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大清滿朝文武聞風喪膽的地方,犯人一聽要被發配此地立刻自殺
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這個地方就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專屬接收地,在北方極邊地區,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人間煉獄,蠻荒之地;
據《寧古塔流人》描述,當時的此地,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被流放此地的犯人,許多都死在半道上,或不堪長途跋涉而衰,或被豺狼虎豹吞食,甚至被野蠻人擊殺,毅力堅強者才能到達目的地的;
被流放此地的名人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著名詩人吳兆騫,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的家屬,深陷文字獄的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
這個地方就是寧古塔。寧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指一個地方,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曾在此駐紮軍隊。所以說寧古塔是大清的福地和崛起之地。
那麼為什麼還要將有罪之人發配到大清的龍脈所在呢?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雖然寧古塔是努爾哈赤曾經的老巢,但是入關後,便人跡罕至,經濟落後,儼然成了偏遠的莽荒地,所以過去的人沒有好日子過;
原因二是為了發展此地。小兵小卒者不必耗費力氣遠去寧古塔,能夠被發配說明這個人本身是有些能力的,比如文人學者、能者武將,過去之後自然要發揮專業所長為地方貢獻一番。
當時的朝廷官員一旦犯事,最怕聽到的就是「寧古塔」三個字。這個名字成為宣判他們活死刑的證明,也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許多心理脆弱之人一聽說被發配到寧古塔乾脆提前就自殺了,覺得死了比受活罪強。據統計,僅雍正一朝,被發配寧古塔的人數在570人,這其中有一百餘人在出發前就自掛東南枝了。
到了寧古塔,財產、功名、女色、榮譽、學識,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了。發配寧古塔的人幾乎貫穿了清朝歷朝歷代,直到清朝瀕臨滅亡時,還有皇家貴族被流放。
光緒皇帝的堂兄愛新覺羅·載瀾,道光皇帝之孫,被八國聯軍揪住,逼迫慈禧將之流放至新疆迪化。辛亥革命後,載瀾被移至寧古塔,結果袁世凱就不再允許載瀾離開寧古塔,於是載瀾在寧古塔了結一生。
參考書目:《寧古塔流人》滿汝毅


※畢加索為什麼不敢來中國?因為中國有比他厲害的人!直稱中國第一
TAG:解憂雜貨鋪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