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藥品說明書晦澀難懂,學會這幾招輕鬆看懂,保證安全用藥

藥品說明書晦澀難懂,學會這幾招輕鬆看懂,保證安全用藥

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生一些常見小病,自己到藥店拿點葯吃。此時,由於沒有的醫生指導,藥品說明書便成為保障安全用藥的關鍵。然而,然而,現實中小小的一張藥品說明書往往包含很多內容,涵蓋藥品成分、藥品名稱、性狀等等項目,生僻晦澀的名字和術語卻讓人不那麼好懂,這給安全用藥帶來極大的隱患。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城鄉居民安全用藥調查結果顯示,有87%的受訪者曾有過自我葯療的經歷,有69%的受訪者看不懂藥品說明書,36%在自我葯療時出現過失誤,其中26%表示因此耽誤了治療。

一、看藥品說明書 一定要「拎重點」

「看藥品說明書,一定要『拎重點』。」藥品說明書看起來複雜,主要是因為裡面包含很多專業的藥學知識,而這些專業內容是給醫護人員做參考,普通人看不懂很正常。像說明書上藥品化學名稱、結構式等普通人不需要了解;反倒是藥品的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和儲存辦法等才是必看的內容。用法用量是指導消費者用藥的基礎,而仔細查看適應症,以及藥物的有關禁忌人群,則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錯誤用藥的情況。

1.看清藥品名稱 避免重複用藥

有時一種藥品有多種藥名,如通用名、商品名、別名等。藥品的通用名稱是國家藥典採用的法定名稱,不論哪個廠家生產的同種藥品都只能使用的名稱。商品名稱是藥廠通過註冊受法律保護的專有藥名。患者只要弄清楚藥品的通用名,就能避免重複用藥,因為一種葯只有一個通用名。

2.細看適應症 才能對症下藥

適應症指藥品所對應治療的疾病,一定要注意藥品的適應症,只有對症下藥,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在一些中成藥的說明書中常用「功能與主治」表示。患者服藥一定要在適應症範圍內,尤其是非處方藥物,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中適應症服用,避免錯服、誤服,造成不良後果。目前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超說明書中用藥越來越多,但患者不可擅自超說明書用藥,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

3.掌握用法用量 有利藥物吸收

藥物的用量,應根據年齡不同而區別。說明書上的用量大都為成人劑量,60歲以上老人通常用成人劑量的3/4,小兒用藥量比成人少,可根據年齡按成人劑量折算,也可按體重或按體表面積計算用藥量。

一日三次:一般不是指準時在三餐時服藥,而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一次。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葯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治療的濃度;一日二次: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成2段,每12小時服藥一次。

不同的藥物分別要求在飯前、飯後或飯時服。飯前指用餐前半小時,飯後指用餐後15~30分鐘,飯時服指用餐的同時服。此外,空腹服藥:在餐前1—2小時或餐後2小時左右服用,可避免食物影響藥物吸收。這類藥物一般對胃無多大刺激;睡前服用: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鐘服用。如瀉藥比沙可啶、酚酞等,9—10小時後方能見效,可在睡前服下,第二天早晨生效;必要時服:根據需要隨時服用。如胃腸解痙葯(阿托品片)、鎮痛葯(顱痛定)、止吐葯(胃復安)、防暈車船葯(眩暈停)等;即刻服:指疾病發作時馬上服用,如硝酸甘油含片。遵照規定服藥,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避免不良反應。

4.注意貯藏條件 檢查藥品有效期

藥品說明書中的貯藏一欄一般會明確標註了貯藏條件。一般儲存方法表示為保存在陰涼處,指的是保存溫度不超過20℃,冷藏是指2℃到10℃。要求冷藏的藥物一定要放在冰箱里,比如胰島素、一些眼藥水、耳液、漱口水等。有的會詳細寫明「密封,在乾燥處儲存(10到30℃)」、「25℃以下密封保存」,市民應按起要求存放,以免導致藥品變質,服用後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害健康。家中備葯要注意保存藥品的說明書和標籤,定期檢查藥品質量變化和有效期;同時還要注意不能讓小兒接觸到,以免發生誤服。

5.重視禁忌證 一字之差有區別

禁用、忌用、慎用,是藥品說明書中很常見的辭彙,三者雖然看著相似,但程度上卻有區別,用藥時一定不能大意。

慎用是指該葯可以謹慎使用,在服用之後,必須密切觀察病人用藥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葯,如沒有就可繼續使用。通常需要慎用的大多是指小兒、老人、孕婦以及心臟、肝臟、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因為這些人體內藥物代謝功能(包括解毒、排毒)較差,機體對某些藥物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故不要輕易使用。因此,慎用並不等於不能使用,家庭遇到慎用藥品時,應當諮詢醫生後使用為好。

忌用比慎用進了一步,已達到不適宜使用或應避免使用的程度。標明忌用的葯,說明其不良反應比較明確,服用後發生不良後果的可能性大,最好不要用。但有的忌用藥品如病情急需,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理作用類似,不良反應較小的藥品代替,如果非使用該葯不可,應聯合使用其他對抗其副作用的藥品,減少不良反應,盡量做到安全。在家庭用藥時,凡遇到忌用藥品最好不用。

「禁用表示絕對不能使用,一旦禁用的患者使用了這種葯,會有嚴重的致命風險。」禁用是對用藥最嚴厲的警告。例如:對青黴素有過敏反應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黴素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18歲以下患者禁用;哺乳期婦女禁用紅霉素,因為此葯乳汁中濃度較高,會對嬰兒的肝臟造成損害。

6.不良反應多 莫過度恐慌

「是葯三分毒」,藥品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其實藥品的不良反應不是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它與患者的身體狀況、年齡、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幾率是很低的。在用藥時出現不良反應,輕微而又需繼續治療的,可以一邊治療一邊觀察,同時向醫師及藥師諮詢,較嚴重的應立即停葯到醫院就診。

藥品的不良反應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總結和積累出來的,是用藥經驗的一部分,而說明書作為法定文件,提供完整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盡到告知義務是其基本功能。所以,一般來說,應更加信任那些有詳盡不良反應信息廠家的藥品說明書,因為詳盡的信息反而給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加了一道防線。

二、拿不定主意時 及時諮詢醫生

對於不同的藥品說明書來說,都有著自己額外的用藥提醒。例如在一些治療皮膚病的軟膏上,會寫著「對本品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但對於市民來說,很多人並不知道裡面具體是什麼成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對其過敏。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不管是在醫院配的葯,還是在藥店購買,都應該提前查看說明書,及時提出困惑的地方,切勿自己亂做主張,以免自主用藥造成什麼意外。

此外,如果一次性要服用多種藥物,一定要遵循醫囑進行。因為不同藥物中可能含有同種成分,該成分過量反而會危害健康。

這些養生信息對您有用嗎?可在評論下方互動,提出您想了解的養生信息。

歡迎把這些有價值的養生信息推薦給您的家人和親友,邀請他們關注本號。本號定期發布,同時可查看歷史信息,了解更多權威養生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健康旅遊美食 的精彩文章:

TAG:養生健康旅遊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