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犬貓尿石症及其營養管理

犬貓尿石症及其營養管理

犬貓尿石症是由礦質元素沉積形成結晶或結石引起的,數量占泌尿系統疾病的15-45%。其化學組成90%以上屬於磷酸鹽或草酸鈣結石,除此之外,還包括嘌呤、胱氨酸和混合型結石。本文對不同組成的結石及其營養管理方法作了簡要介紹。

1.草酸鈣結石

1.1影響草酸鈣結石形成的因素

當尿液中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過度飽和時,就會形成草酸鈣結晶或結石。高鈣尿症是犬貓形成草酸鈣結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腸道對鈣過度吸收、腎臟對鈣的重吸收功能受損或骨骼鈣轉移過度造成的。高鈣血症也與草酸鈣結石的形成有關,據統計,35%患高鈣血症的貓會患上尿石症,5%草酸鈣結石犬會同時患有高鈣血症,通常還會伴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高鈣血症嚴重時,也可能引發高鈣尿症。尿液中草酸濃度增加會促進草酸鈣形成,草酸是維生素C和某些氨基酸(如甘氨酸、絲氨酸)的代謝產物,因此,過多食用此類物質會增加尿液中的草酸含量。維生素B6攝入不足時,寵物會自身產生草酸而增加尿液中草酸。缺乏甘油酸酯脫氫酶(與草酸前體的代謝有關)會使貓出現高草酸尿症。

腎上腺功能亢進可能會增加犬患草酸鈣結石病的風險。有病例顯示,患有草酸鈣結石病且腎上腺功能亢進的犬會出現高鈣尿症和尿液滲透壓升高,通過藥物調節腎上腺功能後,高鈣尿症得到緩解。

代謝性酸中毒會促進骨骼釋放鈣,血液中離子化鈣的增加可能造成高鈣尿症。在血液呈酸性且高鈣尿症的情況下,若尿液的pH低於6.2,則存在患草酸鈣結石病的風險。另外,酸性尿液還會影響結晶抑製劑的濃度和功能,如增加腎小管對檸檬酸鹽的重吸收,降低尿液中檸檬酸鹽濃度。

檸檬酸根、鎂離子和焦磷酸根等結晶抑製劑會與鈣離子或草酸根形成可溶性鹽,降低形成草酸鈣沉積的可能性。溶酶體蛋白、腎鈣蛋白等蛋白類結晶抑製劑則會干擾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的結合,減少晶體的形成、聚集和生長。

減少尿液體積會導致草酸根離子和鈣離子飽和度升高,增加結石形成風險。患尿石症的犬貓的尿液比重一般都高於1.040。貓容易產生濃縮尿液,尿液比重可高達1.065。

1.2 草酸鈣結石的營養管理

草酸鈣結石形成後很難用藥物溶解,需要通過腸腔鏡手術、激光碎石等物理方法移除結石。營養管理和藥物治療可以預防草酸鈣結石的生長和複發,通過糾正異常代謝活動也可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

增加尿液量是草酸鈣結石病預防的重要方法,增加飲水後,與結石形成有關的離子濃度降低,且大量尿液可以提高尿液排空頻率,縮短尿液傳輸時間,降低晶體形成和生長的保留時間。給寵物飼餵罐頭食品可增加水分攝入,將尿液比重降至1.03以下,這是降低尿液中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飽和度的有效方法。對於拒絕罐頭食品的寵物,可以選擇將乾糧拌水後食用。

通過減少飲食中的鈣和草酸降低尿液中離子濃度的方法看似合理,但並非絕對安全。降低鈣攝入可能會激發腸道從其它途徑吸收大量鈣,造成尿液中鈣濃度增加。流行病研究數據顯示,嚴格控制飲食中鈣與尿石病風險增加有關,建議為無高鈣血癥狀的犬貓提供中等水平的鈣攝入。飲食中應盡量少攝入草酸,建議低於20mg /100g食物(以干物質計)。

流行病研究認為酸性飲食會增加患草酸鈣尿石病的風險,但一些前沿研究認為pH對草酸鈣溶解性的影響並不明確。例如,曾有研究顯示pH值為7.2時會增加溶解度,而另一研究顯示pH對溶解性並無影響,儘管很多研究給出不同的結論,但仍可確定,尿液pH為7.5對預防犬貓草酸鈣結石病複發是有利的。

食物中添加檸檬酸鉀有預防草酸鈣結石的功效。一方面,尿液中檸檬酸根可以結合鈣離子形成可溶性化合物,降低鈣離子濃度,防止草酸鈣結晶;另一方面,檸檬酸在三羧酸循環中被氧化生成的碳酸氫鹽提供鹼性環境,可以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和尿液的鈣排泄。不過,短期的檸檬酸鹽補充不能達到此效果。另外,檸檬酸鹽還可以增加大分子結晶抑製劑的活性。

