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名趣聞之你所不知道的遵義市

地名趣聞之你所不知道的遵義市

「遵義」之名,出現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取義於《尚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大意是說,一個人行為要端正,處事要周全,還要遵循王國的典章制度,做一個有道德、講道理的人。

到了唐貞觀年間,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可能烙上時代的戳記,長江上游、今大婁山脈那一片山水之邦,與中原隔絕,來往交通不便,這都是當地少數民族見短識淺、野蠻逞強的緣由。中央希望,大唐雄風能夠深入荒山野嶺,達於人心,沿著秦漢開闢的道路,推崇合宜德行,使蠻荒之地成為文明之地。

唐王朝的這番意願,正好切合了這方地域的情感,以至於「遵義」之名至今不易。應該說,唐貞觀年間,將播州所屬羅蒙縣更名遵義縣,既是中央與地方的一種共識,又是朝臣、官吏與民間的一種互動。這是「遵義」之名歷千餘年之後愈加煥發神韻的根由所在。

「遵義」之名的來歷還有一說。西漢末年,王莽顛覆劉氏政權。蜀郡太守公孫述趁機自稱為蜀王,周邊郡縣畏其勢大投靠於蜀。蜀之近鄰牂牁郡功曹謝暹聯合地方大姓龍、傅、尹(尹珍的先輩)、董抗拒公孫述,並派使者繞道番禺去北方見劉秀,表示支持劉氏政權。光武帝劉秀剛在河北稱帝,中原政局未定,得到蜀之南鄰的支持,當然高興,特別嘉獎牂牁功曹謝暹為「義郎」,褒牂牁漢子保境為漢,維護中央的大義之舉。此地也得名「遵義」。如今故宮養心殿的正門就叫「遵義門」,這也是目前故宮唯一一個與城市名一致的宮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