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務機中的戰鬥機在伊拉克,第一次出擊就重創美國軍艦

公務機中的戰鬥機在伊拉克,第一次出擊就重創美國軍艦

公務機是一種小型短程載客飛機,由於常被用作行政事務和商務活動中的交通工具,加上乘用人群定位相對高端,所以也被稱作行政機或商務飛機。常見的公務機一般使用渦槳或噴氣式動力,可載員4人以上。由於飛行性能較好,內部空間大小適中,所以公務機也常被用于軍事用途。

灣流G450公務機,這是最常見的畫風。

公務機的軍事用途常見的有:要員專機、電子設備測試平台、電子戰飛機、預警機和偵察機,除了從事原本的載員工作,公務機在軍隊中一般都只是承擔非直接參与作戰的二線工作。比如以色列研製的「海雕」預警機就是採用的灣流G550公務機平台,這是因為公務機畢竟是民用標準製造的飛機,其機動性和防護能力都不足以承擔一線作戰任務。但凡事總有例外,就有個別公務機在軍事化改裝中擁有了和戰鬥機比擬的作戰能力。

以灣流G550為平台的「海雕」預警機

達索的「隼」系列公務機是最適合改裝成軍用飛機的型號之一,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家久負盛名的戰鬥機製造企業,達索公司在商務機的設計中也運用了大量戰鬥機的技術和零部件。達索公司其第一種公務機是「隼」20型,而該機研製計劃提出之初卻延用戰鬥機的命名規則,被稱作為「神秘」20型公務機。

科巴姆公司在隼20基礎上改進的電子戰訓練飛機

達索為了加快研製進度,決定將一些在戰鬥機上經過驗證的技術用在該機上。所以「隼」20採用了當時全新研製的卵形截面機身,而機翼和尾翼則使用了「幻影」系列戰機的技術。由於「隼」20後來大獲成功,第二代「獵隼」50也同樣大量借鑒了戰鬥機技術。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隼20電子偵察機

達索在隼200基礎上改進的隼2000海上巡邏機

正因為有著戰鬥機元素,所以達索公司也不遺餘力的推銷隼系列公務機的武裝改進型。最典型的就是在隼200基礎上改裝的F2000海上巡邏機,該機在機腹位置加裝了一部對海搜索雷達,機翼下方增加兩個掛點,可以發射AM39「飛魚」反艦導彈。不過達索推銷多年,這些飛機也還只是模型,真正將隼改稱武裝飛機的還要看達索的「好基友」泰利斯公司。

智利海軍的隼200海上巡邏機

最先得到泰利斯公司改造的是智利海軍的隼200海上巡邏機,隼200是隼20的改進型,主要變化是將動力更換為兩台推力為2360千克的加萊特ATF3-6A-4C渦扇發動機。武裝化的隼200海上巡邏機增加了兩個掛架,可以發射AM39「飛魚」反艦導彈、馬特拉「魔術」空空導彈和反跑道炸彈,基本具備了典型的攻擊機戰鬥力。不過智利海軍基本沒有發揮這些巡邏機戰鬥力的機會,隼系列公務機的實戰還要看中東地區。

伊拉克空軍的幻影F.1QE-5戰鬥機

80年代的中東一場「尷尬」的持久戰正在白熱化階段,互為對手的伊拉克和伊朗在地面、空中都無法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將戰爭擴散到整個波斯灣。為了打擊對方的石油出口,兩伊都展開了殘酷無情的襲船戰,往來雙方港口的大型遊船倒了血霉。當時伊拉克空軍除了使用航彈和火箭彈之外,最重要的反艦武器就是空射反艦導彈,而伊拉克武庫中最先進的反艦導彈就是從法國引進的「飛魚」。「飛魚」反艦導彈在82年的馬島戰爭中出盡風頭,擊沉擊傷多艘英軍艦艇,不過這次到了波斯灣卻有點「水土不服」。

飛魚是西方最著名的中型反艦導彈

「飛魚」系列導彈是一種典型的中型反艦導彈,其作戰目標也以驅護艦這類中型艦艇為主。「飛魚」導彈的戰鬥部僅有169公斤,這使得其在打擊動輒十幾萬噸的油船時顯得力不從心,再算上被誘騙和故障的情況,「飛魚」的打擊效率遠不如人意。在伊拉克空軍看來,每次出擊如果不能一錘定音,那麼不僅白跑一趟,打出去的導彈也是浪費,而當時具備「飛魚」導彈發射能力的幻影F.1EQ-5偏偏卻只能攜帶一發。

