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力高於張飛,卻比張飛先死,只存在了六回

此人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力高於張飛,卻比張飛先死,只存在了六回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都知道公認的武將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魏龐曹甘,槍神張綉和顏文雖勇命太悲,打末姜維和鄧艾。也就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禇、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魏延、龐德、曹彰、甘寧,張綉、顏良、文丑,共二十四員名將。在三國演義中典韋的武力高於張飛,卻比張飛先死,只存在了六回。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綉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張綉,張綉迎降。曹操甚為歡悅,便邀請張綉及其將帥,一同置酒高會。曹操行酒時,典韋持大斧立於其後,斧刃徑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韋都舉斧迫視。酒宴至終,張綉及其將帥均不敢仰視。十餘日後,張綉因曹操納其嬸,頗感恥辱,於是在賈詡的建議下,突然反叛,奇襲曹操之營,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出戰不利,於是率輕騎逃走。典韋在門前奮戰,張綉軍不能得入。張綉軍於是分散從其它門進營。時典韋部下兵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惡戰,無不以一當十。但張綉軍先後湧來越聚越多,典韋用長戟左右攻擊,一戟擊去,便將張綉軍十餘支矛摧斷。後典韋左右死傷者略盡,典韋本身亦被數十創,雙方短兵接戰,張綉軍想上來活捉他。典韋用雙臂挾住兩個張綉軍將他們殺死,其餘的張綉軍不敢近前。典韋又衝上前去突擊張綉軍,殺死數人,傷勢加重,典韋就此怒目大罵而死。張綉軍方才敢於向前,割下典韋的頭,互相傳看,全軍又都來看他的軀體。

在《三國演義》總共一百二十回中,典韋出現於第十回,退出於第十六回,共存在了六回,可謂出場時間短,位至領軍都尉,可謂職位卑微。他的引人之處在於他的「勇力過人」。

文中介紹:典韋,陳留人,時「操在兗州,招賢納士……夏侯惇出射獵,見韋逐虎過澗,因收于軍中。今特薦之於操。」「逐虎過澗」是對典韋「勇」的描述。而對「力」的描述則反映為「所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以及「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韋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這兩件事很生動地表現了他的勇力過人。

在《三國演義》中,典韋擅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曾經為朋友報仇殺人,提著仇人首級經過鬧市,數百人不敢近。因驅猛虎過澗,被奉命尋找人才的夏侯惇認為是奇才,推薦給曹操,由於可單手舉起欲墜的旗杆,被曹操稱為「古之惡來」。後曹操欲為父報仇而進攻徐州,以夏侯惇、于禁、典韋為先鋒。曹操與呂布交戰時被困於濮陽西寨,典韋以十餘枝短戟刺殺敵軍,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又挺雙鐵戟驅趕呂布手下四將。此後曹操中陳宮之計被困於濮陽城中,典韋拚死保護曹操逃出四處起火的濮陽城。後張綉投降曹操不久後由於曹操侵犯其叔母而再度反叛曹操,其部將胡車兒請典韋飲酒,將其灌醉,乘隙偷走其雙鐵戟。張綉發動叛亂,典韋獨身一人於曹操營帳轅門前奮力抵擋敵軍,終因寡不敵眾,背後中槍,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典韋為了保護曹操而死,一員大將這麼早就死去,確實有點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談歷史趣事 的精彩文章:

三國神童曹沖是不是被曹丕害死的?死亡真相是什麼

TAG:閑談歷史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