流行病調查發現,低鈉攝入會增加尿液中鈣離子濃度,增加犬貓患草酸鈣尿石病的風險,建議食物中鈉含量為0.4-3.5g/1000kcal。低磷飲食可能增強維生素D活性,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和高鈣尿症,增加犬貓患草酸鈣結石的風險。因此,不應限制患草酸鈣結石病動物的磷攝入,若結石與低磷血症有關,可考慮口服補充磷。但需注意,磷過量又可能導致磷酸鈣結石形成,因此要避免補充過量,食物中磷含量範圍應為1.5-2.0g/1000kcal。鎂可與尿液中草酸形成複雜化合物,降低形成草酸鈣結石的風險。但研究發現,補充鎂又會增加貓患鳥糞石的風險。因此,既不應控制患草酸鈣結石貓的鎂攝入也不建議過量補充鎂。目前,很多保持尿路健康的寵物食品都是通過降低鎂含量促進尿液酸化,這種方式可以預防鳥糞石,但對草酸鈣結石預防無效。飲食中鎂含量應為200mg/1000kcal。

犬貓膳食營養中沒有要求維生素C含量,因此不建議補充,維生素D應控制在250-350IU/1000kcal。飲食中應添加少量維生素B6,尤其是對患有頑固或頻繁複髮型草酸鈣結石的寵物,飲食中應長期補充維生素B6。

增加纖維攝入與降低草酸鈣結石複發有關,纖維可以降低腸道鈣吸收,降低尿液的鈣排泄。實驗證明,給5隻患高鈣血症和草酸鈣結石病的貓飼餵高纖維飲食且補充檸檬酸鉀後,血液中鈣濃度恢復正常。

通過飲食控制保持體重和身體狀況良好對預防草酸鈣結石有利,罐頭食品是寵物主人可選擇的一種簡單方法。現在有許多控制犬貓草酸鈣結石的專業食品,但並未在臨床上證明可以預防結石複發,而且有數據顯示健康動物食用後也可能形成草酸鈣結石。但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約有36%會在一年內複發。寵物醫師建議每4-6個月進行一次尿檢和腹部影像學檢查,尿液pH大於7.0,尿液比重低於1.025。對於與高鈣血症有關的草酸鈣結石病例,要設法維持正常的血鈣水平。

2.磷酸氨鎂結石

當尿液中鎂離子、氨根和磷酸根過度飽和時,可能形成磷酸氨鎂結晶或結石(鳥糞石)。根據產生原因的不同,可分為非感染性鳥糞石和尿路感染引發的感染性鳥糞石。

2.1 非感染性鳥糞石

1-10歲年齡段的貓容易形成非感染性鳥糞石,發生率無性別差異。這種結石主要與飲食和遺傳因素有關。實驗證明,食物含鎂量0.15-1.0%即會引發此類結石。鎂對鳥糞石形成的影響與尿液pH、離子、礦質元素等有關,另一重要影響是水攝入和尿液體積。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有利於產生酸性尿液,可降低貓形成鳥糞石的風險。

通過調整飲食中的鎂離子、磷酸根和蛋白等含量可以促進尿液呈酸性,溶解非感染性鳥糞石。對22例患有膀胱鳥糞石的貓飼餵含鎂0.058%(以干物質計)、氯化鈉0.79%(以干物質計)的濕糧(罐頭)2-4周後,鳥糞石發生溶解,尿液pH為6.0。在鳥糞石完全溶解前,應每4周進行尿檢和腹部影像學檢查,射線檢查確認完全溶解後應繼續2周飲食控制。如果治療未能溶解結石,說明含有磷酸氨鎂之外的其它礦質元素,需進行手術移除。

非感染性鳥糞石的預防方法包括:1.控制尿液pH低於6.8;2.增加尿液體積;3.降低飲食中鎂離子、氨根和磷酸根。

2.2 感染性鳥糞石

感染性鳥糞石是由產脲酶微生物感染引發的,飲食結構對此類結石影響不大。犬類、1歲以下和10歲以上的貓易形成感染性鳥糞石,雌性犬易發,貓中無性別差異。

為了溶解感染性鳥糞石,可以根據抗菌製劑的特點和活性添加至寵物食品中,大約70天可完全溶解。溶解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添加量,因為分散在結石中的微生物會隨著結石溶解而不斷釋放,如果抗菌劑用量不足則溶解停止,會再次發生感染。結石完全溶解前需每4周進行一次尿檢和腹部影像學檢查,完全溶解後繼續2-4周的抗菌治療。如果結石未能溶解,需要進行手術移除。

