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墜落荒島的日軍「寶物」,是如何幫盟軍贏得二戰的

一個墜落荒島的日軍「寶物」,是如何幫盟軍贏得二戰的

文/快哉風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說過一段經典的話:「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兩周後就會引起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圖:荒島上的這架日軍飛機開啟了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戰爭史上同樣存在。今天,風哥就來說一說二戰史上的那隻蝴蝶:美軍在一個荒島上撿到了一架日軍的寶貝飛機。

一、

同學們都知道,二戰最著名的戰鬥機之一,是日本的「零戰」。

這款戰鬥機的誕生日期是1939年,正好是日本紀年的2600年,因此被稱為「零式戰鬥機」,它的正式名稱是「零式艦上戰鬥機」,簡稱「零戰」。西方人則直截了當稱其為「Zero」。

圖:日軍「最強零戰」岩本徹三的模型

看過宮崎駿動漫《起風了》的同學都知道,零戰的設計師是日本三菱重工著名的設計師堀越二郎,以當時日本的工業水平,能設計出如此性能超前的戰鬥機,實在是個奇蹟。

圖:《起風了》劇照

二戰前期,「零戰」是盟軍飛機無法抵抗的優秀戰鬥機。它航程遠、速度快、轉彎半徑小、爬升靈活,幾乎是飛行員夢想中的完美格鬥飛機。

圖:珍珠港事件中,「赤城號」航母起飛的零戰

「零戰」第一次出現在1940年下半年的中國戰場,當時的重慶空戰中,一共有99架中國飛機被「零戰」擊落,而「零戰」僅有兩架因地面事故焚毀。

圖:1941年中國戰場的零戰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盟軍艦載機無論是海軍的F2A水牛式戰鬥機、F4F野貓戰鬥機,還是陸軍的P40都不是「零戰」的對手,開戰後僅僅幾個月時間,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機部隊就被消滅了三分之二。

圖:達爾文空襲,「零戰」成了盟軍噩夢

那時候,美軍飛行員在上飛機出發時,都清楚知道返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零,成了空中死神。

二、

對於這款無敵的寶貝飛機,日本人非常注重保密。

日本海軍規定了一個死命令:飛行員一旦在敵占區迫降,一定要徹底破壞飛機。

圖:1941年底尼豪島被飛行員燒毀的零戰

有個現成的例子:日本偷襲珍珠港那天,有一個「零戰」飛行員西開地重徳,油箱中彈被迫降落在偏僻的尼豪島上,恢復體力後,他點火燒毀了飛機,以免落入美軍手中。(此人的故事頗為傳奇,參見風哥文章《日本飛行員油盡迫降,拿一把獵槍奪夏威夷小島》)

圖:西開地重徳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多次找尋到墜毀的「零戰」殘骸,但都沒有多大研究價值,「零戰」依舊神秘莫測。

值得一提的是,志願援助中國作戰的「飛虎隊」陳納德上校,曾經向美國軍方詳細闡述「零戰」的作戰特點,並建議提升P-40戰鬥機等的靈活性,卻都被軍方束之高閣。

圖:陳納德是第一個熟悉「零戰」的西方飛行員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吃盡了苦頭後,美國軍方終於開始對「零戰」的技術情報求之若渴,尤其迫切想搞到一架完整的飛機,好測試出它的致命缺陷在哪裡。

圖:太平洋戰爭中的一架墜毀零戰

但是,捕獲一架完整的「零戰」談何容易。

1942年6月,一個幸運的日子來臨了。

三、

為配合中途島戰役,牽制美軍注意力,日軍在1942年6月發動了對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的佯攻。

圖:阿留申群島,紅圈處為阿庫坦島

6月4日,一等飛行兵曹古賀忠義駕駛一架「零戰」21型(製造番號4593),參與了攻擊隊。他只有19歲,是日本輕型航母「龍驤號」的艦載機飛行員。

圖:古賀忠義

戰鬥中,地面火力(一說水上飛機)用機槍掃射,一顆子彈擊中了古賀的飛機,而且很致命的切斷了潤滑油系統,飛機開始冒煙漏油,古賀知道回不了航母,匆匆飛往附近的阿庫坦島迫降。

圖:中彈後的古賀零戰冒著黑煙

阿庫坦島是阿留申群島的一個無人荒島,距離荷蘭港40公里,島上遍布苔原,在戰前被日方選定為萬不得已的飛機緊急著陸點。古賀打算,先迫降再燒毀飛機,夜裡再等日本潛艇搭救。

