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小編一早打開電腦就看到一條癌症患者求死的消息:磐安一位男子因惡性腫瘤3次複發,徹底絕望,不想拖累老婆孩子,寫下遺書後獨自跑到一個廢礦洞準備自殺。

是的,患癌不僅本人痛苦,也給家庭帶來重負。醫生天天強調,目前預防癌症的最有效方法除了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定期體檢才能早期發現。防癌體檢該怎麼做,很多人存在誤解,常見掉進「三個坑」。下面就讓腫瘤專家傳授正確的防癌體檢知識。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誤區1:幾滴血就能篩查近10種癌症

滴血驗癌,其實就是腫瘤標誌物檢查,它能篩查出少數癌症,並不能發現所有癌症。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腫瘤標誌物。其中,甲胎蛋白(AFP)與癌胚抗原(CEA)是比較基礎的腫瘤標誌物檢查,很多體檢中都包含這兩項。

腫瘤標誌物高,並不一定就是得癌了。腫瘤標誌物存在「假陽性」,不能準確判斷早期腫瘤。它更主要是幫助醫生觀察中晚期腫瘤的治療效果。因此,腫瘤標誌物高,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誤區2:PET-CT掃身一遍,癌症即現

PET-CT比普通CT更先進,價格也更貴,近年來漸成查癌神器。它能發現1厘米大小的小腫瘤,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無法發現所有癌症的蹤跡(比如食管、胃腸的病變)。PET-CT不能代替胃鏡和腸鏡,也不能取代CT和MRI,它對人體同樣有輻射。

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腫瘤外科專家藺宏偉博士說,常規體檢沒必要做PET-CT檢查, PET-CT多用在晚期腫瘤複發的確診、定位,或者來源不明的腫瘤的診斷。也就是說,它的真正作用不在於篩查。

腫瘤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益新認為,腫瘤的早期篩查不能單純依靠一種方法,而應該通過影像、活檢、血液檢查等綜合手段進行診斷,才能最有效地發現癌症。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誤區3:把普通健康體檢當成防癌體檢

防癌體檢是一項針對腫瘤篩查的特定檢查,有別於普通健康體檢。有些醫療機構、體檢機構的防癌檢查項目為了多收錢而隨意搭配,其實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並不能幫助體檢者很好發現癌症。記住一點,防癌體檢不是項目越多越好,一次體檢不可能預防所有癌種。

做防癌體檢最好是到專科醫院,在體檢之前做個腫瘤早篩諮詢,醫生會根據個人年齡、家族史、生活習慣等因素,為你量身定製的防癌體檢套餐,這才是真正有效的防癌檢查。

中國5大高發腫瘤,做什麼檢查最靠譜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第一種:肺癌

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史,年齡在40歲以上,生活在污染環境中的人群,有20年煙齡,20歲前開始吸煙,每天吸煙超過20根。

建議:每年給肺部做腫瘤篩查——選擇低劑量螺旋CT。

第二種:肝癌

高危人群:乙肝、丙肝等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長期喝酒、喜歡吃腌製品等。

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肝臟檢查,肝臟B超+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第三種:結直腸癌

高危人群:結直腸癌就是大腸癌,有腸癌家族史,年齡在40歲以上,有結腸息肉或炎症性腸病,抽煙喝酒人群。

建議:腸癌篩查方法有肛門指檢、大便潛血、腸鏡、糞便DNA,其中腸鏡是金標準,建議40歲以上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沒事可以間隔5-10年再做第二次。

躲開防癌體檢的「3個坑」,醫生教你正確查癌!

第四種:乳腺癌

高危人群:乳腺癌家族史,BRCA基因突變,月經來得早或停經晚,生育較晚或未生育。

建議:年齡到了25歲就要開始定期到醫院篩查乳房,每年可以做一次乳腺彩超預防乳腺癌。40歲以上則建議每年常規做鉬靶檢查和乳腺彩超檢查。

第五種:胃癌

高危人群: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黏膜腸化病史,經常食用霉變、腌制的食物,長期吸煙酗酒。

建議:40歲以上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