、元稹、劉禹錫,在李商隱還沒有出名時,白、元、劉三人已經成為當時詩歌界的泰鬥了,創造出的「白元體」、「白劉體」,得到眾多社會名流、文人墨客的爭相效仿。

李商隱除了愛情詩之外,另一種他經常寫的詩是政治詩,他政治類詩歌最常模仿的是詩鬼李賀、詩聖杜甫,這兩個人也是他最崇拜的偶像。

就這樣,啰嗦了。

文/謝大力

往期原創精選

GIF

閱讀 · 思考 · 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往事不計,後事不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