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皇帝昏君輩出,為何300年不亡?

明朝皇帝昏君輩出,為何300年不亡?

明朝經太祖朱元璋經營,社會等級森嚴,國家重農抑商。明朝初期百姓沒有里甲同意是不能隨便走出村莊,藩王不能隨便離開封地,違者處死,一定程度阻止了軍隊造反和農民起義,維護了王朝統治。軍隊實行屯田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加上明朝初期朱元璋反腐堅決,官員相對清濂,軍隊訓練有素,國家日益強大。後有永樂盛世,仁宣之治,明朝國力強大。

明朝中期,經歷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蒙古將領也先擄去。此後明宮政治鬥爭就越發嚴重,皇帝,太監,文官集團相鬥。但無論太監王振,劉瑾等人如何掌權,文官如何結黨私營,皇權依舊掌握在皇帝手中,這和唐朝太監挾持皇帝亂政有明顯不同。此時每年都有邊民造反,少數民族鬧事,但王朝根基還硬,無關痛癢。

到了明朝後期,尤其是萬曆時期。萬曆在位48年有30年不上朝,太監飛揚跋扈,尤其是礦監中飽私囊,國家貪腐極其嚴重,百姓苛捐雜稅,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王朝日薄西山。雖有倭寇擾亂沿海,播州叛亂等危及王朝統治的事發生,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鎮壓得了。到了崇禎年間,積弊久矣,官員極其腐敗,小冰河時期到處災荒,流寇四齣,外有後金(即後面的清朝),國家分崩離析,走向滅亡。

我還認為明朝的內閣制度保證了明朝正常運轉,雖皇帝昏庸不管事,如正德皇帝到處遊玩,嘉靖皇帝西苑練丹,萬曆30年不上朝,但國家依舊可以運轉。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雖栽贓陷害,製造冤假錯案,名聲極臭,但也一定程度監視阻止了謀逆之人行事起亂,維護王朝統治。

一個大一統的王朝300來年,其實也不算太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般來說推翻一個腐敗的王朝,從明刀明槍幹起來,也要幾十年光景,很正常。

喜歡我寫的就關注我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的美國有潛力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軸心國嗎?

TAG:小曾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