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魔」白居易千年前在忠縣幹了這件事,這才使橘城實至名歸

「詩魔」白居易千年前在忠縣幹了這件事,這才使橘城實至名歸

說到詩意山水忠縣,你能想到什麼?

腦海中彈幕模式自動開啟!

石寶寨:客官,江上明珠等你喲,記得來玩兒!

烽煙三國:親,來聊聊關羽和張飛,感受下忠義文化唄!

三峽橘海:滿樹搖曳的紅燈籠都在盼君來,嘿嘿嘿嘿!

但你卻不知道,除了這些本土大咖,忠州還住過一個詩壇巨擘,他就是「詩魔」白居易。說起來白居易算是當時中華大地上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才華橫溢的文壇名人,如果彼時有「中國有詩歌」這檔節目,他肯定保底前三。

然而,今天要捋一捋的是白居易與忠縣非同尋常的淵源。

當地子民敬愛白公,為紀念他對忠州的貢獻專門修建了白公祠。這座祠堂始建於宋,清代重修,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白公祠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來忠縣旅行必須打卡的地方之一。

現在,開啟時光隧道,我們夢回唐朝,看看當時的白居易是如何與忠州結緣的!

千年前白居易任忠州刺史 用詩篇讚歎山水之美

公元前818年,一道聖諭快馬加鞭送到白府,將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貶至忠州任刺史,他來到忠州後在縣城東邊山坡,經營種橘種花的園子。歷史知識點看到了么?千年前的白居易竟在忠縣種橘種花。長江柑橘帶的打造,白居易也算是功不可沒!

同年12月,白居易從江州風塵僕僕趕來忠州,任五品下階刺史。從此,白居易似一輪明月,懸於忠州歷史的星空。但他不知道的是,後來這個地方居然會讓他魂牽夢繫。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一步不可行,況千三百里。一跌無完舟,吾生繫於此。」這首《初入峽有感》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白居易對忠州的初印象,三峽的雄奇險峻也刷新了他對大自然美景的認識。

同時,他還用詩歌讚歎忠州「巫峽中心郡,巴城四面春。」

醉心開山修路養花果 臨走草樹禽魚盡有情

來到忠州之後,當地的老百姓善待他,敬他如高懸明月,愛他如父母大人。白居易勉力工作,履行「刺史掌清肅邦幾,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撫和齊人,勸課農桑,敦敷五教。」職責。

白居易在忠州開山、修路、養花,種果。白居易在忠州城東的山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種的果是當地盛產的橙子!

好景不常在,公元前820年,白居易司門員外郎,返回長安。臨別之時,愛意無限,留下了「三年留滯在江城,草樹禽魚盡有情」的感嘆。巴地山水、物產、鄉情民俗都讓白居易心存不舍、別情依依!

那麼白居易眷戀忠州什麼呢?「開元寺風景」、「東坡桃李」、「水西樓竹」、「山北寺僧」「新岸柳」、「軍廚酒」、「郡樹花」、「橋上竹」、「草樹禽魚」,都是他心底舍不掉的眷念。

而這其中,最依依不捨的就是樹了,有詩為證:長憶小樓風月夜,紅欄幹上兩三枝。每看闕下丹青樹,不忘天邊錦繡林。

其實,詩人白居易是個不錯的吃貨,對水果的鑒賞能力很強。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愛吃荔枝,所以他在忠州也種荔枝,可後來白居易發現橘子才是忠州結合天時地利的最優選擇,橙子果粒飽滿、汁多味甜,完全不輸荔枝帶來的口腹之福。

所以,2000多年前的白居易就開始在忠州大力推廣種柑橘。他心心念念放不下的,是忠州漫山遍野的橘子樹,留戀不舍的是掛在樹梢的粒粒橙子!

忠州能坐擁「中國柑橘城」的稱號,白居易打下的基礎功不可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名噪一時流傳千年的大荔白樓,你知道嗎?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