幻影F.1翼下僅能掛載一發AM39導彈,否則飛行能力將會大大降低

機腹掛架是掛載AM39最理想的為主

為了增加「飛魚」的掛載量,伊拉克空軍也是絞盡腦汁,最後把主意打到了隼50公務機上。伊拉克空軍一共擁有3架隼50公務機,這些飛機原本是政府要員的專機,薩達姆就曾經乘坐它們出行。戰爭期間這三架飛機也被投入到軍事行動中,其中一架編號為YI-ALE的隼50就被改造成簡易的戰術偵察機投入對伊朗的偵查行動。隼50公務機擁有3台霍尼韋爾 TFE 731-40扇發動機,最大航程達6000公里,起飛重量和承載能力也遠大於幻影F.1戰機,那麼就讓它來當反艦導彈載機吧!

伊拉克航空公司的隼50公務機,圖片來自空軍之翼網站

伊拉克空軍將改造任務交給了泰利斯公司,畢竟相關武器系統還是後者最熟悉,更何況有智利海軍的成功例子。不過伊拉克人還是留了個心眼,假借「急需幻影戰機訓練系統」的名頭,要求泰利斯公司對YI-ALE號隼50公務機進行改裝,泰利斯公司雖然不知道伊拉克人的真實意圖,但是有錢賺啊!YI-ALE的機頭得到改造,裝入了一台「西拉諾」IVM雷達和相關火控設備,機翼下增加兩個武器掛點和武器介面,除了最重要的「飛魚」導彈外,還可以掛載「哈羅德」偵查雷達吊艙,畢竟花了大價錢不能只用來打船吧。

蘇珊娜號不多的影像資料,這是伊拉克國家電視一台在1989年播出的一個片段

這架定製版「武裝公務機」於1987年1月在法國完成了改裝,並於同年2月9日交付伊拉克空軍,被針對性的編入了裝備幻影F.1EQ-5戰機的第81中隊。或許是出於迷惑外界考慮,伊拉克人還給這架隼50起了一個女性化的名字--「蘇珊娜」。「蘇珊娜」由幻影F.1戰機的飛行員負責操作,畢竟在打船這件事情上兩種機型的使用並無差別。由於戰鬥系統和幻影F.1高度相似,「蘇珊娜」很快就完成了相關訓練和戰鬥準備,第一次出擊很快就到來了。

伊拉克還曾租借過超軍旗攻擊機,但這些飛機並未投入作戰。

1987年5月17日清晨,「蘇珊娜」從薩達姆空軍基地轉場到位於巴士拉東南45公里處的赫瓦達空軍基地。在這裡,地勤為「蘇珊娜」掛上了兩枚 AM39「飛魚」反艦導彈,機組成員緊張的等待出擊命令的下達。作戰命令直到入夜之後才下達,第81中隊的反艦作戰有著專用的加密代號---「讓鳥兒飛」!收到命令的「蘇珊娜」機組很快就駕駛飛機起飛消失在了夜幕中。

描繪蘇珊娜出擊的繪畫作品

「蘇珊娜」沿著被伊拉克飛行員戲稱作「幻影走廊」的航線一路南下,直到接近伊拉克方面宣布的「禁航區」時才打開搜索雷達尋找目標。很快「蘇珊娜」機組就發現了一艘沿著「禁航區」邊緣航行的中型船隻,在伊拉克飛行員看來,這艘船很有可能是屬於伊朗方面的,之前他們也曾遇到過這種打擦邊球的目標,當然它們無一例外都受到了反艦武器的打擊。

「西拉諾」IVM雷達

「西拉諾」雷達很快鎖定了目標,緊接著「飛魚」導彈就完成了通電加熱,在裝訂完目標數據後,第一發「飛魚」導彈就被投放了出去。導彈下落一段距離後發動機自動點火,明亮的尾焰幾乎照亮了夜空,然後迅速消失在飛行員視野中。按照以往的操作流程,飛行員就要駕駛飛機返航了,不過「蘇珊娜」畢竟擁有兩枚「飛魚」,為了確保幹掉目標,第二枚「飛魚」很快也被發射出去,兩發導彈一前一後殺奔想像中的「伊朗貨船」。

