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周潤發拍港版《老炮兒》有多慘,《英雄本色》前像條狗

周潤發拍港版《老炮兒》有多慘,《英雄本色》前像條狗

文/馬慶雲

最近院線上映了《英雄本色2018》,王凱、馬天宇、王大陸這三個小鮮肉主演。1986版的《英雄本色》,成為內地一代中年人的集體記憶。不少男性影迷,學會了周潤發拿紙幣點煙的經典動作,這批影迷的爸比媽咪也沒少揍他們。而不少女性影迷,迷倒在小馬哥抱著妹子在夜總會藏槍的帥氣中。86版的《英雄本色》,倒沒什麼小鮮肉,有的是周潤發、狄龍和張國榮。

這片子倒是也簡單,狄龍帶著周潤發混黑社會,風生水起,但遭遇黑吃黑,坐牢三年再出來之後,已經換了人間,只能幹底層工作,卻又遭遇曾經黑社會的威脅,已經做警察的弟弟張國榮並不理解哥哥狄龍,狄龍最終帶著周潤發跟黑社會決一死戰,兄弟情深。86版的這部《英雄本色》背後藏著的主創故事,比電影更精彩。

當時,導演吳宇森剛滿四十,按著傳統說法,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男人過了而立之年要是再無成績,就已經開始非常著急了。等接近四十,還是平平淡淡,就容易焦躁了。所以,中國歷史上,不少的農民起義,帶頭人都是四十上下的人。李自成這樣,洪秀全也如此。四十歲之前的吳宇森,也屬於落魄的小導演,轉型電影屏幕,觀眾根本不買賬。

狄龍呢?他跟吳宇森都是1946年生人,《英雄本色》那一年也都是四十歲。在狄龍還是小鮮肉的時代,倒也算是名滿天下,二十幾歲的時候,是那個年代的吳亦凡、李易峰。但是,你沒辦法小鮮肉一輩子,畢竟那個時代還沒有玻尿酸技術。所以,拍攝《英雄本色》之前,狄龍已經被老東家拋棄了,小鮮肉變為老臘肉,沒市場了啊。

周潤發,也就是我們後來叫的小馬哥,也沒好到哪去。在《英雄本色》之前,拍過不少電影,但票房一個比一個尷尬。當年的香港電影市場,比咱們現在還勢利眼,你連續幾部戲不行,就成票房毒藥了。《英雄本色》之前的周潤發,不叫小馬哥,叫毒藥發。

這就是他們仨的處境,像不像86版的《英雄本色》的劇情呢?——老子曾經是混黑社會的,但現在落魄了,但老子心裡邊還是總覺得自己很牛,還能再干一票,結果,就真幹了一票。看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明白《英雄本色》為什麼在那個年代如此受追捧了。它很好的滿足了中年男性對生活的意淫。

狄龍、周潤發和吳宇森三人在當時的處境,也正好是曾經牛過,但彷彿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你只能活得像條狗。所以,當劇情中小馬哥周潤發蹦躂著給老闆擦車,然後坐在地下停車場吃盒飯的時候,我們絲毫不會覺得意外,他們不就是正在演自己的不得志的生活嘛。

反觀大陸這邊的《老炮兒》,其實正是香港那邊的《英雄本色》。馮小剛飾演的六爺曾經牛過,也是混街面兒的,但現在已經不是六爺的時代了,一群老炮兒在新時代眼裡,更像是一群老逼。他們還想再牛一把,然後就真幹了一票。

這類劇情,很具備煽動性,尤其對於鬱郁不得志的中年群體。不過,略微遺憾的,是《英雄本色》在進入中國內地之後,在部分青年群體那裡,有些變了味道。他們把它當做了簡單的香港黑幫片,比武鬥狠,打家劫舍罷了。香港黑社會電影在中國內地,對不少青年造成了很消極的影響。

但這是電影本身的問題嗎?顯然不是。86版的《英雄本色》,改編自1967年龍剛編劇導演的《英雄本色》。67年這個版本,更近乎寫實,展現那個年代香港黑社會的真實處境。而這個年代,則十分值得注意。當時,金庸剛剛完成《天龍八部》,正在創作《笑傲江湖》。

武俠與黑幫,應該是香港文學(我們姑且將電影劇本認定為文學的一種全新形式)的一種造夢。無論是武俠的世界,還是黑幫的世界,它們都自帶一種江湖的道義。簡單一點說,是講兄弟情義,要患難與共。喬峰、虛竹和段譽,拜把子兄弟,誰打他仨,他仨打誰。這是《天龍八部》。小弟調轉船頭,帶上扛把子,幫著大哥一起跟黑社會火拚到底,亦然,這是《英雄本色》。

香港文學與香港電影,在努力塑造一種江湖上的道義感。他們在港督現行規則之外,努力遙望一種他們記憶中的大陸儒家文化的正統,並且將這種正統行之於江湖大夢當中。而儒家的江湖正統,在他們的記憶中,則是剛正、凜冽、信義、瀟洒等等。無論是武俠還是黑社會,都以信義為堅守的前提。在這遙望大陸儒家文化傳統的香港受眾中間,是有消費潛力了。

而不少香港黑社會電影,在追求信義的時候,會淪入只講兄弟情的狹窄境地中。這也是為什麼港片以光碟方式北上大陸之後,會帶壞一批青年。只講兄弟情,容易淪為土匪地痞鬍子。而講兄弟情的大前提,則是兄弟之間,有著共同認可的江湖大義。金庸的高明,就是這個江湖大義抓的足夠儒家,他們的核心就是讓國家民族往更好的地方去。可惜,不少黑社會題材的造夢電影,把這個精髓弄丟了。

好在,86版的《英雄本色》倒是也有驚鴻一瞥。周潤發在街邊吃臘腸米粉,小販突然遭遇城管,周潤發跟著小販一起逃跑,只是為了還小販吃米粉的碟子。這其實才是「哀民生之多艱」的儒家精神。錢穆先生在《國史綱要》裡邊談中華文化傳承的根本便在於,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歷史精神,最重要的組成部門,其實便是我說的,哀民生之多艱,這是在帝王之外開出來的江湖之路。

所以,我們反觀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它表面上是老混混要再干一票大的證明自己曾經的輝煌,實際上,是一個小老百姓對吳亦凡飾演角色那伙人由衷的憎惡,是哀民生之多艱視角的江湖造夢。

當然,人到了四十,總會覺得英雄落寞。我找兩毛美刀,也點根煙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慶雲 的精彩文章:

《妖貓傳》真的虧損1.6億,陳凱歌自己砸了1.7億嗎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