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宮中女子穿什麼鞋?跟清宮劇中的完全不同,最後一種至今還穿

清朝宮中女子穿什麼鞋?跟清宮劇中的完全不同,最後一種至今還穿

清宮劇看多了,也就開始糾結起娘娘妃子的鞋子起來,我們對清官中的女人們的印象都是拿著手絹叩叩叩的走在路上,她們腳下的恨天高鞋子也是一大代表,上至皇后,下到宮女小姐,都是穿著一個像花盆底一樣的鞋子四處走動。看多了清宮劇,我們就認為清代宮中女子鞋子都一樣,隨意穿、沒差異,事實會是這樣嗎?

這就是劇中常見的「花盆底」,他們的名字叫「旗鞋」,「旗鞋」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底高一般都在5到10公分,有的甚至達到10至14公分

這是滿族人特有的鞋子,漢族人是沒有的,所以在清朝以前的妃子娘娘都不會看到這種花盆底鞋,直到滿清創立了自己的政權,開創了清朝後,皇宮上下才出現這種花盆底鞋,滿清的習俗與中原其實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

順治元年(1644)滿族入關,定都北京,這個崇尚婦女「天足」的騎射民族,看見了一個滿是「小腳女人」的世界,男人娶妻,非小腳不可的天下。清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竭力推行滿族髮飾與服飾,並禁止滿族婦女纏足。但文化的影響的確是潛移默化,清朝入主中原不久就被影響到,其中就包括對小腳的審美。

滿族其實是不讓裹小腳的,但是他們慢慢又覺得小腳好看,於是就發明出了花盆底鞋,這樣一來也看不到雙腳,還能變得高一些,更加的美觀。

還有一種是滿足老年女子便於行走所穿的「平底鞋,貴族女子在13、14歲之後才能穿「花盆底」。至於普通宮女,他們是不允許穿花盆鞋的。

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王昭君究竟有多美?風華絕代、傾國傾城,怪不得漢元帝一見傾心

TAG:三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