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意識」與量子力學的神秘關係

「意識」與量子力學的神秘關係

人為什麼會有意識?確切地說,為什麼會有閱讀文字、看到顏色以及聽到聲音的主觀體驗?關於意識的起源問題,是人們對這個世界最底層的困惑之一。

一些人純粹以機械的發展觀來理解意識,將意識視為物質發展的產物,是一種高級形態。但如此一來,意識將和一個杯子不再有本質的區別,它甚至是可以被計算、被模擬、被推算的客觀事物。我們引以為傲的主觀能動性,則全都只是假象。另一些人認為,意識獨立於物質而單獨存在,是一種類似於靈魂的縹緲之物,是一種更高維度的東西。按照這種說法,不單只有人才擁有意識,一朵小花或許也有意識。甚至有觀點認為,砂石、流水等無機體也是有意識的,只不過微弱到不能被人類知覺而已。

這一問題的傳統答案是二元論——有生命實體與無生命之物有所不同。想一想你的身體是由大約1029個夸克和電子組成的,它們的運動都遵循簡單的物理定律。設想一種未來的技術能夠追蹤組成你身體的所有粒子:如果我們發現它們精確地遵守物理定律,那麼可能對意識的起源有一定認識。而這其中的關鍵可能就是量子力學。

首先,思維在早期量子理論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量子力學是目前用來描述原子和亞原子世界的最佳理論,也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支柱之一。量子力學中最廣為人知的謎題就是:量子實驗的結果會因為我們選擇測量哪種粒子的性質而發生改變。

這種「觀察者效應」似乎推翻了所有科學背後的基礎假設:存在一個與我們完全無關的客觀世界。如果世界是根據我們是否觀察以及如何觀察而運作的,那麼「現實」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愛因斯坦也曾經抱怨道,月亮只有在我們看它的時候才存在!

現在,一些物理學家推測,暫且不論意識是不是會影響量子力學,事實上,意識可能正是源自量子力學。他們認為,我們需要藉助量子理論才能完全理解大腦運作的機制。

展示思維在量子力學中如何發揮作用的最著名例子當屬「雙縫實驗」。光可以被視為一種波,當波從兩條狹縫穿過之後,它們會互相干涉。會在後一塊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雙縫實驗還可以用量子粒子(如電子或組成原子的其他微小帶電粒子)來做,結果十分違反我們的直觀感覺:這些粒子呈現出類似波的行為特徵。也就是說,當一束粒子穿過兩條狹縫時也會發生衍射,產生干涉圖案。接下來便是真正不可思議的地方。如果在其中一條狹縫中放置一個探測器,我們就可以知道任意一個粒子是否穿過這條狹縫。然而,此時干涉現象就會消失。只是觀察一個粒子的路徑,結果就發生了改變。

玻爾曾這樣描述:「觀察不僅會干擾需要被測量的東西,而且會創造它,我們迫使一個量子接受了一個確定的位置。」換句話說,我們自己製造了測量結果。

引申到意識,大腦可能含有某些特定分子,能維持更加穩固的量子疊加態。有人指出,磷原子的原子核可能就具有這種能力。磷原子在活細胞中無處不在,它們通常以磷酸根離子的形式存在,1個磷原子會與4個氧原子結合。這些離子是細胞內的基礎能量單位。細胞的大部分能量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分子內。ATP分子由腺苷和三個磷酸基組成,當其中一個磷酸基脫離時,就會釋放出能量供細胞使用。

活細胞內具有將磷酸根離子組合起來並使其分解的分子機制。兩個磷酸根離子可能會出於一種特殊的疊加態,稱為「糾纏態」。磷的原子核具有一種被稱為「自旋」的量子性質,這使它們更像是微型的磁體,兩極指向特定的方向。在糾纏態中,一個磷原子核的自旋取決於另一個磷原子核的自旋。換句話說,糾纏態是一種涉及不止單個量子粒子的疊加態。

由於波斯納分子處於糾纏狀態,神經元發出的電信號可能也因此糾纏在一起:或許可以稱之為一個「想法」的某種量子疊加態。如果原子核自旋的量子過程真的存在於大腦中,那它很可能十分常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科學界曾出現了一種熱衷「量子意識」的風潮,宣稱量子力學可以用來解釋心靈感應和心靈遙控等現象。量子理論發展的初期就有了「觀察者效應」和有關思維作用的假說,從那時開始,量子力學中就很難排除意識的部分。一些研究者甚至認為我們永遠都無法做到這一點。2016年,最著名的「量子哲學家」阿德里安·肯特提出,意識可能會以微妙但又可以可探測的方式改變數子系統的行為。我們很難單純用量子物理學之前的理論來描述意識,包括意識可能具有的所有特徵。

既然意識可能真的會影響測量的結果。那麼我們就無法明確地界定「什麼是真實」。意識可能會影響我們在量子力學中進行觀察時各個可能結果出現的機會。如果意識和量子力學存在天然的聯繫甚至意識就是起源於量子力學,那麼我們對物理學和意識的認識必將發生重大的改變。

探索宇宙、自然的奧秘,敬請關注本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之輕 的精彩文章:

遺傳學面臨危機,卵子具有「意識」,生命概念有待進一步審視

TAG:存在之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