圖:阿庫坦島衛星圖

但是,古賀沒想到苔原下面是濕漉漉的沼澤,機輪一下被陷住,飛機翻轉倒扣在地面。倒霉的古賀則在撞擊中折斷脖子,當即斃命。

圖:一個月後被發現的古賀屍體

圖:墜落的古賀零戰

墜機現場在普通飛行線路的視野之外,從海上根本看不到,所以古賀和他完整無缺的寶貝飛機就這樣擺放了一個多月。

直到7月10日,一個美軍中尉威廉姆駕駛偵察飛機,在例行巡邏時發現了苔原中央亮閃閃的機腹。

圖:發現零戰的美軍飛行員(左)

四、

對於美軍,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捕獲物。

圖:美軍登上古賀零戰

美國海軍出動運輸艦艇,開到阿庫坦島運走了「零戰」,古賀的屍體則被就地草草掩埋。

圖:古賀零戰運輸中

一個月後,這架被冠名為「古賀零戰」(Koga"s Zero)的戰鬥機,被運到南加州聖迭戈基地修復成正常狀態,美軍飛行員艾迪少校進行了多達24次的試飛,取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圖:試飛中的古賀零戰,日之丸被美軍藍底白五星機徽取代。

 試飛的結果,終於找到了「零戰」的孔雀屁股:1、構造強度不足,高速飛行中易超負荷解體,承受戰損的能力不高;2、中高速度範圍下的運動性能劣於盟軍戰機;3、油箱缺乏被槍炮命中時抗燃的設計,駕駛員幾乎毫無防護力;4、無線電通信品質不佳……

圖:試飛中的古賀零戰

解剖刀一樣的技術分析後,「零戰」對於美國人已毫無秘密,尤其是它為了機動性而犧牲的防禦力、耐彈性,讓美國人下了結論:「零戰恐怕是二戰中被子彈最容易擊落的戰鬥機。」

荒島的蝴蝶煽動翅膀後,太平洋的龍捲風來了!

盟軍飛行員針對「零戰」防護差、俯衝性能不足的弱點,採用了「迎頭打了就跑」、「薩奇剪刀」等編組戰法,讓「零戰」無可奈何。很多美軍飛行員,得益於這種戰法而死裡逃生。

接著,美軍祭出大殺器:二戰中後期最厲害的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美國兵昵稱為「潑婦」。

圖:零戰終結者,F6F地獄貓

它幾乎就是按照「零戰剋星」來設計製造的:每一項性能上都很優秀,尤其是非常堅固,零戰的火力對它如同玩具槍。二戰期間,F6F總共生產了12275架之多。

地獄貓從1943年9月首次出戰後就戰果累累:拉包爾空戰擊落了50架日機;塔拉瓦環礁空戰擊落了30架零戰,自己僅損失1架。到了1944年的菲律賓海戰,更是輕鬆擊落了數以百計的日本飛機,美軍戲稱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

圖: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

「零戰」,真的歸零了。

五、

「古賀零戰」的被捕獲事件,很大意義上改變了二戰格局,加速了日本投降。飛機的全面落後、飛行員的大量戰損,使得戰爭中後期的島嶼爭奪戰中,日軍全部喪失制空權、制海權,唯有靠人命來拼。

圖:日本王牌飛行員西澤廣一的零戰,他死於地獄貓截擊

美國軍事學家如此評價:「古賀零戰有極大的歷史意義,是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改變進程的捕獲武器。」一位美國將軍則說:「這是個寶物,是美軍二戰中最有價值的捕獲物。」

日本軍事歷史家甚至認為:「(零戰被俘)對於日本來說,比中途島海戰的失敗更嚴重。」

圖:1945年美軍士兵和被解救戰俘在日本舉起星條旗

最後,說一下倒霉的古賀最終結局。

1988年,一個美國作家在阿拉斯加找到了古賀的埋葬地。後來,美國人將其和另外幾百名日軍遺骨歸還給日本,葬於東京的千鳥之淵戰沒者墓苑。

圖:千鳥之淵戰沒者墓苑

而那架為二戰勝利立下大功的「零戰」,則在1945年美軍一次訓練事故中墜毀,殘骸和碎片至今仍保管在幾個美國博物館的角落,默默不為人知。

參考資料:《從零到零——舊日本海軍航空兵戰鬥機裝備》、《零戰的真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團長叛變投靠日軍,羅榮桓大怒兩度下令剷除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