3.嘌呤結石

明尼蘇達州尿石中心的統計顯示,嘌呤類結石數量約佔5-8%,其中大多數是尿酸鹽結石,黃嘌呤類結石數量低於0.2%。

3.1 尿酸鹽結石

尿酸氨是最常見的嘌呤類結石,容易發生在特定品種和患門靜脈異常的犬中(尤其幼齡犬),發病時間一般在4歲前。與門靜脈異常有關的尿酸鹽結石通常是尿酸氨,在1歲前即可診斷出。

攝入含蛋白35-50g/1000kcal的處方食物可增加排尿量和尿液鹼性,同時添加別嘌呤醇(15mg/kg PO q 12h)可以幫助門靜脈異常的犬溶解尿酸氨結石。別嘌呤醇可以影響黃嘌呤氧化酶活性,阻止次黃嘌呤生成黃嘌呤,進而阻止尿酸產生。這種組合治療方式可以使約65%的結石變小或數量減少。但在對腎功能障礙的犬使用別嘌呤醇時,需降低用量並考慮腎臟保護措施。治療中,建議每隔4周進行尿檢和膀胱造影,尿液pH大於7.0,尿液不含結晶。4周治療後結石在數量或大小上應降低一半,否則需進行手術移除結石。目前,藥物對貓尿酸鹽結石的溶解效果和安全性未經研究證實,手術治療依然是首選方案。

犬貓預防尿酸結石的關鍵是降低尿酸和氨根離子濃度、增加排尿量和維持尿液呈鹼性。為貓選擇低蛋白食物(蛋白質含量為50-65g/1000kcal的處方罐頭),控制犬飲食中的嘌呤對90%以上的病例都有效。另外,可以在飲食中添加尿液鹼化物質(如檸檬酸鉀75mg/kg PO q 12h)使尿液pH大於7.0。犬可使用別嘌呤醇(7-10mg/kg PO q 12-24h)防止尿酸結石複發,但此方法對貓的作用未知。每4-6個月應進行尿檢和腹部超聲或膀胱造影監控預防效果,尿液pH應大於7.0,犬、貓尿液比重應分別低於1.025和1.035,尿液中不應存在結晶。

3.2 黃嘌呤結石

別嘌呤醇的使用可降低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但同時會增加次黃嘌呤和黃嘌呤濃度,若飲食中未控制蛋白和嘌呤含量,則容易形成黃嘌呤結石。停用別嘌呤或控制飲食中蛋白和嘌呤含量後,結石會發生溶解。如需再次使用別嘌呤醇,劑量要控制在之前的25-35%。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溶解貓的黃嘌呤結石。黃嘌呤結石的預防方法是選擇蛋白含量為50-65g/1000kcal的食物,一項研究中,嚴格控制飲食中蛋白含量和食物鹼性後,10隻貓中只有1隻在2年內發生複發,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黃嘌呤結石移除後3-12個月內就會複發。

4.胱氨酸結石

胱氨酸是由腎臟過濾重吸收的二硫氨基酸,當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有缺陷時,尿液中胱氨酸濃度過飽和形成胱氨酸結石。胱氨酸結石數量占犬貓結石的1%,貓發病無性別差異,雄性犬發病較多。家養短毛貓、英國牛頭犬、紐芬蘭犬和臘腸犬是易發品種,平均發病年齡在3-4歲。

巰基化合物(如2-MPG)可溶解犬的胱氨酸結石,推薦用量是15mg/kg PO q 12h,一般1-2個月即可溶解。治療中需每個月都進行一次尿檢和腹部影像學檢查,應保持尿液pH大於7.5,比重小於1.025。如果仍未溶解,考慮手術移除結石。

預防胱氨酸結石可以選擇低蛋白、鹼性飲食或添加2-MPG。當尿液pH大於7.2時,胱氨酸溶解性增加,因此可以在飲食中添加檸檬酸鉀(75mg/kg PO q 12h,調節pH至7.5)幫助尿液呈鹼性。飲食添加2-MPG對犬結石有效,貓飲食中的添加效果未知。建議每4-6個月進行一次尿檢和腹部影像學檢查,應保持尿液pH大於7.5,尿液比重低於1.025。

5.混合型結石

由多種礦質元素組成的結石稱為混合型結石,常見的是,產脲酶菌感染泌尿系統時,磷酸鈣或尿酸氨與磷酸氨鎂中的各種元素重新組合後形成混合型結石。這種結石的溶解方法要遵循感染性結石的溶解方法,預防措施是控制泌尿系統的微生物感染。還有一種是由不同礦質元素先後沉澱形成的,當草酸鈣結石形成後,由於微生物尿路感染產生脲酶,在草酸鈣結石外又形成一層磷酸氨鎂結石,這種結石很難溶解,需要手術移除,預防措施可以選擇草酸鈣結石的預防方法。(原文刊於《Applied Veterinary Clinical Nutrition》)

作者簡介

聶實踐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寵物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工作組專家;北京百林康源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產後家人要保證產婦飲食營養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