其實哪有什麼「伊朗貨船」,在禁航區外蹭來蹭去的其實是美國海軍的「斯塔克」號護衛艦

其實哪有什麼「伊朗貨船」,在禁航區外打擦邊球的的其實是美國海軍的「斯塔克」號護衛艦(FFG-31)。當時它正在波斯灣執行巡邏任務,防止兩伊攻擊第三國船隻。在艦長格林·R·布林德爾看來,「斯塔克」號的位置出於禁航區外3公里處,無論是伊拉克還是伊朗都沒有理由也不敢主動發起攻擊,畢竟俺們可是大美利堅海軍。當夜22時,「斯塔克」號的對空搜索雷達捕捉到了一個不明飛行目標,那就是準備發起攻擊的「蘇珊娜」。不過「斯塔克」號發出的警告後者並未理睬,一直逼近到距離本艦約40公里處,當無線電操作員第二次發出警告時,「蘇珊娜」已經行雲流水般射出了兩發導彈······

被擊中傾斜的「斯塔克」號

雖然發現了來襲飛機,但「斯塔克」號的雷達卻並未發現「蘇珊娜」發射的兩枚導彈,所以前者並未做相應的機動動作,艦上的防空導彈和密集陣都未被啟動。直到艦上值班的瞭望哨發現「飛魚」的尾焰時,兩者的距離已經十分近了。當然「斯塔克」在最後關頭還是做了掙扎,它試圖調轉艦身以便讓機庫上方的密集陣攔截來襲導彈。

被兩次擊中的艦橋

不過僅僅10秒後,第一發導彈就擊中了「斯塔克」號艦橋下部位置,雖然戰鬥部並未被爆炸,但導彈內的剩餘燃料還是引發了大火。15秒後,第二枚導彈幾乎擊中同一部位置,這次戰鬥部被引爆並在艦體上撕開一個直徑約4米的大洞。兩次攻擊使得艦上指揮通信設施全毀,暴露在甲板上的消防主管線也被破壞,「斯塔克」號燃起的大火直到第二天白天才得到控制,全艦共計31人喪生,21人受傷。

被炸開的艦體一片狼藉

「蘇珊娜」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闖下大禍,其返航時還被一架在沙特上空巡邏的E-3A預警機發現,不過在美方預警機要求沙特空軍出動F-15戰機攔截「始作俑者」時,卻被沙特空軍一口拒絕,這也使得「蘇珊娜」安然返回赫瓦達空軍基地。伊拉克官方很快知道17日夜間攻擊的目標是美軍護衛艦,薩達姆很快做出作出聲明,表示飛行員把「斯塔克」號誤當成了伊朗油輪。伊拉克還向美國支付了巨額賠償,並承諾讓美方對涉事飛行員進行調查,不過相關調查最後不了了之。

蘇珊娜最後的影像

伊拉克空軍為了隱瞞真相,將僅執行過一次任務的「蘇珊娜」雪藏了起來,相關事宜也嚴格保密。而美國情報機構並不知曉該機的存在,根據美軍提供的數據以及伊拉克空軍裝備情況推測是幻影F.1EQ執行了這次任務,雖有專家質疑幻影F.1EQ很難掛載兩發「飛魚」導彈,但伊拉克官方的態度讓幻影F.1EQ徹底背上黑鍋。海灣戰爭爆發後,「蘇珊娜」和部分軍用飛機都逃去了伊朗,之後就杳無音訊了。

伊朗政府的隼50專機

承受無妄之災的「斯塔克」號在18日抵達了巴林麥納麥港進行搶修,然後被運回美國本土進行大修工作,最終共計花費了1.42億美元才恢復原樣,不過「斯塔克」號還是在90年代提前退役了。這段誤擊真相一直被掩蓋,外界都認為是幻影F.1攻擊了「斯塔克」號,直到近兩年相關檔案的公開,「蘇珊娜」的那次出擊才被世人所知。

達索公司四處兜售的隼900海上巡邏機,該機的戰鬥力比蘇珊娜更強

這裡是嚙花熊的防務觀察,本文系軍事自媒體號「嚙花熊」原創,首發於騰訊企鵝號,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或平台轉載。本熊每天都會為諸君帶來不同的軍事解讀和裝備分析,喜歡就加個關注吧!關注「嚙花熊防務觀察」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軍事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嚙花熊 的精彩文章:

外形如此科幻的小坦克,卻因不會游泳被美國打入冷宮

TAG:嚙花熊 |